太和香椿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具体地域是:城关镇、旧县镇、税镇镇、皮条孙镇、原墙镇、倪邱镇、李兴镇、大新镇、肖口镇、关集镇、三塔镇、双浮镇、蔡庙镇、三堂镇、苗老集镇、赵庙镇、官集镇、坟台镇、洪山镇、清浅镇、五星镇、高庙镇、桑营镇、大庙集镇、阮桥镇、双庙镇、胡总镇、郭庙镇、马集乡、二郎镇、赵集乡,共31个乡镇。地域坐标东经115°25′02"~115°55′35",北纬33°04′47"~33°35′25"。地域的保护规模为2600公顷。
“肥嫩、香味浓、油汁厚、叶柄无木质,清脆可口”,尤以谷雨前椿芽品质优良,芽头鲜嫩,色泽油光,肉质肥厚,清脆无渣而被称为“太和香椿”。
太和县地处亚洲大陆东部,气候按中国自然区划分为东部季风暖温带半温润地区,又接近北亚热带气候,实质是两种气候的缓冲区。其特点是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光、热、水等资源丰富。常年日照时数2251小时,气温:年平均14.9℃。1月份最冷,平均0.7℃,7月份最热,平均27.9℃,年温差27.2℃。在这样的气候中有利于太和香椿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积累。
保护地域处于淮北淤积平原之西北部,黄泛平原是地貌类型的主体,县境按土壤类型划分3个地区。
一区:以沙土、两合土为主和部分淤土,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南部金庄、界牌、城北、镜湖、张路口、大新陈庙李阁、肖口税镇、旧县、八里、郝庄等15个乡,117个居民委员会,该区主要发展粮食、棉花和泡桐生产,兼顾香樁、樱桃的恢复和发展。
二区:多为黄泛冲积淤士,分布在县境西北部王阁、李台、司疃、李兴、陶洼、双庙清浅、谢寨、茨北、叶堂、倪邱、许寨、大庙、黑虎张阁、胡集等16个乡170个村民委员会,该区以发展小麦、大豆为主,并积极发展棉花、林业生产。
三区:多为砂碉黑土和黄土,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关集、阎庙、唐路、草寺、天宫、八里姜、三塔、刘老家、原墙、宋集、郭庙、名利、赵寺、三堂、长春苏寨宫集、朱庄、二郎、岔路、桑营坟台、陶阁、双钟、斤沟、阮桥、马集、崔寨、洪山、王集、三店、双浮、五星、刘老家、刘楼、蔡庙、赵庙、曹集、何庄、范庙、高庙、环寨、港集等45个乡535个村民委员会,土壤大部分H值5.6--7.3,有机质18.19g/kg、全氮1.05g/kg、有机磷13.76mg/kg、速效钾145.19mg/kg,沙壤土面积13万hn^以上,十分有利太和香椿的生长。
水源属于淮河水系。水质均达到标准标准III类水质,境内有:颍沙河水系颖沙河,古称汝水。发源于河南省鲁阳县尧山,流经郾城与汝水合流,再东南流经淮阳、周口与颍水汇流,经界首自税镇乡陈渡口人境,经税镇、旧县镇、郑渡口至界牌集人阜阳。境内全长40公里,流城面积330平方公里。
太和香椿维生素C≥35mg/100g,蛋白质≥7.5g/100g,脂肪≥0.3g/100g,粗纤维≤2.5g/100g。
太和香椿,树身修长、挺直、表皮粗糙、枝干劲拔。这种树在我们家乡太和随处可见,左邻右舍、房前屋后,夹道成荫。规模栽植更是随处可见。以露地种植为主,辅以设施大棚种植。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层深厚、排灌方便、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土质良好的地块,进行深翻、耙平、整细。施腐熟有机肥不少于75 t/hm2、过磷酸钙不少于1 500 kg/hm2、尿素375 kg/hm2,撒匀深翻后整地做畦,浇足底水,使土壤能达到湿润,疏松、深厚、肥沃,微酸性或微碱性(土壤碱度为pH值5.5~8.0)。谷雨之前,那一树的芽儿就好比展开的五指,绽放在空中。这时正是乡下人采摘春芽的好时节。如果采的早,芽儿份量不够,不但卖不上价钱,而且少了香椿的味儿。如果过了谷雨,采摘过迟,椿芽儿旺长,不但叶子嚼而无味,就是椿梗也生了丝子,食起来可想而之。
1、土壤:太和香椿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颍河沿岸河床漫滩冲积的沙淤两合土和有少量沙土的乡镇。种植经验表明,香椿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以土层深厚、钙质丰富、肥沃的青砂土、两合土、砂质壤土最好,淤土次之,黑土生长较差。
