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张北县所辖张北镇、公会镇、大囫囵镇、小二台镇、二台镇、油篓镇、大河镇、馒头营乡、台路沟乡、二泉井乡、海流图乡、两面井乡、单晶河乡、郝家营乡、白庙滩乡、战海乡、三号乡、大西湾乡共计18个乡(镇)366个行政村。
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0′46″~115°27′39″,北纬40°57′17″~41°34′52″。
张北莜麦籽粒饱满、大小均匀,富有光泽;籽粒多为纺锤形,有腹沟,表面有茸毛;籽粒长8毫米左右,千粒重25克左右;面粉粉质细腻,麦香浓郁。
张北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蒙古高原南缘的坝上,平均海拔1400~1600米,属高寒半干旱地区。县域内主要土壤为砂质栗钙土和草甸栗钙土,具有通透气好,易吸热等特征,利于张北莜麦灌浆,颗粒饱满。
张北县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500~3050小时,5~9月份总日照时数1276小时,每天日照时数平均8小时以上,总辐射为5944.8兆焦耳/平方米,光合有效辐射为2896.8兆焦耳/平方米,满足了莜麦对光照的需求;
该地域温度适宜,5~9月份,月平均气温12.1~19.4℃;月均最高气温24.9℃,月均最低气温11.0℃,全年活动积温2448℃,5℃以上积温2413.5℃,5~9月份月均日较差为10.7~13.6℃,可满足莜麦各个生育期对温度的需求,有利于莜麦蛋白质及淀粉的积累。
张北县雨热同季,年均降水量397.6毫米,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自然降水规律与莜麦需水规律相吻合,有利于莜麦生长发育。
张北莜麦中含:蛋白质≥17.0克/百克;脂肪≤6.0克/百克;淀粉≥50克/百克;能量≥1500千焦/百克;总膳食纤维≥6.5克/百克。
张北莜麦含8种氨基酸组成较平衡,赖氨酸含量还高于大米和小麦面粉;脂肪和热能都很高,脂肪是大米的5.5倍,小麦面粉的3.7倍。
此外张北莜麦中维生素和磷、铁等物质也比较丰富。
张北莜麦种植的主要品种有坝莜1号、花早2号、冀张莜4号。
张北莜麦种植需选择排灌条件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通透性好的地块。实行三年轮作制,以豆科、马铃薯、亚麻等为前茬。
精细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彻底清洁田园。秋后深翻,耕深20~25厘米。播前旋耕,做到上松下实。
晒种拌种:待播种子应提前晾晒,播前用多菌灵、拌种霜等药剂拌种,防治莜麦坚黑穗病。通过晾晒、拌种来提高种子发芽率并杀灭种子表面的病原菌。
适时播种: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期间,根据不同品种生育期,适时播种,亩播种量10千克左右。
水肥管理:在3~5叶期,适时中耕除草。旱地亩施种肥7.5千克磷酸二铵。水浇地在分蘖、拔节、孕穗期浇水,在分蘖、孕穗期随水施肥,每次亩施尿素10千克。
病虫害防治:张北莜麦病虫害发生率低,主要通过选用抗病品种以及轮作倒茬等农艺措施即可控制。
8月底9月初适时收获。
详细记录土壤耕作茬口、品种、播种时间、播种量、投入品使用、收获时间、产量等。
202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张北莜麦”实施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莜麦在各地称呼很多,如“油麦”、“稞燕麦”“玉麦,“苏鲁”等。《穆天子传》称“焚麦”,《黄帝内经》称“迦师”,《广志》称“折草”,《稗海博志》称“燕麦”,《史记》称“斯”,《唐本草》称“麦”等等,名称之多,说明莜麦生产在中国历史久远。
据山西省志记载,最少有2500年的历史;莜麦种植最早可能起源于华北的高寒地区,后来逐渐成为北部高寒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并从唐代始,从内蒙、新疆、西藏等处被引种到俄罗斯、智利、美国等国家。
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朝颁布开垦蒙署令,流民迁入张北地区,莜麦从此在坝上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