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On the Road)是美国“垮掉的一代”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57年。
这部小说绝大部分是自传性的,结构松散,断断续续,描写一群年轻人荒诞不经的生活经历,反映了战后美国青年的精神空虚和浑浑噩噩的状态,被公认为60年代嬉皮士运动和垮掉的一代的经典之作。
《在路上》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非迪安·莫里亚蒂莫属,离经叛道的主题在他身上也体现的最为充分。因此,集反权威、反传统、平民化和神秘主义于一身的迪安,无疑是“垮掉一代”精神的最好象征。在迪安与萨尔相识前,他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蹲监狱,而且是个偷车的惯犯。在他们初相识之际,迪安便阐述自己对性的观点,认为“性可是生活中唯一头等重要而且神圣的事”。他先后三次结婚,周旋于已婚和未婚妻子之间,并在旅途中与其他女人随意发生关系。他藐视权威,无视传统,听凭本能和个人意志的驱使,做事疯狂而不顾后果,他那些“垮掉一代”的伙伴也常常用“疯狂”这一词来形容他。
与迪安相比,叙述者萨尔显然没有那么彻底的与旧世界决裂的勇气和行动,他处于“旧情感”与“新情感”的矛盾中。一方面,他追随迪安一伙人,种种放荡不羁的行为都少不了他的参与,在他身上可以看出反叛传统道德和中产阶级习俗观念的精神。但另一方面,在这个人物身上,还可以看到他不止一次对传统道德和习俗的眷恋,以至最终妥协和回归。反叛的主题在萨尔身上首先体现在对过去的拒绝与否定上。在小说的一开始,萨尔便以一个对过去生活“万念俱灰”的形象站在读者面前,刚刚同妻子离婚恰又大病初愈,并在这种情况下与迪安第一次相遇。
《在路上》主人公萨尔为了追求个性,与迪安、玛丽卢等几个年轻男女沿途搭车或开车,几次横越美国大陆,最终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们狂喝滥饮,高谈东方禅宗,走累了就挡道拦车,夜宿村落,从纽约游荡到旧金山,最后作鸟兽散。同时,书中体现了作者主张的即兴式自发性写作技巧:思绪的自然流动,反情节,大量使用俚语、俗语、不合语法规范的长句,并广泛涉及美国社会及文化习俗;另一方面,书中又展现了美国辽阔大地上的山川、平原、沙漠、城镇等。
从1951年4月2日到22日,20天的时间里,杰克·凯鲁亚克用一部打字机和一卷120英尺长的打印纸完成了《在路上》的初稿。凯鲁亚克说他消磨在路上的时间有7年,但用于写那部小说的时间只有3个星期。虽然《在路上》的书稿是即兴创作出来的,但这本书他酝酿了4年,而且为了能出版花费了10年的时间,杰克曾经做过修改。
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1922-1969),1922年3月12日,凯鲁亚克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洛厄尔,父母为法裔美国人,他是家中幼子。他曾在当地天主教和公立学校就读,以橄榄球奖学金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结识爱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尼尔·卡萨迪等“垮掉的一代”。
凯鲁亚克大学二年级退学从事文学创作,并辗转于美国海军和商用航运公司等处。1950年,第一部小说《乡镇和城市》出版。1957年的《在路上》问世后,他成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跻身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著名作家行列。他还著有《达摩流浪者》、《地下人》、《孤独的旅人》和《孤独天使》等作品。
1969年10月21日,凯鲁亚克在佛罗里达圣彼得堡去世,享年47岁。
同实际生活中的垮掉一代一样,《在路上》里的这些人物也是一些蔑视政治权威、世俗观念、传统道德和法规法纪的离经叛道的青年人。在麦卡锡时代高压而沉闷的社会里,这些青年人感到了难以忍受的压抑和束缚,总在寻求援脱。他们在美洲辽阔的大陆上疯狂地开着快车无休止地往返奔波,就因为他们在寻求本能的释放、自我的表达和精神的自由。他们吸毒、放纵性行为、沉浸于爵士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他们寻求灵魂解放的极端表现,而脱光衣服,赤身裸体,则是他们摆脱束缚的象征性行为。不过,《在路上》并非仅仅在反映这些育年人如何挑战主流文化,如何发泄对它的不满并竭力摆脱其束缚。也就是说,它并不仅仅是在否定,更重要的是,它还致力于表现这些青年人在痛苦地探索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信仰。凯鲁亚克的最深刻之处,也许还不在于他在作品中表现了垮掉一代极端的生活体验,他们的反叛与追求,以及他们的仿涅与痛苦,而更在于他对包括他本人在内的由迪恩所体现的那种垮掉一代运动本身的思考。正是这种思考最好地表现了凯鲁亚克和垮掉派作家们在精神上的不断追求和对自身的水无止境地超越。
