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英 ,不满周岁父亲身亡,7岁时母亲离世。她自小学习剪纸,启蒙于做细木工的父亲留下来的木雕图案和母亲留下的绣品。20岁开始卖花样糊口,“文革”时因“破四旧”而停剪。“文革”后重拾旧业,风格趋向淳朴豪放,题材也更加广泛。
她一生坎坷辛劳,一辈子没有走出过新沂,却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王桂英一生从事剪纸,虽不识字但在日常繁重的田野劳作和操持家务之余,用她的神来之剪记录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生活以及苏北农民的淳朴和豪放。其作品风格独特,质朴平实,全部源自于普通百姓生活的创意,用她自己的话说“花无正枝,铰无定规,铰心里想的,眼前过的”“我铰的是生活”。1995年,她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3年被江苏省文化厅评为特色文化明星。现为江苏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2001年12月电视台纪实频道跟踪一年拍摄名为《干妈》的记录片。其作品在《北京周报》、《艺术状态》、《江苏书刊》、《中国农民报》等多家报刊发表,其中《说书》、《爆米花》、《农家》等15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01年在徐州博物馆举办《四季—民间艺术家王桂英的 生活与艺术》展。2002年在上海杰.画廊举办《王桂英剪纸艺术》展。2007年的《国粹》艺术季刊杂志第5期又专门介绍了王桂英的剪纸。
王桂英的剪纸,从风格上看属于北方一派,与南方流派的严谨、细腻、精致相比,她的剪纸线条粗犷、造型古拙、构思奇特而不拘泥于传统。她更多地采用了写意手法,不追求形似,以简约的刀法表达了她心目中的生活。她的剪纸没有固定的章法,率性而为,“花无正枝,铰无定规”(王桂英语),因此,她的作品往往构思巧妙、独到,险中求胜。比如《鸡》这幅作品,一只鸡她剪了三只头伸向不同的方向。有观众感到很诧异,就问她:一只鸡怎么会有三只头?王桂英用浓重的乡音回答道:“鸡吃食时不就这样么!”她将鸡吃食时左顾右盼的神态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使画面增添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难怪一些外国观众看后大为惊叹: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农村妇女在传统的手工艺术作品中竟表现出了超现实主义的内容。这幅作品相继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上发表介绍,深受国外读者的好评和喜爱。
王桂英不识字,但艰苦的生活环境和长期的生产劳动养成了她淳朴、善良的品性。这样的品性反映在她的剪纸作品中,就使她的作品充满了纯真,充满了情趣,充满了生动、鲜活的田野气息。她将自己的情感,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剪进了作品中,剪纸成了她的精神寄托。她指着《摘辣椒》这幅作品说:“看这红红的一片,心口就暖了。”
王桂英还习惯一边剪纸一边唱着自己编的《剪纸歌》:
你别摸我这把剪子,
我这把剪子
能剪龙、能剪凤,
能剪老鼠生儿会打洞。
能剪山、能剪水,
剪个鸭子扁扁嘴。
能剪鸡、能剪鹅,
剪个鲤鱼跳天河。
能剪猪、能剪羊,
生产劳动我都剪上。
最后剪一个万年青,青万年,
遇上花草我都剪全……
王桂英的作品除了反映她所熟悉的生活外,神话故事、戏曲人物、民间传说也是她经常表现的题材。她往往用一组系列画面来反映故事内容,画面生动形象,想象力丰富,充满了幽默,充满了机智,充满了快乐,让人看了回味无穷。
1995年,王桂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她的5幅剪纸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有多幅作品被介绍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春节后,经上海电视台及江苏有关单位的组织,王桂英个人剪纸艺术展在上海一家画廊展出,并出版了她的个人剪纸作品集。2002年年底,上海电视台以王桂英为原型拍摄的新闻纪实片《母亲》,在亚洲电视艺术展中获了奖。
王桂英每天忙完了农活和家务都要拿起剪刀剪上一会儿,一天不摸剪刀她就会感到不舒服。她不但自己剪,而且还经常被当地学校请去教学生们剪纸。就连她那年幼的孙子也整天拿着一把剪刀跟在她的屁股后面,缠着奶奶教他剪纸呢!
2001年,王桂英的老伴突然去世了,她经受了人生中又一次痛苦的打击。但有孝顺的儿孙伴着她,有她热爱的剪纸伴着她,她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孤独。
王桂英说:“我会一直铰下去的,除非我拿不起剪刀了。”
徐州剪纸,作为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广泛分布于邳州、新沂、沛县、丰县、云龙区、鼓楼区、泉山区、贾汪区等地,尤其集中分布于邳州市大部分乡镇、新沂市合沟镇及沛县敬安镇。徐州剪纸的形式大致可分为装饰剪纸(窗花、顶棚、盆花、枕花、帐花、灯花等)、绣花纹样(鞋花面等)、特种剪纸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其内容也正由传统的表现手法转为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新时代精神风貌的各类剪纸新作,使内容更加广泛,如:收割、养殖、运输、建筑等生活场景,也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戏剧人物等。 (姚付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