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县柴胡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运城市绛县所辖古绛镇、横水镇、冷口乡、郝庄乡、陈村镇、卫庄镇、么里镇、安峪镇、大交镇、南樊镇共计10个乡(镇)18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4′~110°48′,北纬35°20′~35°38′。
绛县柴胡成品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厘米。直径0.3~0.8厘米。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整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都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绛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东北部,县境东部和南部由中条山环抱,西部和北部由平川和盆地构成,东部与翼城县毗连,西部和闻喜县接壤,南跨中条山与垣曲相邻,北部自东向西由翼城、曲沃两县和侯马市环绕。境内海拔在550~750米之间,最高海拔2047米(么里镇垣址坪村),最低481米(南樊镇尧都村)。
绛县柴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耕地土壤类型以褐土为主,黄土母质为第四纪风积物,是绛县丘陵台垣主要成土母质。黄土母质以风力搬迁为主,特点是土层深厚,质地细而均一,颜色为浅黄色到暗黄色,质地多为轻中壤,疏松多孔,通透性较好,有直立性,含有碳酸钙,pH值8~8.5,适耕性强,有利于种植绛县柴胡。
绛县境内有涑水、浍水两大水系,河流总长度160余千米,有中小型水库14座,水资源丰富,适于柴胡种植。
绛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高温,日照充足;秋季凉爽,雨量充沛;冬季寒冷,雨量稀小。年平均气温11.4℃,最冷一月,均温-4℃;最热七月,均温25℃,年均降雨量630毫米。霜冻期十月至次年三月,无霜期190天,宜于柴胡种植生长。
绛县柴胡按干燥品计算,含水分≤9.3%(《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含水分应不得超过10.0%),含柴胡皂苷a(C42H68O13)和柴胡皂苷d(C42H68O13)总量≥0.34%(《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含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总量不得少于0.30%)。经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实测,绛县柴胡含柴胡皂苷a、d总量0.5163%,是《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0.30%)的1.7倍。
绛县柴胡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怕涝、宜选干燥山坡,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
1、柴胡-玉米间作
柴胡玉米间作套种的种植模式为:药粮间作,二年三收(或二收)。即:第一年玉米地套播柴胡,当年收获一季玉米;第二年管理柴胡,根据实际需要决定秋季是否收获柴胡种子;第二年秋后至第三年早春清明节前收获柴胡。
2、柴胡-小麦套种
(1)播种小麦:每年9~10月份选地势高燥、土质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每亩施质农家肥1000~2000千克,磷酸二氢铵25千克,尿素10千克,深耕27厘米以上,整平耙细后以19厘米等行距播种小麦。选用株型紧凑、叶型上冲的中低杆品种。播量宜稀不宜密,适期播种量5千克。
(2)套种柴胡:翌年春末夏初在小麦行间套种柴胡。柴胡套种适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有灌溉条件的最好先浇水,待田间持水量降至80%左右时足墒下种,亩播量1.5~2千克。开宽3厘米、深1.5厘米的小沟,撒播种子播后盖土0.5~0.8厘米。
待株高40厘米时须打顶,防徒长。用剪刀剪去上面10厘米,10-15天后,当苗高50厘米时,再剪去10厘米,以此连打3-4次顶。同时还要不断除去多余的丛生茎芽,促使根部迅速生长,提高产量与质量。
采收柴胡以两年生的产量为高。柴胡最佳采收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时先割去地上部茎,再挖出根。随收获,随加工,不要堆积时间过长,以防霉烂。挖出来的柴胡用剪刀剪去茎杆、芦头,用净水冼净。将已洗净的柴胡根晒至半干时,除去根毛,理顺,用棉线扎成100克左右的小把,晒到含水量小于13%装箱即为成品。
202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绛县柴胡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从本草考证看山西为柴胡药材的道地产区。
20世纪80年代后期,柴胡在山西省野生变家种植成功。
2014年,山西省绛县建立了“国家北柴胡种子种苗繁育基地”。
2020年,山西省运城市为推动该市药茶产业发展,设立了药茶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通过科技、金融、人才、土地等全方位的支持,促进运城包括“绛县柴胡”等产品产业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