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八一电影制片厂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是中国唯一的军队电影制片厂,创建于1952年8月1日。八一电影制片厂以拍摄军事题材影视片为主,是一个具有摄制故事片、军事教育片、新闻纪录片、国防科研片、电视片和电视剧等多片种生产能力的综合性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至今已拍摄各种类型影片2000余部,这些影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其中一些影片在国内外多次获奖。
目录
八一电影制片厂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是中国唯一的军队电影制片厂,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六里桥北里,占地面积392.1亩。1951年3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军事教育电影制片厂名义开始筹建,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厂,命名为解放军电影制片厂,1956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

2018年2月2日,八一电影制片厂将与原总政歌舞团、总政歌剧团、总政话剧团、总政军乐团合并为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八一电影制片厂对内更名为“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电影电视制作部”,并由副军编制单位降为正师编制。

2018年6月18日,改革后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新任厂长柳建伟称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厂标会继续在电影中出现。

发展历程

1951年3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筹建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军事教育电影制片厂。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厂,命名为解放军电影制片厂。建厂初期,主要摄制军事教育片和新闻纪录片。1955年,增加了摄制故事片的任务。1956年,更名为八一电影制片厂。2018年,根据中央军委决定,更名为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电影电视制作部。

八一电影制片厂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中国人民历次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军队的斗争生活,塑造优秀军人的银幕形象,为部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促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服务。截至2014年,摄制各种影片2200余部(辑)。其中:①故事片(含舞台艺术片)236部。②军事教育片和国防科研片571部(辑)。③纪录片1049部(辑)。④美术片6部。⑤高清数字电影9部。⑥电视剧81部。⑦电视专题片70部。⑧译制片79部。其中,有78部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30部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12部获总政治部优秀影片奖,11部获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优秀军事教育片奖,33部获总参谋部优秀电影奖,10部获《大众电影》百花奖,19部获中国电影金鸡奖,3部获中国系列纪录片金桥奖,1部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作品创作奖;3人获《大众电影》百花奖单项奖,44人次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单项奖。此外,还有13部影片和11人次在国际上获奖。1982年4月,创刊出版了以电影文学为主的综合性电影刊物《八一电影》月刊。1995年1月,更名为《中外军事影视》。

2017年年底上映的冯小刚导演的《芳华》,成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参与出品的最后一部电影。

故事片部

成立于1954年,前身为编剧科。该部由文学编辑室、研究室和《中外军事影视》杂志编辑部组成。文学编辑室和研究室主要为故事片生产提供电影文学剧本、进行电影理论研究;《中外军事影视》杂志为中国一本军事影视刊物,1982年4月创刊,原名《八一电影》,1955年改为现名。

军教影片部

成立于1958年5月,原为军教片部。1998年8月与新闻纪录片部组编成该部。由编导室、摄影室、制片室组成,则专门为部队训练、教学服务的军教影片创作生产部门。

电视部

成立于1993年,主要负责生产电视剧及电视专题片等。自成立至1998年底先后创作完成《编外监察官》《梁士英》《中流砥柱》《血战万源》《生死之间》《士兵突击》等电视剧和大型专题片。

技术部

成立于1953年5月,前身为技术室,1993年9改为现名。该部由洗印车间、录音车间、剪辑车间、动画车间、照明车间、特技车间、整备车间和湖北分部组成。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摄影洗印录音照明设备,如录音车间具有整套杜比SR-D的设备,洗印车间具有电脑数据化控制的底剪、配光、印片工艺设备等。湖北分部位于湖北省谷城县,占地293亩,地面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建成于1976年9月,1993年改为现名,主要负责生产供农村放映用的16毫米拷贝。

三环音像部

1989年10月创办,是全军一家出版文艺音像制品的单位。该社拥有影视前、后期制作设备,出品了大量影视音像制品,主要有《百首优秀歌曲--军营卡拉OK》、专题片《女性之光》(1-5集)录像带、及《地道战》《地雷战》《苦菜花》等30余部影片的VCD影碟制品。

