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文化分布于长江中游西段的两岸地区,处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6000-5000年。玉器主要出土于四川巫山县大溪遗址和湖北松滋县桂花树的大溪文化墓地。出土的玉器形体较小,器类有块、璜、璧、环、坠等,均为扁乎状,其中以块、璜的数量为最多。
大溪文化玉器块的形状不十分规整。出土于人的头骨两侧。璜的数量较多,主要有弧形`桥形和半璧形三种。璜的两端有穿孔,半璧形璜外缘刻成连续锯齿状,其装饰手法是大溪文化玉器独具特色的工艺。大溪文化玉器主要用作装饰,有耳饰、项饰和臂饰等。耳饰为块和坠,璜和璧作项饰,悬挂于颈上或胸前,臂饰主要是环。大溪文化玉器的意义在于它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原始文化玉器非常相似,例如大溪文化的弧形璜与薛家岗文化、桥形璜与崧泽文化、半璧形璜与良渚文化等同类器物形状很接近。这为研究史前各文化间玉器风格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玉器的共同性和特殊性以及太溪文化玉器的渊源提供了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