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目录
新文化运动介绍

兴起背景

政治方面

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经济方面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思想文化方面

①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阶级方面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运动过程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进行帝制复辟活动之时,还大力提倡尊孔读经。

他刚登上总统宝座,就大搞尊孔祭天。1913年6月亲自发表“尊孔令”,鼓吹了“孔学博大”。1914年又发布《祭圣告令》,通告全国举行“祀孔典礼”。为支持袁世凯帝制复辟活动,中外反动派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逆流,1912年起,他们在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孔教会”、“尊孔会”、“孔道会”等,出版《不忍杂志》和《孔教会杂志》等。康有为还要求定孔教为“国教”,宣扬“有孔教乃有中国,散孔教势无中国矣”,他还说“中国人不拜天,又不拜孔,留此膝何为?”。面对这股反动逆流,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的和封建势力同流合污;有的偃旗息鼓;许多人则感到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但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却发动了一次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同封建尊孔复古思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个运动是从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开始的。陈独秀任主编,李大钊是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编辑工作。

陈独秀是一名激进民主主义者,他仇视当时的封建军阀统治,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他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和伦理思想,认为要实现民主制度,必须消灭封建宗法制度和道德规范。李大钊则反对复古尊孔,要求思想自由,号召青年不要留恋将死的社会,要努力创造青春的中国。该杂志于1916年9月出版第二卷第一期时,迁往北京并改名为《新青年》。进步知识分子团结在《新青年》周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从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向封建复古势力进行猛烈的冲击。他们集中打击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思想基础的孔子学说,掀起“打倒孔家店”的潮流。他们还主张男女平等,个性解放。1917年起他们又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青年》实际上成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领导中心。

1916年初,袁世凯称帝,在此之前,美国人古德诺发表了《共和与君主论》,杨度发表了《君宪救国论》等文章,散布中国宜于实行君主制,没有君主便要“灭亡”的谬论。《新青年》针对这种情况,发表了陈独秀《一九一六年》、《吾人最后之觉悟》,李大钊的《民彝与政治》、《青春》等主要论文,揭露了君主专制的危害。

1916年,《新青年》杂志编辑部迁到北京,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主要撰稿人。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邀请了许多有新思想的学者到校任教。这样,《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新青年》从1918年1月出版第四卷第一号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刊登一些新诗,这对革命思想的传播和文学创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旧礼教旧道德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指出隐藏在封建仁义道德后面的全是“吃人”二字,那些吃人的人“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中国2000多年封建统治的历史就是这吃人的历史,宣告“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这篇小说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在《新青年》的影响下,一些进步刊物改用白话文。这又影响到全国用文言文的报纸,开始出现用白话文的副刊,随后短评、通迅、社论也都采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所有这些文学改革,使全国报纸面貌为之一新。

新文化运动的新阶段

1917年爆发了伟大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希望。新文化运动由此有了新的内容,进入了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新青年》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大量篇幅发表了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和社会主义理论文章。1918年11月,《新青年》发表了李大钊同志写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著名论文,热烈欢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领导下,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民主,反对独裁,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新文化运动,宣传了西方的进步文化。以后,又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新型的革命阶级的要求,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这一运动的深入发展,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特别是青年学生集合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为迎接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作好了思想准备。

这次运动的主要缺点是其领导人没有把运动普及到群众中去,只是局限在知识分子圈子里,他们除了一般的政治口号外,没有提出实现民主政治的具体办法。同时他们形式主义地看问题,不能正确地对待中国文化遗产。但这个运动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了封建主义一次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在思想界形成了一次新的思想解放潮流,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当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列主义的时候,新文化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列主义的运动,《新青年》也逐渐变成宣传马列主义的刊物。

代表人物

陈独秀早年留学日本,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及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和李大钊等人举行了新文化运动。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这两面旗帜。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提出“打倒孔家店”全面否定儒家学说。陈独秀提出了政治民主、信仰民主、经济民主、社会民主和伦理民主的主张,号召人们拿起民主这个武器和旧的意识形态进行斗争。陈独秀举起了新文化的大旗,揭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青年》和北大成为宣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颀,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徽州绩溪人。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从美国留学回国后任北大教授,后任文学院院长。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是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代表人物。胡适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虽与陈独秀政见不合,但与其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是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他在学术上实行“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方针。他在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提倡学术研究,展开百家争鸣,不拘一格选人才,对中外教员一视同仁等。通过改革,使北大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后改为豫亭,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文化运动的支持者,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鲁迅早年留学日本,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毛泽东称赞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称为“民族魂”。《狂人日记》是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河北乐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还宣传马克思主义,俄国革命。

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是近现代史上中国的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名复,字半农,江苏江阴人。早年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后旅欧留学,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同时,他又是我国语言及摄影理论奠基人。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