影视基地

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王佐乡,始建于1993年。占地705亩,建筑面积83300平方米,是全国一家多功能军事影视生产基地。可为影片摄制提供外景拍摄场地及使用道具,并供游客参观。基地分为"文戏"、"武戏"两个区域。文戏区占地200亩,区内设有"双清别墅"、"江南水乡"等景点,并规划建设"丰泽园"、"南方小镇"等。武戏区建有"咸阳城"、"道具城"、"车炮库"等景点,并设有"军事战区"、"军事训练区"、"特技表演区"、"战车展览区"等。

自建厂至1998年底,已摄制各种影片1814部(辑),其中军事教育和国防科研片416部(辑),科学教育、军训简报133部,新闻纪录片、新闻期刊片1050部(辑),故事片212部和美术片3部。并摄制电视剧33部、电视专题片36部,汉语译制故事片54部、汉语译制军教片140部,外语译制纪录片32部。

八一电影制片厂影视基地始建于1993年初,18年以来在此基地已经拍摄过2400余部(集)电影、电视剧,造就了一大批电影、电视明星。从纵横天地旅行网的介绍得知,八一电影制片厂影视基地占地700多亩,18年来已先后建筑起各种建筑83300余平方米,有多种形式的外景拍摄景观,如古城楼、监狱、大车店、教堂、明清仿古街道、兵营、军火库、炮楼,等等,是全国惟一一家多功能军事影视生产基地。

历任厂长

1951年3月,总政治部以军事教育电影制片厂名义开始筹建军队的电影厂,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厂,命名为解放军电影制片厂,1956年更名为八一电影制片厂。迄今已经有六十周年的历史,这六十年里,八一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六十年里,许多老前辈担任过厂的领导,为八一厂的建设奉献了一生,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1、司徒慧敏

2、陈播

3、陈亚丁

4、张少庭

5、彭勃

6、刘佳

7、张景华

8、萧穆

9、王晓棠

10、郑振环

11、明振江

12、黄宏

13、柳建伟

14,刘绍勇

相关团体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

影片类型

经典电影

《柳堡的故事》

《英雄虎胆》

《永不消逝的电波》

《回民支队》

《林海雪原》

《地道战》

《地雷战》

《野火春风斗古城》

《闪闪的红星》

《四渡赤水》

《巍巍昆仑》

《晚钟》

《雷场相思树》

《弹道无痕》

《大决战》

《大转折》

《大进军》

《冲出亚马逊》

《惊涛骇浪》

《太行山上》

《智取威虎山》

《芳华》

译制片

译制片把原版影片(多为外国影片)的对白或解说,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重新配音复制的影片。制作时,先将原版影片的对白译成另一种需要的语言;再由配音演员按照原版片画面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用逼真的语调、口型,录成一条对白声带;然后与原版片的音乐、音响效果声带混录成为一条完整的译制声带,用以印制供放映用的拷贝。1954年,八一厂为配合部队作战、训练以及科研需要,开始译制以前苏联为主的军事教育片、纪录片和科研片,共译制了140余部。1969年,八一厂开始译制外国故事片,至九十年代初,译制了《翠堤春晓》《山本五十六》《啊!海军》《日本大海战》《巴顿将军》《侠盗罗宾汉》《阿福》《莫斯科保卫战》《敦煌》等30余部(以上部分影片未发行)。

八一厂的著名导演华纯、李昴、贾士纮、景慕逵、里坡、陈新资、吴俊李正元乔义彦等参加了译制片导演工作。八一厂的著名演员张勇手、李炎、张帆、袁霞、高保成、王心刚、田华、师伟、里坡、刘江、唐国强、刘龙、于纯绵、言小朋、巫刚等参加了译制片配音。

