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千金要方》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共30卷,是孙思邈的一部综合性临床医著。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素为后世医学家所重视,还流传至国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目录
《千金要方》介绍

基本介绍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书中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是中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独立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并开创了脏腑分类方剂的先河;其中将飞尸鬼疰(类似肺结核病)归入肺脏证治,提出霍乱因饮食而起,以及对附骨疽(骨关节结核)好发部位的描述、消渴(糖尿病)与痈疽关系的记载,均显示了相当高的认识水平;针灸孔穴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阿是穴的选用、“同身寸”的提倡,对针灸取穴的准确性颇有帮助。因此,《千金要方》素为后世医学家所重视。《千金要方》还流传至国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中国传统医疗与保健系列丛书之一,是《千金方》的白话精选本。《千金方》是人称“药王”的唐代孙思邈所作的综合性临床医著,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

卷1是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2~4妇科病;卷5儿科病;卷6七窍病;卷7~10诸风、脚气、伤寒;卷11~20系按脏腑顺序排列的一些内科杂病;卷21消渴、淋闭等症;卷22疔肿痈疽;卷23痔漏;卷24解毒并杂治;卷25备急诸术;卷26~27食治并养性;卷28平脉;卷29~30针灸孔穴主治。总计233门,合方论5300首。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了自《内经》以后至唐初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1949年后有影印本。

该书第一卷为总论,内容包括医德、本草、制药等;再后则以临床各科辨证施治为主,计妇科2卷,儿科1卷,五官科1卷,内科15卷(其中10卷按脏腑分述),外科3卷;另有解毒急救2卷,食治养生2卷,脉学1卷及针灸2卷。共计233门,方论5300首。

作者介绍

孙思邈(约541-682年),唐代道医,医学家,中医医德规范制定人,人尊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自幼多病,立志于学习经史百家著作,尤立志于学习医学知识。青年时期即开始行医于乡里,并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他对待病人,不管贫富老幼、怨亲善友,都一视同仁,无论风雨寒暑,饥渴疲劳,都求之必应,一心赴救,深为群众崇敬。隋大业(605-618年)中,曾游学四川,并在该地炼丹,后隐于终南山,与沙门道宣律师交厚,写了不少道家炼丹方面的著作。后唐太宗、高宗曾多次招他任国学博士、谏议大夫等职,均谢绝,唯于咸亨四年(673年)任承务郎直长尚药局,掌管合和御药及诊候方脉等事务,上元元年(674年)即因病辞退。当时名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皆视他为老师。

孙思邈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深感古代医方的散乱浩繁和难以检索,因而博取群经,勤求古训,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著成《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反映了唐初医学的发展水平。

孙思邈在医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伤寒学方面,他将《伤寒论》内容,较完整地收集在《千金要方》中。他总结妇、儿科成就,提出应各独立设科,对妇、儿科形成专科有促进作用。他提出的妇女孕期前后的注意事项与当前围产医学的内容有不少符合之处。他对婴儿生长的观察及护理方法亦富科学内容。在对疾病认识上,如对附骨疽(骨关节结核)的好发部位,消渴(糖尿病)与痈疽的关系,有关麻风、脚气、夜盲、甲状腺肿的描述和治疗等都有创见。还倡行了葱管导尿术、食道异物剔除术以及自家血、脓接种以防治疖病的免疫法等。在养生延年方面,提倡按摩、导引、散步、轻微劳动及食治、讲求卫生等结合,为老年病防治留下了宝贵经验。

其他信息

书名解释

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而一个处方能救人于危殆,价值更当胜于此,因而用《千金要方》作为书名,简称《千金方》,30卷。宋仁宗命高保衡、林亿校正,后列《禁经》二卷;明代后有按《道藏》经义析为93卷者,内容相同。唐代孙思邈撰于永徽三年(652年)。

作者以人命重于千金,故取“千金”为书名。是感于当时的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乃博采群经,删繁去复,并结合个人经验而撰成。

