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
1998-2001,美国麻省Viacell Inc.公司,分子生物学主任。
1997-1998,美国麻省Antigen Express,Inc.公司,免疫生物系部主任。
1995-1997,美国纽约大学医学中心Skirball Institute,博士后研究。
1989-1995,美国UCLA大学,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
1984-1987,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
1980-1984,武汉大学生物学系,学士学位。
自2000年9月受聘以来,邓宏魁博士在生命科学学院建立了细胞分化与干细胞研究室。
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体巨噬细胞所需的共受体CCR5,此项成就是这一领域的重大突破(该论文发表在Nature 381,1996,第1作者,已被引用3000余次);建立了表达克隆基因的新方法,并克隆了2个趋化因子的受体基因,发现这两个受体可以介导HIV病毒感染人体细胞(Nature 388,1997,第1作者);最近从基质细胞的cDNA文库中克隆了人体血液干细胞体外扩增所需的分化抑制因子。先后申报4项专利,发表学术论文15篇,SCI检索被引用4000余次。2013年7月18日,Science杂志(Science Express)刊登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教授和赵扬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革命性的研究成果——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该成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实现体细胞重编程的途径,给未来应用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带来了新的可能。邓宏魁教授1995年获美国UCLA免疫学博士学位,后于纽约大学DAN LITTERMAN院士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曾发现了HIV的病毒受体CCR5(NATURE 1996,1997,文章引用2000余次)。
2019年9月11日,邓宏魁等国内多名生命科学、医学学者在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新研究显示:利用CRISPR/Cas9技术,科学家对人造血干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基因编辑后的干细胞在动物模型中可长期稳定重建造血系统,并且其产生的外周血细胞具有抵御艾滋和白血病能力。“中国科研人员首次完成了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患者。此次研究成果,利用CRISPR基因编辑可能实现“功能性治愈艾滋病”,本质上汲取了当今国内外防治艾滋病的成果,也利用了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取得了治疗艾滋病的突破。但这项成果并不是彻底治愈了艾滋病,而可能是对个别病例的功能性治愈。即便如此,该疗法的意义也堪称巨大,是一种创新型的突破。
研究重点:如何通过调控细胞命运获得多潜能干细胞和各种功能性细胞。生命的本质是化学过程,化学小分子调控细胞命运理论上是最有效的方式。建立了化学小分子调控细胞命运的技术手段,利用化学小分子将小鼠体细胞诱导成为多潜能干细胞和功能性神经元,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细胞命运决定和转变机制,而且为未来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带来新的可能。利用化学小分子首次在体外建立了具有全能性特征的干细胞(EPS细胞),该细胞具有更强的发育潜能,为体外制备各种功能成熟的细胞类型提供了更好的来源。我们将利用EPS细胞通过定向分化制备功能性的血液细胞、胰岛细胞、肝脏细胞,并结合基因编辑技术制备新型抗肿瘤的CAR-T细胞,为治疗重大疾病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2019年12月17日,英国《自然》杂志发布2019年全球十大科学人物,中国北京大学的邓宏魁教授凭借在人类干细胞基因编辑领域取得的成果入选。
1995 Aaron Diamond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2000 Cheung Kong Scholarship
2001 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
2005 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Grand Challenge Grant
2006 Lilly-Asian Scientific Excellence Award
2010 Sanofi-Aventis / Cell Research Outstanding Paper Award
2013 Wuxi PharmaTech Life Scienc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Awards
2014 谭家帧生命科学成就奖
2015 Innovation Award,CSSCR-Leica
2017 WuJieping-Paul Janssen Medical & Pharmaceutical 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