1994年开始,是八一厂译制片的辉煌时期,共译制了40部外国故事片,译制质量逐步提高。影响较大的有《沉默的羔羊》《阿甘正传》《断箭》《龙卷风》《空中大灌篮》《拯救大兵瑞恩》《西点揭秘》《U—571》《珍珠港》《指环王:护戒使者》《指环王:双塔奇兵》《指环王:王者无敌》《公主日记》《星球大战前传:克隆人的进攻》《烈火雄心》和《国家宝藏》《星球大战前传:希斯的反击》《国家宝藏》《漫长的婚约》《小战象》《加勒比海盗1-4》《误入歧途》《光荣岁月》《女王》《舞女纯情》《火线战将》《黑客帝国2、3》《名侦探柯南剧场版》《纳尼亚传奇1-3》《飞行者》等片。八一厂译制的故事片获奖的有:《阿甘正传》1996年获第十六届“金鸡奖”最佳外国影片译制奖。《拯救大兵瑞恩》获1998年度“华表奖”外国影片优秀译制奖。《U—571》获2000年度“华表奖”外国影片优秀译制奖。《珍珠港》2002年获第八届“华表奖”优秀译制片奖。同年获第二十二届“金鸡奖”最佳外国影片译制奖,这是中国译制片史上首次一部影片同时获得两项国内大奖。《烈火雄心》获十一届华表奖优秀译制片奖提名。主要译制人员有:

彭河,译制导演兼配音演员,作品30部,主要有《沉默的羔羊》《阿甘正传》《龙卷风》《空中大灌篮》《拯救大兵瑞恩》《U—571》和《西典揭秘》等。

吴俊全,译制导演兼配音演员,主要有《莫斯科保卫战》《敦煌》《天国大罪》《阿甘正传》《大相扑》等。

张云明,译制导演兼配音演员,迪士尼配音中国总监。主要作品有《神秘拼图》《第六日》《佐罗的面具》《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公主日记》《烈火雄心》和《国家宝藏》等。

张伟、廖菁,导演兼配音演员,主要作品有《指环王:护戒使者》《指环王:双塔奇兵》《指环王:王者无敌》《星球大战前传张景华:克隆人的进攻》《女王》等14部影片译制片。徐涛,配音演员,主要作品有《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男人百分百》等。

孙悦斌,配音演员,主要作品有《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天国大罪》等。

徐燕,配音演员,主要作品有《花园迷宫》《公主日记》《珍珠港》。张磊,录音师,录制译制片10余部,主要作品有《U—571》《珍珠港》《指环王:护戒使者》《指环王:双塔奇兵》《指环王:王者无敌》《星球大战前传:克隆人的进攻》《烈火雄心》和《国家宝藏》等。在八一厂是他第一次采取对白分轨录音方式。他共参加了30多部外国影片译制的录音工作。

王乐文,录音师,主要作品有《阿甘正传》《龙卷风》《断箭》和《拯救大兵瑞恩》等。

安韶峰,录音师,他和张磊共同完成了10多部影片译制的录音工作。他独立完成了《雷鸟神机队》的录音,他并翻译了《雷鸟神机队》《国家宝藏》对白台本。在对白录音时,由于对剧情和演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对白录音增色不少。

王进喜,制片主任,1994年开始负责八一厂译制工作,共组织译制了60部外国故事片,其中《阿甘正传》《U—571》《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荣获国内大奖。杨绍,筹备组负责人,2006年参加八一厂拍摄活动,成为八一厂正式人员。其中《士兵突击》荣获大奖。

2006年,八一厂拥有国内先进的录音设备,可制作SR、SRD、DTS立体声制式的影片。同时还拥有一支适应市场要求,具有开拓精神的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能够高质量地译制不同类型的影片。