钱玄同(1887-1939),原名钱夏,字德潜,号疑古,汉族,浙江吴兴(现浙江湖州市)人。语文改革活动家、文字音韵学家、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名思想家。曾主张废除汉字。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独应等。周作人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主要内容

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围绕着“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前期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则由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题。有具体一例可观:就新文化方面,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也提出著名的八不主义:

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做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他认为,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的,文体是自由的,这样就可以注入新内容、新思想。

相关评价

中国共产党认为新文化运动全方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解除了思想禁锢的知识分子们,开始投身更多的政治活动,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知识分子在此运动中所宣扬的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中国共产党统治的根基。

另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部分青年自由主义者和左翼激进文人之间的不稳定组合,主要成员都相信必需用现代西方文化替代中国传统文化,但彼此对西方文化和中国现实的理解大相径庭,所以这个运动迅速分解并依照各种政治意识形态重新组合。中国现代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都可以在这个运动中找到源头;还有一些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左右两派文人联合起来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运动。主要战场在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学内,主要对象是一批老古董国学教授,结果大获全胜,中国几千年来积累的真正国学从此逐渐走向灭亡,1946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全国明文取消国文,代之以语文。1949年后中共推出了简体字,但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因此而完成,废除汉字是新文化运动分子的广泛主张。

在近代以来从西方思想崇拜出发试图打倒中国文化的动流中,太平天国起事、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是三个高潮。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还是对人们有反思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事与新文化运动有本质区别,新文化运动以主导者内心所学之光明改造社会所映其心中之暗面,用鲁迅之言意指弃医从文从思想上改造中国的文化,是时代的新声具有必然性。而太平天国运动则是洪秀全胡乱改编西方宗教教义而没有从思想上进行弃旧从新只是用来团结号召农民起义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是自正化他的。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太平天国运动只是金玉其外,领导集团小有所成即内部腐败涣散。因为缺乏未来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根基。孔子说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在大陆的影响一直及于1949年左右,其主要成果有三:在文化氛围上,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改良过的欧美新文化替代了旧文化,进一步启迪了民智,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对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个层次;在思想上,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国现代文人自由主义思想,并使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其在高级知识分子中更是主导;在政治上,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关心国事、图存图强的现代人才,同时也形成了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第三条道路”政治势力,对钳制当政者专制冲动,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做出了重大贡献。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进步性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它有伟大的功劳,也有严重的缺点。

(1)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但是,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他们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工农运动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

(2)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3)以当时的文学革命而论,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味批判以及对西学的全盘肯定具有片面性,最终导致了西方文学不彻底,东方文学被否定,是中华古典文化走向没落的开端。

(4)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5)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这种形而上学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更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在“五四”以后,全国各地的进步报刊和进步社团,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五四”以前,倡导新文化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和《新潮》等少数几种。“五四”后的一年里,全国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400余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上海的《星期评论》、《建设》、《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北京的《少年中国》、《曙光》、《新社会》;天津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觉悟》;湖南的《湘江评论》;成都的《星期日》;武汉的《武汉星期评论》;浙江的《浙江新潮》,等等。“五四”前的进步社团较著名的有:北京的“少年中国学会”、“国民杂志社”、“新潮社”、“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湖南的“新民学会”;湖北的“互助社”等。“五四”以后一年中出现的进步社团,约有三四百个,较著名的有:北京的“工读互助团”;湖南的“文化书社”、“俄罗斯研究会”;湖北的“利群书社”、“共存社”;广东的“新学生社”;天津的“觉悟社”,以及各地建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些报刊和社团的活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从内容到形式的深刻变化,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

