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碧水、奇石、古邑,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调查统计,共有各种动物20余科近250余种,各种植物100余科近500余种。另外,区内还有丰富的“吕梁奇石”资源,因其浑厚苍劲、气势磅礴的造型,深受奇石收藏者的追捧。
区内历史文化悠久,古迹众多,有古庙、遗址、古碑刻等。宋代王应麟所著《通鉴地理通释》中写道:“泗水至吕县,积石为梁,故号吕梁。”位置即在今铜山区伊庄镇吕梁村。历史上,黄河改道流经徐州,著名险滩吕梁洪便在吕梁山下。春秋时期,孔子曾驻足吕梁洪边,目睹“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的壮观景象,留下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千古名句。
吕梁山风景区拥有多处旅游景点,尤以十一个景点闻名遐迩,即茫茫林海、古庙遗址、二郎玉山神石、天然溶洞、鳌卧沙丘、峰山观洪、吕梁山烈士亭、凤冠山古碑刻、吕梁奇石、平湖荡舟、南山桃园。
茫茫林海
该区峰峦起伏,林相整齐,侧柏林、针阔混交林加之较多的天然树种和野生灌木花草形成一个天然花园。登高远眺,林海茫茫一望无际,松涛呼啸,极为壮观。
古庙遗址
南宋期间,这里的庙宇自成体系,烟火鼎盛,以洞山白云亭为主体。山前有南天门,山后有后山庙,左右亦有配套建筑,“看山跑死马,三天吃完一场米”的传说,证实了庙宇之大、僧人之多。至今尚存古庙遗址和上山的步道及一段靠山碑等遗物。
二郎玉山神石
二郎玉山神石乃“二郎担山赶太阳”所遗神石,该石位于吕梁风景旅游区的卢套村。这里群山逶迤,青岭叠翠。城山、广山、鳌呼山,三山鼎立。三座山头相隔不足百步,成拥抱状,俗称三山抱头。民谣说:“三山抱头,不出阁老出王侯。”是民间传说中的一块风水宝地。
二郎玉山神石为两块,一立一卧,各重约千斤,间隔一个扁担的距离。两石原存于卢套塘土山东一片鹅卵石中,后迁于二郎玉山神石八角亭内。
二郎玉山神石八角亭内供奉二郎显圣真君杨戬神像,神像为高级香樟木雕刻而成,高2.3米,高大威严,目光炯炯,右手持三尖两刃刀。神像左右一立一卧两块巨石、即二郎玉山神石,石上有明显绳勒痕迹。
当代著名诗人徐书信赋诗赞曰:“劈山救母孝为先,伐纣安良列上贤。性傲归来梅岭处,心高退隐灌江边。不攀天眷蟠桃贵,只羡乡邻藜蕨鲜。危难生灵呼圣号,二郎神武正身悬。”对二郎神杨戬刚正不阿,无欲则刚的性格做了更加深刻的刻画。
天然溶洞
洞山因此洞而得名,该洞开发于唐代。到清末,还有许多游人来此游览。因年久失修,洞门已被封闭。此洞分为上、中、下三层。下层有地下河,终年流滴不息,七十年代解放军某部来此修筑防空洞,施工中挖到其洞,使周围百姓又一次目睹了洞内奇观。
鳌卧沙丘
该区圣人窝腹地有一眼和尚泉,终年长流不息,形成一条小溪。溪旁土丘上卧着一块鳌形巨石,酷似鳌鱼,此地又称鳌盖。传说东海一只金鳌来白云寺朝拜,因贪览此壮丽景观,甘愿化作巨石一块。
吕梁山烈士亭
在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中,这里曾是重要的战场,军民一道歼灭敌匪军,解放后铜山县人民政府在此修建了吕梁山烈士亭,以纪念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此亭坐落于吕梁山巅,背靠群山面向故黄河,风景秀丽,游人不断。
凤冠山古碑刻
山上至今还存有著名书法家文征明书写的“疏凿吕梁洪记”碑和岳飞的“送紫砦张先生伐”诗碑。
南山桃园
此区野生果木繁多,加上近年来,拓植水蜜桃园、杏园、李子园。每到春季,桃花盛开于绿树林间,使茫茫林海显得色调鲜明活泼。
吕梁湖(原名铜山区崔贺庄水库),为江苏省级水利风景区,现已与江苏重点旅游区天目湖嫡接秭妹。吕梁湖是一个人工湖,面积11000亩,两旁群山拥抱,一面与故黄河道相连,是故黄河道上的一颗明珠,四季飞鸟翩翩,湖面绿水如镜,倒映着两旁的青山,驾一叶小舟漂荡于湖面更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春秋时期,孔子曾驻足吕梁洪边,目睹“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的壮观景象,留下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千古名句。站在山顶,举目远眺,美不胜举。
八大碗、鸡鸣客栈、 扒猪脸 、徐州把子肉、剁椒鱼头 、释家菜 。
吕梁奇石
主产伊庄镇白楼村一带山区,早在《禹贡》中、就有徐州上贡“泗滨浮馨”的记录,另据《枸橼扁》载“泗水之滨多美石”,由于受自然风化,形成不规则而排列有序的竖形洞穴,少则一二层,多则七八层,颜色如烧香黄土般,也有象形、泗滨浮馨,方解,殷红,白纹等品种,吕梁石因其浑厚苍劲,气势磅礴的造型,深受奇石收藏的追捧,目前吕梁石已打入国际市场,成为一些奇石收藏家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