军事教育

简称军教片,包括演习片、战例片、科普片、教学片等。主要作用是配合部队院校教学和部队训练。此类影片共拍摄549部。有影响的影片有:①《郭兴福教学法》。1964年11月出品,由李德生同志担任军事顾问。该片对郭兴福的《单兵进攻战术基本作业》课目进行示范教学,毛泽东主席称其教学法对解放军的传统练兵方法,不仅是继承而且是发展。②《地雷战》。1962年12月出品,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军民利用地雷粉碎日军扫荡的情形,是一部典型的民兵传统教育片,1974年,该片获奥地利维也纳电影周纪念奖。③《地道战》。1965年12月出品,该片以北京及河北省地区的地道为背景,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冀中根据地利用地道与日军作战的场景,为典型的民兵传统教育片。④《伟大的战略决战》。1989年5月出品,影片介绍了解放战争中著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全过程,是一部全军和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形象教材。影片获总参谋部第二届1989-1990年度全军优秀电教教材奖一等奖;广电部1989-1990年度优秀影片奖。⑤《烟幕》。1989年12月出品,影片介绍了烟幕的历史、构成、基本知识,以及迷盲、遮蔽、伪装的作用。获总参谋部第二届1986年-1990年度全军优秀电教教材奖三等奖。⑥《核武器的奥秘》。1990年10月出品,影片以核科学发展史为线索,探讨核武器的奥秘及核能和平利用、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基本概况。该片获总参第三届"全军优秀电教教材奖"二等奖。⑦《一代精兵》。1991年11月出品,影片表现了北京军区1991的9月在华北某地组织的一次较大的规模的军事训练,向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军委、总部、北京市等领导汇报表演。该片获总参谋部第三届1991-1993年度全军优秀电教教材奖一等奖;1996年获第三届国防科技声像优秀作品银剑奖一等奖。

纪录片

真实地纪录我军战斗和训练,"围绕中心,记载大事,面向基层",展现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形象。战时,八一厂组织战地摄影队,先后有高庆生、文宗华、朱文富、李连祥、柴森等5位烈士,在战场拍摄中英勇牺牲。和平时期,主要拍摄军营生活。各个时期的纪录片反映了1949年后解放军的发展历史。自建厂至1998年底,共拍摄新闻纪录片1050部(含355辑期刊片),有影响的纪录片有:

①《八一运动大会》。1953年出品,与北影合作,记录1952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25周年全军体育运动大会的各项竞赛。荣获文化部1949年-1955年度优秀影片奖三等奖。

②《钢铁运输线》。1954年出品,记录志愿军后勤运输部队在朝鲜建立钢铁运输线的情景。获文化部1949-1955年度优秀影片奖二等奖。

③《战胜怒江天险》。1954年出品,记录解放军筑路队在怒江天险上架桥修路的英雄事迹。获文化部1949年-1955年优秀影片奖一等奖。

④《在帕米尔高原上》。1955年9月出品,记录解放军边防部队在帕米尔高原上团结少数民族捍卫祖国边疆的斗争。获文化部1949年-1995年度优秀影片奖二等奖。

⑤《救死扶伤的英雄事迹》。获文化部1949年-1955年度优秀影片奖二等奖。

⑥《向毛主席汇报》。1964年7月出品,记录了北京部队和济南部队向毛泽东主席和济南部队向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表演军事训练成绩的盛况。

⑦《钢铁长城》。1981年12月出品,影片记录了我军在华北某地的一次军事演习,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并检阅部队的盛况。

⑧《叶剑英》。1983年7月出品,记录了叶剑英同志一生的革命经历和丰功伟绩。

⑨《国庆阅兵》。1984年10月出品,记录了庆祝建国35周年的国庆阅兵活动。获奖1984年度文化部优秀影片奖:1986年获第二届解放军文艺奖。

⑩《手》。1985年12月出品,影片以手为题材,激发人们用自己的手创造社会主义的未来。1986年获第六届"金鸡奖"最佳新闻纪录片奖;1987年第一届"全国影视节目声音学会奖"第一名。

⑾《情系巴山》。1989年4月出品,纪录退伍兵赵大明扎根大巴山创办巴中县柳林乡私立中学的事迹。获1989年-1990年度广电部优秀影片奖;1990年获第十届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等。

⑿《跨越山纪的红星》。1989年12月出品,表现了将要跨越本世纪的一代新型军人,展示了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军队的风貌,1991年获中国系列纪录电影金桥奖。

⒀《雷锋是谁》。1990年2月出品,通过一系列生动事例,阐述了雷锋精神在中国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获广电部1989年-1990年度优秀影片奖。