2、气候:香椿是我国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特有树种,喜温,耐寒。在均温8~12℃的地区都能生长。一年生幼株在-10℃下会受冻,成龄大树在-20℃下可安全越冬。椿芽萌发生长适温15~20℃,35℃以上停止生长。太和县颍河沿岸年降水量825 mm,高于全县年平均降水量(797.2 mm),椿芽生长期(3―5月)的降水量分别为51.1、69.2、74.1 mm,年总辐射量为535.3 kJ/cm2,3―5月辐射量为149.8 kJ/cm2,年日照时数为2 444.3 h,可满足香椿生长所需。
太和香椿资源丰富,主要选用地方农家品种,主要品种主要以黑油椿、红油椿、青油椿为主。
优质、健壮香椿苗是优质、高产的基础。具体标准为:芽大饱满,无机械损伤;茎干粗壮、均匀、充实、皮孔明显、叶痕大、节间均匀、春稍长而秋稍短;根系发达,有粗的主侧根3~4条,分布均衡,根幅不小于30~60 cm;播种苗根茎粗1.0~2.5 cm,高度1.0 m左右;无病虫害和冻害。
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层深厚、排灌方便、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土质良好的地块,进行深翻、耙平、整细。施腐熟有机肥不少于75 t/hm2、过磷酸钙不少于1500 kg/hm2、尿素375 kg/hm2,撒匀深翻后整地做畦,浇足底水,使土壤能达到湿润,疏松、深厚、肥沃,微酸性或微碱性(土壤碱度为pH值5.5~8.0)。
1、育苗:每年到2月底至3月初,选用6年以上太和香椿母树,依据母树一米高处周长的2倍数值,用此数据在树根外到距离进行断根,既不影响母树到营养供应,还能在跟到断裂处发出新树芽,年长高度1.2米左右,次年就能移栽。此种断根增株技术正在申报发明专利。
2、栽培:应在尚未萌芽前的休眠期内进行种植,即以每年3―4月种植为宜。株行距40 cm×50 cm,保苗4.5万株/hm2左右。栽植的深度与原苗木深度相同,按照株行距边排苗、边埋土,埋土的厚度比根颈部原入土稍厚即可,之后踩实浇透水1次。
3、管理:太和县年平均降水量797.2 mm,总体上来看,上半年较少,下半年较多。因此,在3―7月要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无雨时,1周左右浇水1次,在浇水时要合理安排好施农家有机肥肥(即3、7月各追肥1次,每次2600~3000 kg/hm2),并及时中耕松土。8年-10年树木老化,产品上市晚、品质差,每年的4月15日-20日采用平头增枝技术进行优化,即将树头锯掉,锯口斜面面向东南,斜面可以充分日照,斜度为18-20度,防止截面雨水浸泡烂心。截面用50%多菌灵200倍液进行涂抹防止病菌感染。经过平头增枝技术处理过的老树可以提早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产品品质,防止树木老化。此种平头增枝技术正在申报发明专利。生长在质地良好壤土上的植株和前期、中期肥水管理正常的植株,若后期肥水过量,也会造成严重枯梢。因为按照香椿的正常生长状况,苗木应在9月前基本停止生长,因此,7月以后要及时清沟沥水,防止涝渍。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尽量人工除草,铲除销毁病苗,利用糖醋液、灯光诱杀,人工捕捉。太和香椿树的病虫害主要是香椿鳖虫、斑衣蜡蝉、香椿胶病,采取每年2月底用10%生石灰水涂抹在椿树根部高一米处进行防治香椿胶病。4月份在椿树根部高半米处缠裹胶带防止香椿鳖虫、斑衣蜡蝉上树危害树木。
椿芽的采收节令性强,要求严,一般采收2次。谷雨前2~5 d采收头茬椿芽,此时的椿芽肥嫩、香味浓郁、品质最佳、价值高,但产量低。谷雨后5~7 d进行第2次采收,此时的椿芽产量高,品质稍次,价值较头茬椿芽低。新栽的香椿,最多收2次,3年后每年可收2~3次,产量也相应增加。采收时尽量用手掰,要用剪刀。采收宜在早晚进行,即日出前、芽上有露水。开始采收侧芽后,需留一部分侧芽不收,使之长成辅养枝,以养护树体,恢复树势。3年以后顶芽和侧芽均可采收。香椿采收后,按照100~200g/把的规格放入食品袋内,封口。如欲暂存,可将椿芽把排放在阴凉的地窖或0~10℃的室内;切勿堆放贮藏,应置于0~1℃的恒温冷库,以防发热脱叶。
2020年9月,太和香椿入选“2020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