新文化运动相关榜单
民国时期十大事件 民国大事件盘点 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民国时期十大事件名单如下: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北伐战争、五卅惨案、五四运动、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历史上的12月4日发生过的十件大事 12月4日是什么节日
12月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38天(闰年第339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7天。如果您想了解12月4日是什么节日、历史12月4日发生了什么、12月4日历史事件有哪些、12月4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历史12月4日十大事件、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历史上的3月4日发生过的十件大事 3月4日是什么节日
3月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63天(闰年第64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02天。如果您想了解3月4日是什么节日、历史3月4日发生了什么、3月4日历史事件有哪些、3月4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历史3月4日十大事件、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历史上的6月15日发生过的十件大事 6月15日是什么节日
6月1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66天(闰年第167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99天。如果您想了解6月15日是什么节日、历史6月15日发生了什么、6月15日历史事件有哪些、6月15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历史6月15日十大事件、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历史上的5月31日发生过的十件大事 5月31日是什么节日
5月31日,是5月的最后一天,也是阳历年的第151天(闰年是15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14天。如果您想了解5月31日是什么节日、历史5月31日发生了什么、5月31日历史事件有哪些、5月31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历史5月31日十大事件、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历史上的5月14日发生过的十件大事 5月14日是什么节日
5月1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34天(闰年第135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31天,是黄色与玫瑰情人节、菲律宾水牛节、巴拉圭国庆节和以色列国庆节。如果您想了解5月14日是什么节日、历史5月14日发生了什么、5月14日历史事件有哪些、5月14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历史5月14日十大事件、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历史上的4月29日发生过的十件大事 4月29日是什么节日
4月29日是一年中的第119天(闰年第120天)距全年结束还有246天。如果您想了解4月29日是什么节日、历史4月29日发生了什么、4月29日历史事件有哪些、4月29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历史4月29日十大事件、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历史上的10月4日发生过的十件大事 10月4日是什么节日
10月4日是阳历年的第277天(闰年第278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88天。如果您想了解10月4日是什么节日、历史10月4日发生了什么、10月4日历史事件有哪些、10月4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历史10月4日十大事件、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历史上的5月13日发生过的十件大事 5月13日是什么节日
5月1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33天(闰年第134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32天,金牛座。如果您想了解5月13日是什么节日、历史5月13日发生了什么、5月13日历史事件有哪些、5月13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历史5月13日十大事件、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历史上的2月23日发生过的十件大事 2月23日是什么节日
2月2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54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11天(闰年则还有312天)。如果您想了解2月23日是什么节日、历史2月23日发生了什么、2月23日历史事件有哪些、2月23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历史2月23日十大事件、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历史上的1月5日发生过的十件大事 1月5日是什么节日
1月5日(January 5th)是公历年的第5天,小寒节气,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60天(闰年是361天),此日在一年四季中属冬季,尚未立春。如果您想了解1月5日是什么节日、历史1月5日发生了什么、1月5日历史事件有哪些、1月5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历史1月5日十大事件、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历史上的3月29日发生过的十件大事 3月29日是什么节日
3月29日(March 29th)是公历一年中的第88天(闰年第89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77天。如果您想了解3月29日是什么节日、历史3月29日发生了什么、3月29日历史事件有哪些、3月29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历史3月29日十大事件、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历史上的12月18日发生过的十件大事 12月18日是什么节日
12月1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52天(闰年第353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3天。如果您想了解12月18日是什么节日、历史12月18日发生了什么、12月18日历史事件有哪些、12月18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历史12月18日十大事件、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历史上的4月21日发生过的十件大事 4月21日是什么节日
4月2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11天(闰年第112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54天。如果您想了解4月21日是什么节日、历史4月21日发生了什么、4月21日历史事件有哪些、4月21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历史4月21日十大事件、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历史上的12月24日发生过的十件大事 12月24日是什么节日