《在路上》小说中的生活在巨大的矛盾中的年轻人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反叛,与所谓的一切社会的“正统”和“秩序”决裂并且决不妥协,固执地独自上路,抛开一切束缚性的枷锁。疯狂地寻找着出路、价值、爱情,或者其他。可是,选择归选择,在实际的疲惫奔波在路上的过程中,他们终究还是会忏悔。向世俗的道德、责任、价值忏悔。乖孩子的路,病人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路。那是一条在任何地方、给任何人走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无从回答,没人会回答。从某种意义上说,同样是在写人类共通的精神忏悔。《在路上》中体现的忏悔情绪、所反映的忏悔主题的产生,是有着多方面重要原因的,既有美国社会现实的混乱与荒诞的影响,又有西方文化历史传统的反思精神的作用,既有生命个体本身天法摆脱的矛盾因惑的原因,又受到作者凯鲁亚克本身具有的深重的个性化的忏悔意识的制约。
如同别的经典作品一样,凯鲁亚克的书也反映了当时主流社会对待妇女的态度。小说中萨尔和迪安用诸如“腰子”、“小姐”、“卖弄风骚”、“肥硕”等词语称呼他们见到的姑娘和女侍者,实则表现出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轻视和侮辱。虽然凯鲁亚克借萨尔之口几次表达了他对这些妇女的同情,但他做的更多的却是去适应,而不是改变。总之,《在路上》中的女性虽然不是整部书描写的主要对象,但正是因为有了她们的支撑和衬托,书中的男性形象才会如此鲜活。垮掉一代的疯狂和放纵才会如此真实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在路上》的创作本身就是自发性写作的典范。从创作时间看,这部小说应该说是垮掉派的第一部杰作。这部小说,同其他垮掉派作家和诗人的创作一样,明显继承和进一步发扬了惠特曼诗歌传统,突出地表现出“自发性写作”的性质和特点,使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该书具有浓郁的象征主义色彩,这种象征手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人物生活变化的同时,也伴随着季节的变化二例如,在纽约、南方和新奥尔良的时候正值春季,在衣阿华、内布拉斯加、丹佛、内华达、圣路易和印第安纳的时候是秋季,而在布特、北达科他、波特兰和爱达荷的时候就变成了冬季;第二,色彩意象和高度个性化的象征主义;第三,宗教方面的象征主义二在整个故事中,叙述者不断追求的“它”,就是一个典型的追求形象。
《在路上》出版后名列畅销书排行榜,除了1960年代初的迟滞,一直在美国和西欧国家销量稳定。已售出300多万本,在美国、日本、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中国出版发行,被译成25种语言。
这部作品对美国文学影响巨大,作为突破美国战后保守文化、追求个性解放的破冰之作,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从各个方面影响了美国的文化艺术与价值观念。1957年《在路上》出版后,凯鲁亚克一夜成名。美国售出了亿万条牛仔裤和百万台煮咖啡机,并且促使无数青年人踏上了漫游之路。据2007年新闻显示,本书仍以10万册的销量在美国风行。
《在路上》中文版最初以“黄皮书”的形式在中国流传,经过“文革”高潮时期的混乱流落到民间。一批经历过“文革”造反运动的年轻人秘密传阅着这些“黄皮书”,他们甚至手抄了这部几十万字的作品。尽管流传的范围并不大,仅限于北京、上海知青群体中的少部分人,但一些人被书中那些被禁锢的思想和情感所蛊惑。时为知青的芒克、彭刚等人在看了《在路上》后,甚至模仿着离开知青点,去四处流浪。当然,他们很快穷途末路,不得不求助于当地警方,才得以返回。这些人当中包括如北岛、多多、芒克、赵振先等“今天派”群体。
美国批评家吉尔伯特·米尔斯坦:《在路上》将成为“垮掉一代”的迷惘《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