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工程于1997年截流,2001年底竣工。小浪底位于河南省济源西南3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上距三门峡水库130公里,下距郑州花园口115公里,是黄河干流三门峡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小浪底水库位于穿越中条山、王屋山的晋豫黄河峡谷中,库区全长130公里,总面积272平方公里。小浪底大坝截流后,晋豫黄河峡谷与库区的西霞湖、大坝湿地公园、张岭半岛度假区、黄河三峡等20多个风景点及雄伟的水库大坝交相辉映,形成湖光山色、千岛星布、“高峡出平湖”的自然景观,使得小浪底水库同时成为由山水自然风光和水利工程组成的大型旅游区。
小浪底水库内大量的半岛、孤岛、险峰,使自然景观近有曲折蜿蜒的河湾,远有烟色浩淼的湖面。从码头登舟,击水搏浪,出入高峡平湖,观赏沿岸山水风光,尽情领略母亲河的风采,以景观上的美、幽、奇、胜、典满足人们高尚的享受和回归自然的追求,在风格上既有田园风情的古朴典雅,又有现代时尚的豪华气魄。
黄河三峡是小浪底与王屋山所孕育的精华,位于小浪底水库大坝上游20公里处,总面积40平方公里,是小浪底风景区的精华所在。八里胡同位于黄河中下游较窄处,两岸断壁如削,中间河水奔涌,三条峡谷各具风采:孤山峡鬼斧神工,千仞壁立;龙凤峡盘龙走蛇,曲折迂回;大峪峡开阔舒展,气象万千。特别是九蹬莲花栈,九蹬九级,次第升高,望之若莲花盛开,似出水芙蓉,号称“鲧山禹斧”。
小浪底水库截流后,已经吸引了大量慕名而来的观光游客,他们对壮美秀丽的景色赞叹不已,将小浪底誉为“小千岛湖”,认为小浪底集三峡之险与漓江之秀于一体,必将成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游览小浪底,可以由山西、河南两侧进入景区。小浪底库区总面积272平方公里,涉及山西的垣曲、夏县、平陆三个县,其中,垣曲县正位于水库回水区中段,水域面积占到库区总面积的60%。
小浪底工程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调水调沙库容10.5亿立方米,死库容75.5亿立方米,有效库容51.0亿立方米。小浪底工程的开发目标是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等。
旺季3月1日——10月31日 门票60/元 半价30/元
淡季11月1日——次年2月底 门票40/元半价20/元
享受半价门票对象:
1、60岁以上70岁以下老人持有效证件购半价门票。
2、省级以上劳模、省级以上优秀教师,持有效证件购半价门票。
3、在校学生凭学生证,1.2米以上的儿童,持有效证件购半价门票。
享受免票对象:
1、70岁以上老年人持有效证件免购门票。
2、现役军人、离休干部、一级劳模、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免购门票。
3、持记者证的记者、导游、身高1.2米以下儿童免门票。
一日游
五龙口景区——小浪底
王屋山景区——小浪底
九里沟景区——小浪底
银河峡景区——小浪底
两日游
小浪底——济源城区——济源王屋山——焦作
小浪底——郑州花园口——开封市
路线推荐
济源市区-小浪底专用线-小浪底风景区
A:连霍高速转二广高速、吉利孟州站下,向正西直至景区。
B:郑焦高速转长济高速、济源东站下,走小浪底专用线直至景区。
C:济运高速、济晋高速均从济源南站下,走小浪底专用线直至景区。
三门峡水电站工程的失败,主要表现在其原始设计的主要目的没有能够实现。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坝抬高水位后降低了流速,加速上游淤积,从而加剧了上游渭河地区的水灾。黄河小浪底大坝工程又是黄河三门峡工程失败后的补救。
小浪底工程的设计和调度仍然充分汲取了三门峡工程的经验教训。三门峡工程在泥沙问题上的一贯经验教训是对上游水土保持拦沙作用估计过分乐观,预计的入库泥沙量偏低。在三门峡工程论证时,对入库泥沙量就不考虑上游水土保持和水库的作用。三门峡工程的第二个教训是在多沙河流上的水库,不能采用高水位蓄水运行方式,而采用“蓄清排浑”的方式,在汛期低水位时,建筑物要有足够的泄洪排沙能力。三峡工程汲取了这个重要经验,汛期运行水位控制在145米,比正常蓄水位低30米,同时大坝在较低高程设置了大量泄水建筑物,在水位为145米时的泄流能力可达64200立方米/秒,使汛期水库基本处于畅泻状态,可大大减少泥沙在水库的淤积。水库蓄水选择在汛后10月,个别年份还要延长到11月。三门峡工程的第三个经验教训是没有处理好水库末端渭河河谷的淤积问题。三峡水库在泥沙量大的汛期在145米运行,水库末端在涪凌的蔺县附近,水库基本保持天然河道状态,重庆港区则处于天然河道畅泻状态。
小浪底水利工程枢纽风景区在清淤、防洪、泄洪和发电的基础之上,逐步发展为实用与旅游相结合的旅游胜地。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旅游规划首先是从水利风景区资源的角度,将小浪底定位于一个主题型的风景区是合乎逻辑的,旅游规划项目组本着水利风景区应体现水利工程文化特色的规划理念,在规划过程中把握这一特色对于旅游产品、景区形象、建筑风格、配套设施等要素的指导和统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