⒁《天界》。1992年6月出品,记录了海拔5380米的昆仑山神仙湾哨所边防军人坚守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世界最高哨所的生动事迹,获1993年度广电部优秀影片奖,最佳新闻纪录片奖、第13届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及第四届罗马"军队与人民"国际电影回顾展特别奖。

⒂《来自军营的报告》。1993年5月出品,获1995年第三届中国系列纪录电影金桥奖二等奖。

⒃《较量--抗美援朝战争实录》。由江泽民同志题写片名,被列为全国十大重点片之一。获1995年度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1996年度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总参谋部和总政治部优秀军事教育影片奖一等奖等4项奖。

⒄《挥师三江》。1999年4月出品,记录了1998年夏季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爆发特大江水后,江泽民主席率领和指挥亿万军民与洪水搏斗,确保三江流域重要城市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情景。该片由八一厂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⒅《东方巨响》。1999年9月出品,该片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后成功制造了原子弹、导弹及人造卫星的全过程,展示了新中国国防事业的辉煌成就。该片由解军总装备部与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故事影片

1955年开始生产,至1998年底已拍摄212部。早期拍摄的主要影片有:①《五更寒》。1957年12月出品。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正规部队撤离中原解放区,县委刘书记率领大别山地区的同志们留下来坚持地下斗争,一直坚持到革命胜利高潮到来的故事。②《柳堡的故事》。1957年12月出品,影片描写新四军1944年驻扎在苏北柳堡地区休整时所发生的故事。③《英雄虎胆》。1958年8月出品,描写广西十万大山剿匪战斗中,解放军侦察英雄深入土匪驻地,与匪首周旋,赢得信任,最终将土匪诱至包围圈中,一网打尽的惊险故事。④《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年5月出品,描写一位红军出身的地下报务员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与日本及国民党特务英勇斗争,最后在上海解放前夕壮烈牺牲的故事。⑤《回民支队》。1959年7月出品,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冀中马本斋回民支队在党的领导下改造成长为无产阶级武装的故事。⑥《海鹰》。1959年9月出品,描写某英雄快艇在胜利打击敌人后,团结一致,和大海、敌人作斗争,终于胜利返回大陆的故事。⑦《战上海》。1959年12月出品,描写解放军解放大上海时与上海人民和地下党配合,机智勇敢解放上海、保卫上海,取得胜利的故事。⑧《哥俩好》。1962年6月出品,根据话剧《我是一个兵》改编。通过一连串曲折的情节,反映了部队新战士在首长战友的关怀、帮助下,迅速成长的过程。⑨《怒潮》。1963年5月出品,反映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大批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惨遭杀害的时候,湖南农民在党和领导下举行秋收暴动的故事,揭露右倾机会主义者的投降主义路线。⑩《野火春风斗古城》。1963年3月出品,描写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地下工作者依靠群众和敌特斗争,争取和瓦解敌伪力量,配合解放区军民作战的故事。⑾《农奴》。1963年12月出品,揭露西藏封建农奴社会反动黑暗和残酷统治以及一些上层分阴谋叛乱的罪恶活动,反映了广大农奴的苦难生活,以及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解放斗争。⑿《东方红》。1965年10月出品,中国革命音乐舞蹈史诗,与北影、新影联合摄制。

文化大革命后期完成故事片《闪闪的红星》

80年代开始重大军事题材的创作。主要影片有:①《风雨下钟山》(上下集)。1982年12月出品,表现1949年党中央、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粉碎了国民党集团的和谈阴谋,指挥解放军横渡长江,推翻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的情景。②《四渡赤水》。1983年11月出品,描写中央红军在毛主席直接指挥下,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妙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胜利北上的故事。③《中国革命之歌》(上下集)。1985年7月出品,根据同名大型舞蹈史诗改编拍摄。邓小平题写片名。以大型歌舞的形式歌颂了从鸦片战争到中共十二大这一段中国革命的历史,共16个单位1500名文艺工作者参加演出。④《巍巍昆仑》(上下集)。1988年12月出品,描写1947年3月,党中央主动撤离延安,率"昆仑纵队"转战陕北,与国民党军队周旋,指挥全国各大战场,取得胜利的故事。