文献记载

四库提要记载

《千金要方》·九十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唐孙思邈撰。思邈,华原人。《唐书·隐逸传》称其少时,周洛州刺史独孤信称为圣童。及长,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以国子博士徵,不起。则思邈生於周朝,入隋已长。然卢照邻《病梨树赋序》,称癸酉岁於长安见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年九十二。则思邈生於隋朝。照邻乃思邈之弟子,记其师言,必不妄。惟以《隋书》考之,开皇纪号凡二十年,止於庚申,次年辛酉,已改元仁寿,与史殊不相符。又由唐高宗咸亨四年癸酉上推九十二年,为开皇二年壬寅,实非辛酉,干支亦不相应。然自癸酉上推九十三年,正得开皇元年辛丑。盖《照邻集》传写讹异,以辛丑为辛酉,以九十三为九十二也。史又称思邈卒於永淳元年,年百馀岁,自是年上推至开皇辛丑,正一百二年,数亦相合。则生於后周,隐居不仕之说,为史误审矣。思邈尝谓人命至重,贵於千金,一方济之,德逾於此。故所著方书以千金名。凡诊治之诀,针灸之法,以至导引养生之术,无不周悉,犹虑有阙道,更撰翼方辅之。考晁、陈诸家著录,载《千金方》、《千金翼方》各三十卷。钱曾《读书敏求记》所载,卷数亦同。又谓宋仁宗命高保衡、林亿等校正刊行,后列禁经二卷。合二书计之,止六十二卷。此本增多三十一卷,疑后人并为一书,而离析其卷帙。叶梦得《避暑录话》,称思邈作《千金前方》时已百馀岁,妙尽古今方书之要。独伤寒未之尽,似未尽通仲景之言,故不敢深论。后三十年,

(案:百馀岁及后三十年之说皆因仍旧误,今姑仍原本录之。)作《千金翼》,论伤寒者居半,盖始得之,其用志精审不苟如此云云。则二书本相因而作,亦相济为用,合之亦未害宏旨也。《太平广记》载,思邈曾救昆明池龙,得龙宫仙方三十首,散入《千金方》各卷之中,盖小说家附会之谈,固无足深辨焉。

特殊贡献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了行为方式不仅是疾病的起因,也是疾病复发的原因:“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可复作。”

孙氏记载消渴能够治愈,而复发的第一原因是“不减滋味”。这就是调味品、下饭菜不要掩盖了五谷的气味。这样的养生主张可见于更早的文献:“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论语·乡党》)。孙氏的主张又与《黄帝内经·奇病论》相统一:“此肥美之所发也。”

对食物结构变化的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谷物对胰岛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已经被各种研究证实,尤其是谷物保护曲线的发现使很多人相信孙氏记载的糖尿病康复是真实的。

天津医科大学王英博士关注聂文涛的谷物保护曲线的发现和双高综合症等认识,提出《糖尿病行为医学技术指南》,在发表时被合作者推为第一作者。王英博士因此被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授予“改革开放30年中医药发展贡献奖”。王英博士明确指出孙思邈关于消渴症康复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

《千金要方》相关榜单
十大中医经典著作 学中医必看中医典籍 中医名著古籍大全
十大著名中医典籍名单如下:《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难经》、《脉经》、《千金要方》、《温病条辨》,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古代十大重要典籍 古代著名典籍盘点 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典籍有哪些
中国古代十大重要典籍名单如下:《四库全书》、《梦溪笔谈》、《永乐大典》、《农政全书》、《齐民要术》、《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千金要方》、《黄帝内经》、《九章算术》,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十大中医经典著作 学中医必看中医典籍 中医名著古籍大全
十大著名中医典籍名单如下:《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难经》、《脉经》、《千金要方》、《温病条辨》,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 中医历史上四大著作 你知道几部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名单如下:《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文学名著
  • 宗教书籍
  • 古典名著
  • 人生励志书籍
  • 个人提升书籍
  • 艺术书籍
  • 人际交往书籍
  • 职场书籍
  • 中医书籍
  • 世界名著
  • 四大名著
  • 诗集
  • 史书
  • 典籍
  • 古代传记
  • 人物传记
  • 军事名著
  • 佛教经书
  • 道教经书
  • 儒家经书
  • 长咒
  • 热门文章
  • 十大著名中医典籍
  •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
  • 十大法家经典名著
  • 世界十大数学名著
  • 中国十大数学名著
  • 十大经典化学著作
  • 世界最受欢迎的宗教书籍
  • 物理学十大名著
  • 夫妻恩爱十大书籍
  • 销售必读十大书籍
  • 婆媳相处十大书籍
  • 十大人生哲理书籍
  • 产品经理必读十本书
  • 十大经典科普书籍
  • 十大著名养生保健书籍
  • 热门词条
  • 1
    《黄帝内经》1339年胡氏古林书堂版
  • 2
    《本草纲目》
  • 3
    《全注全译黄帝内经》
  • 4
    《难经》
  • 5
    《伤寒杂病论》
  • 6
    脉经
  • 7
    《金匮要略》
  • 8
    《神农本草经》
  • 9
    针灸甲乙经
  • 10
    《千金要方》
  • 11
    黄帝内经
  • 12
    《温病条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