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闽浙接壤处的锦屏村,原称“遂应场”“吴家山”,后因村对面的南屏山如孔雀开屏,遂改名为“锦屏村”。一条乐平溪迢迢流淌穿村而过,溪面平缓,波光粼粼。清澈溪水中,鱼儿、鹅卵石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金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横跨溪上,方方正正的石条错落有致,任凭溪水冲击、风雨侵蚀,依然沉稳坚固。溪边草木葱郁娇嫩,小鸭时不时咀嚼着,浣衣的村姑千娇百媚。溪水那边,一幢幢明清古建筑黄墙黑瓦,倒映水中,展出烟水淡淡的泼墨画意。
徒步来到村西南的凤山,一座水尾廊桥飞虹贯岸,上面至今保留着“总路线万岁”“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等标语,将人们带入当年的社会生活氛围。据县志记载,这座廊桥建于清咸丰年间,是闽北通往浙南、政和通往寿宁和闽东的茶盐古道上的枢纽。
水尾廊桥边兀立着一座状元亭,三檐六角,莲柱倒悬。亭台四周柳杉丛出,苍苍郁郁。其中一棵杉树高49.8米,主干胸围5.1米,据传为五代后周谏议大夫吴十七所栽,至今已千余年树龄。村民许承周说,相传古时,村里一青年考中状元,官府差人来村报信却找不着此人,正准备打道回府时,看见廊桥边有位读书人,向前询问,不料其见人就跑,到了杉树旁突然消失。报信人端详杉木,联想到状元名“三木”,恍然大悟,原来这状元便是此棵杉木幻化而成。故事传开,村民便称此树为“状元杉王”,并在树旁设龛,每逢子女考试、茶市开市,便从四面八方聚集桥上,摆供品,点香火,虔诚祭祀祈福。
从水尾廊桥步行5000米,有一棵500多年树龄的古柳杉,村民称其为“千手观音”。该树990根枝条盘根错节,似千手平直舒展,俨然如庙堂中千手观音的模样,令人惊叹。
回村路上,一株野生茶树蓊郁勃发,乃仙岩古茶树,有400多年树龄。政和工夫茶传承人叶功园介绍,政和工夫红茶便发源此处。人们以“村姑的自然品质、公主的身价”形容锦屏茶,其茶产业繁荣时期,村里共有12家茶行,年制茶万箱,远销港澳地区和俄美德等国。
景区内有政和最高峰香炉尖、高山草甸、野生云景杜鹃林、南屏山原始林、华东最高杉木王、千手观音柳、古银杏、乐溪峡谷、虎头际瀑布等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古民居、老茶楼、古廊桥、茶马古道、古隘口、古茶树、古银洞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因涧水澄澈碧绿,锦屏被人们形象的成为“小九寨沟”,更被誉为“翡翠锦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