12月2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58天(闰年第359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7天。如果您想了解12月24日是什么节日、历史12月24日发生了什么、12月24日历史事件有哪些、12月24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历史12月24日十大事件、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历史上的3月22日发生过的十件大事 3月22日是什么节日
3月22日(March 22nd)是公历一年中的第81天(闰年第82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84天。如果您想了解3月22日是什么节日、历史3月22日发生了什么、3月22日历史事件有哪些、3月22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历史3月22日十大事件、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二十世纪世界十大历史事件 20世纪重大国际事件 20世纪发生的世界大事
二十世纪世界十大历史事件名单如下:十月革命、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萧条、巴黎和会、九一八事变、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中东战争、新中国成立,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十九世纪世界十大历史事件 19世纪世界大事盘点
十九世纪世界十大历史事件名单如下: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戊戌变法、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英国宪章运动、克里米亚战争、七月革命、拿破仑战争,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十八世纪世界十大历史事件 18世纪重大事件盘点 影响世界进程的大事
十八世纪世界十大历史事件名单如下:七年战争、英国工业革命、大北方战争、波士顿倾茶事件、美国独立战争、第二届大陆会议、廓尔喀之役、法国大革命、安南之役、美国宪法制定,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夏朝时期十大事件 夏朝重大事件盘点 夏朝历史发生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夏朝时期十大事件名单如下:涂山之会、讨伐三苗、大禹治水、皋陶作刑、钧台之享、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季杼江东之战、鸣条之战、孔甲乱政,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商朝时期十大事件 商朝主要事件盘点 商朝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商朝时期十大事件名单如下:商汤灭夏、伊尹放太甲、景亳之命、盘庚迁殷、九世之乱、伊尹辅政、孟津观兵、牧野之战、武丁中兴、神道设教,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周朝时期十大事件 周朝重大事件盘点 西周历史著名事件有哪些
周朝时期十大事件名单如下:武王伐纣、三监之乱、周公东征、成康之治、国人暴动、昭王南征、平王东迁、烽火戏诸侯、宣王中兴、共和行政,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秦朝时期十大事件 秦国历史大事件盘点 秦朝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秦朝时期十大事件名单如下:书同文、秦灭六国之战、统一度量衡、郡县制、秦攻匈奴之战、焚书坑儒、秦末农民战争、巨鹿之战、秦始皇巡游、沙丘之变,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汉朝时期十大事件 汉代重大历史事件盘点 汉朝有哪些著名历史事件
汉朝时期十大事件名单如下:楚汉之争、诸吕之乱、七国之乱、汉武盛世、文景之治、张骞出使西域、马邑之围、昭宣中兴、霍光辅政、王莽篡汉,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三国时期十大事件 三国时期重要事件盘点 三国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三国时期十大事件名单如下:襄樊之战、夷陵之战、曹丕篡汉、诸葛亮平南中战争、街亭之战、孙权称帝、高平陵事变、魏灭蜀之战、晋灭吴之战、司马昭弑君,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晋朝时期十大事件 晋朝重大历史事件盘点 晋朝发生过哪些大事
晋朝时期十大事件名单如下:八王之乱、太康之治、晋灭吴之战、永嘉之乱、西晋末年流民起义、五胡乱华、苏峻、祖约之乱、淝水之战、王与马,共天下、王敦之乱,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南北朝时期十大事件 南北朝著名历史事件盘点 南北朝时期发生的大事
南北朝时期十大事件名单如下:北魏统一北方之战、孝文帝改革、六镇起义、北魏分裂、河阴之变、沙苑之战、泰始之祸、北周灭北齐之战、刘裕篡晋、尉迟迥之乱,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隋朝时期十大事件 隋朝时期重大事件盘点 隋朝发生的重要事件有哪些
隋朝时期十大事件名单如下:隋文帝改革、隋灭陈之战、尉迟迥之乱、开凿大运河、大业盛世、三征高句丽、江都兵变、晋阳起兵、唐朝统一战争、瓦岗寨起义,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唐朝时期十大事件 唐朝发生的重大事件盘点 唐朝重要历史事件有哪些
唐朝时期十大事件名单如下:李渊攻取长安之战、渭水之盟、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白江口之战、唐灭高句丽之战、开元盛世、武周代唐、神龙政变、安史之乱,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宋朝时期十大事件 宋朝发生的重大事件盘点 宋朝重要历史事件有哪些
宋朝时期十大事件名单如下:雍熙北伐、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王安石变法、澶渊之盟、庆历新政、建炎南渡、苗刘兵变、海上之盟、靖康之变,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元朝时期十大事件 元朝历史大事件盘点 元朝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元朝时期十大事件名单如下:建国号诏、襄阳之战、文永之役、崖山海战、大都政变、弘安之役、延祐复科、两都之争、红巾军起义、鄱阳湖之战,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历史事件
  • 历史趣闻
  • 历史文物
  • 神话故事
  • 灵异考古
  • 世界奇迹
  • 宇宙探索
  • 王室宫廷
  • 文化艺术
  • 传统习俗
  • 古代文明
  • 世界榜
  • 中国十大
  • 人物纪事
  • 经济财富
  • 科学发明
  • 情感两性
  • 世间百态
  • 军史纪念
  • 镇馆之宝
  • 姓氏
  • 热门文章
  • 一九九二年全球十大事件
  • 一九八七年全球十大事件
  • 金朝时期十大事件
  • 辽朝时期十大事件
  • 一九九八年全球十大事件
  • 一九八零年全球十大事件
  • 一九九零年全球十大事件
  • 一九八六年全球十大事件
  • 一九九九年全球十大事件
  • 一九八四年全球十大事件
  • 中国十大恐怖袭击事件
  • 一九九六年全球十大事件
  • 二零零七年全球十大事件
  • 西夏时期十大事件
  • 一九九一年全球十大事件
  • 热门词条
  • 1
    哥伦比亚航空11号班机空难
  • 2
    北海大爆炸
  • 3
    安南之役
  • 4
    科加雷姆航空9268号班机空难
  • 5
    英国工业革命
  • 6
    廓尔喀之役
  • 7
    第二届大陆会议
  • 8
    美国宪法制定
  • 9
    波士顿倾茶事件
  • 10
    新文化运动
  • 11
    法国大革命
  • 12
    碧瑶大地震
  • 13
    华航大园空难
  • 14
    海瑟尔惨案
  • 15
    1972年伊朗暴风雪
  • 16
    中华航空611号班机空难
  • 17
    2015年尼泊尔地震
  • 18
    捷克和斯洛伐克分裂
  • 19
    印度洋大地震
  • 20
    伊藤博文遇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