90年代后,创作拍摄了一批表现战争宏大场面的军事巨片。主要有:①《大决战》。三部六集系列战争巨片,1991年出品。分为《辽沈战役》(上下集)、《淮海战役》(上下集)、《平津战役》(上下集)三部。影片全景式描述了1948年至1949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指挥的人民解放军与蒋介石指挥的国民党军之间展开的一场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战略大决战。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规模空前的系列战争巨片。《辽沈战役》描写了东北野战军百万大军在中央领导下,先后解放了锦州、长春、沈阳等城市,取得了辽沈战役胜利的故事。《淮海战役》描写了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淮海战场上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创造了我军战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的故事。《平津战役》描写了东北野战军与华北野战军在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下围歼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和平解放北平的故事。②《大转折》。1997年出品。描述了1947年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扭转战局,刘邓大军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在极为艰难的战争环境中,实现了中央的战略意图,使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人民解放军提前进入战略进攻阶段的故事。③《大进军》共4部,1995年初开始拍摄,包括《解放大西北》(上下集)、《席卷大西南》《南线大追歼》《大战宁沪杭》(上下集)。《席卷大西南》描写刘邓大军势如破竹,风卷残云般地挺进西南四省的故事。《南线大追歼》表现第四野战军及第二野战军一部分解放中南五省的战斗历程。《大战宁沪杭》描写1949年4月,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在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谭震林领导下,歼灭国民党汤恩伯集团,解放上海和皖江浙等省的故事。此外,还摄制了一批现代军事题材影片。突出的有《弹道无痕》。1994年12月出品,影片描写了人民解放军一支炮兵部队的新的历史时期成长发展的故事。

动画片

2014动画片正义红师就由该电影厂联合出品。电影厂厂长黄宏作为出品人。

获奖情况

至1998年底,共有306部影片获奖,共获奖项40余项。按奖项类别划分,有61部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剧优秀影片奖;11部获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优秀军事教育片奖;24部获总参谋部优秀电影奖;11部获"大众电影百花奖";30部获中国电影金鸡奖;3部获中国系列纪录片金桥奖;1部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作品创作奖。

国内获奖

华表奖原称文化部优秀影片奖,设立于1955年,1979年改称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1994年改称现名称。到1998年底,有61部影片获该奖的各种奖项。主要获奖影片包括故事片:《归心似箭》《二泉映月》《祁连山的回声》《索伦河谷的枪声》《巍巍昆仑》《大决战》《大转折》《席卷大西南》,纪录片:《挥师三江》,译制片:《拯救大兵瑞恩》等。

百花奖至1998年底,有11部影片获"大众电影百花奖"。主要包括:①1963年第二届百花奖《槐树庄》获荣誉奖和最佳导演奖;《哥俩好》获最佳男演员奖。②1988年第十一届百花奖《闪电行动》获特别奖。③1990年第十三届百花奖《巍巍昆仑》获最佳故事片奖。④1992年第十五届百花奖《大决战》获最佳故事片奖。⑤1997年第二十届百花奖《大转折》获最佳故事片奖。

金鸡奖至1998年底,共有30部影片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的不同奖项,主要包括:1982年,《钢铁长城》获特别奖;1984年《四渡赤水》获特别奖,《再生之地》获最佳摄影奖、最佳录音奖、最佳报装奖;1986年,《手》获最佳纪录片奖;《中国革命之歌》获导演特别奖;1987年,《雷场相思树》获特别奖;1989年,《晚钟》获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摄影奖;1990年,《情系巴山》获最佳纪录片奖;1992年,《大决战》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美术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道具奖、最佳烟火奖;1993年,《天界》获最纪录片奖;1995年,《弹道无痕》获导演处女作奖,《大漠歼匪记》获最佳剪辑奖;1996年,《阿甘正传》获最佳译制片奖,《较量--抗美援朝战争实录》获纪录片特别奖;1997年,《大转折》获最佳导演奖、最佳美术奖、最佳烟火奖;1998年,《席卷大西南》获特别奖、最佳编剧奖,2003年,《惊涛骇浪》荣获最佳故事片奖,最佳摄影奖,最佳置景奖,最佳特技奖,2019年,《古田军号》获得最佳男配角奖和最佳音乐奖。

中国电影世纪奖1995年为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中国电影界人士从中国电影诞生至1995年的电影中评选出十部优秀电影片,故事片《大决战》(三部六集)入选。

国际获奖

自建厂至1998年底有21部影片在国际上获奖。主要包括:1981年,《农奴》获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奖;1982年,《归心似箭》获香港电影金像最佳华语片奖;1989年,《远离战争的年代》获意大利萨尔索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1989年,《晚钟》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1990年,《晚钟》获哥伦比亚波哥大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98年,《军营水神》获罗马尼亚第四届国际军事电影节新闻奖,2017年,《勇士》和《血战湘江》荣获第15届俄罗斯奥泽诺夫国际军事电影节最佳视觉效果奖和最佳男配角奖及最佳音乐奖,2019年,《古田军号》荣获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

另外,33人次和5个创作集体获《大众电影》百花奖单项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单项奖,11人次在国际获奖。

培养优秀人员

八一电影制片厂建厂以来先后培养出导演160多人、演员300余人、摄影师200余人、编剧18人及一批活跃在创作第一线的专业艺术、技术干部。1995年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中国电影界人士从中国电影诞生至1995年的电影人中评选出导演、男演员、女演员各15人为"中国世纪影人",八一厂获此荣誉的5位艺术家是王苹、李俊、王心刚、王晓棠、田华;从90年代电影演员中评选出126名"中华影星",八一厂及曾在八一厂工作的王心刚、王晓棠、田华、古月、张良、岳红、陶玉玲、唐国强、高保成、斯琴高娃等11位演员入选。

旅游攻略

乘车路线:六里桥东站乘坐321路至终点站,下车后前行600米(马路右牙子上有指示牌)左转,继续行进600米即到。门票:20元/人。现役军人和武装警察,军队武警退休干部,凭有效证件免费。

八一电影制片厂相关榜单
国内十大电影制片厂 全国电影制片厂排名 国内知名电影制片厂有哪些
国内十大电影制片厂名单如下:上海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娥眉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制片厂、山西电影制片厂、潇湘电影制片厂,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国内十大电影制片厂 全国电影制片厂排名 国内知名电影制片厂有哪些
国内十大电影制片厂名单如下:上海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娥眉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制片厂、山西电影制片厂、潇湘电影制片厂,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财税服务
  • 代理记账机构
  • 财务服务
  • 专利代理机构
  • 会计师事务所
  • 税务师事务所
  • 翻译公司
  • 租车公司
  • 物流公司
  • 商标代理机构
  • 设计公司
  • 商标事务所
  • 知识产权服务
  • 证券公司
  • 保安公司
  • 知名企业
  • 亲子鉴定机构
  • 出版社
  • 影视制作
  • 讨债公司
  • 认证机构
  • 热门文章
  • 中国十大电影制片厂
  • 上海市十大物流公司
  • 世界十大学术期刊出版商
  • 常州十大物流公司
  • 南通十大物流公司
  • 泉州十大物流公司
  • 无锡十大物流公司
  • 深圳市十大会计师事务所
  • 哈尔滨市十大企业
  • 泉州十大保安公司
  • 南通十大保安公司
  • 常州十大保安公司
  • 澳门十大企业
  • 台湾十大财团
  • 济南十大建筑公司
  • 热门词条
  • 1
    西安电影制片厂
  • 2
    珠江电影制片厂
  • 3
    北京电影制片厂
  • 4
    潇湘电影制片厂
  • 5
    广西电影制片厂
  • 6
    长春电影制片厂
  • 7
    山西电影制片厂
  • 8
    八一电影制片厂
  • 9
    娥眉电影制片厂
  • 10
    上海电影制片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