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网湖湿地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特别是东方白鹳、黑鹳、白鹤3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小天鹅、白额雁、白头鹞、灰鹤等29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及鸿雁的栖息地;冬候鸟和夏候鸟的栖息繁殖地以及中华绢丝丽蚌天然养殖区。
湖泊
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主要由网湖和朱婆湖组成,核心区四周中小型湖泊星罗棋布,东有王港湖、杨赛湖和新湖,南边从东到西依次有夹节湖、大坡湖、小坡湖、神灵湖、吴家晒湖、下羊湖、小赛湖、绒湖、牛湖、下西湖、中西湖和朱家义湖,西北有赛桥湖、道士湖和下司湖,紧靠良荐湖,北有碧山湖。在西边的缓冲区还有红星塘和东风塘,宝塔湖、和十里湖内的精养鱼池众多,区外还有石灰赛湖等湖泊群。
水系
按天然分水,保护区隶属富河水系,直接承受周边河流来水。主要有四大河流,即富河、良荐河、樟桥河和清江河。
富水:从保护区中央穿过流入长江,发源于通山、崇阳、修水县交界处三界尖通山一侧,汇于富水水库,从富水起至富池口入长江,全长196公里,总落差613m,河宽从堤岸到堤岸,最宽处约1000m,最窄处为300m左右。
长乐源河:进保护区为良荐河,总长38.2公里,流域面积293.3平方公里,在保护区内长15km,发源于锡瓶山、父子山南麓,流经三宫殿、石家大桥、潘家大桥处,于柏树下、喉咙嘴之间入良荐湖,复往东入赛桥湖,会盛家嘴与碧山湖来水后,出赛桥口入网湖,又接纳向录张、大众山、黄金山方向的来水,往南汇入网湖,出富河。
樟桥河:发源于瑞昌市大德垴,入阳新境后,称干港,流经皮家山、樟桥、港下垅后,在黄桥畈北纳瑞昌市下湾来水,再经小坡塘、夹节湖入朱婆湖。
清江河:又名冷水源河,发源于瑞昌市境内,流经何月朗、外仓下等处,接纳杨柳井、大沿冲方向来水,过湖田畈、石田驿后,过牛湖,入绒湖,至龙下水处入富河。
网湖
网湖总面积7265hm²,网湖水系总承雨面积70000hm²。为保护区的核心区之一。每年夏季,网湖受长江涨水,富河洪水的顶托或倒灌和降水内渍,由于降水内渍和江洪倒灌,网湖地区的沟渠河道便和湖区连成一片汪洋,面积可达6801.47hm²(水深6-7m),据阳新县水文站测定,网湖最高水位为22.5m,最低水位为13.2m,平均水位15.5m,平均水深3.51m。而在秋、冬及早春枯水季节,随着湖水排河,部分地方露出地表,水面约3800hm²(水深0.5-3m)的水面(占平水期湖水面积的74%),其余部分则形成了大片的泥泞沼泽草甸,构成了浅湖-沼泽-草甸、丘陵相连续的湿地生态系统。网湖承雨面积35000hm²,湖泊容量为27300万立方米,占阳新县主要水系地表水资源总量(230000万立方米)的10%,不含年过境客水量160000万立方米。
富河水系湖泊众多,在分洪道两岸现有网湖、朱婆湖未被围垦成农田,仍为常年积水湖泊群。建国初期,当网湖水位21.5m时,湖泊连接五里湖、十里湖、牧羊湖、百煞湖等百十来个湖泊,总面积为400多km²,相应容积5亿立方米,湖底高程7.3m;朱婆湖水位20m时,湖泊面积为18km²,湖底高程12.3m;赛桥湖水位21m时,湖泊面积为3.3km²。到80年代,保持与建国初期相差无几。2001年调查统计,网湖在枯水期,水位15m时,水深0.7m,湖泊面积4.3km²;在丰水期,水位24m时,水深7m,湖泊面积20km²;在平水期,水位22m时,水深3m,湖泊面积12.15km²。石灰寨湖在枯水期,水位15m时,水深1m,湖泊面积4.3km²;在丰水期,水位24m时,水深5m,湖泊面积15.3km²;在平水期,水位23m时,水深2m,湖泊面积3.3km²。绒湖在枯水期,水位20m时,水深1m,湖泊面积1.7km²;在丰水期,水位24m时,水深5m,湖泊面积3km²;在平水期,水位22m时,水深3m,湖泊面积1km²。
水质
从总体看来,湖泊水体理化性质基本与天然状态下一致,湖泊水质良好,水体透明度1.3m,pH值在6.3--6.8之间,电导率波动在220-309微西门子/cm之间,溶氧量变动在7.2--12.3mg/1之间,平均为9.27mg/l,化学耗氧量为7.50mg/l,矿化度在146--240.67mg/l之间,平均为189.52 mg/l。
湖北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幕阜山脉向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系富河与长江交汇处的汇水区,主要由网湖、朱婆湖、宝塔湖、绒湖、赛桥湖、良荐湖、石灰赛湖、下羊湖等湖泊组成。地貌上属于泥砂沉积形成的永久性内陆淡水湖泊,组成物质为河湖沉积物,系因地质运动、泥砂沉积,经围堤改造而形成。湖泊湖底海拔为7.3m。解放以前,每逢泛水季节,湖面周逾百余里,秋冬之际,水位下落,各湖始分,统称为泛区水系。建国后,由于泛水区修筑堤坝、围湖造田等活动,各湖便形成封闭型水体,水陆面积相对稳定。网湖、朱婆湖和绒湖三湖紧紧相连,仅一河堤之隔,湖水经富河汇合流入长江。
网湖南面为石灰质构造的低山,沿湖岸分布,最高海拔为439.5m。地质地层由奥陶系寒武纪形成,属宝塔组,为浅灰色,中厚层龟裂纹灰岩与泥质灰岩,或与生物碎屑灰岩互层。网湖北面为砂页岩、砾岩、第四纪红土,由山地侵蚀堆积形成的丘陵岗地,按长条形土岗和宽窄不等的沟坳相间排列,呈树枝状向湖心倾斜延伸,形成岬湾形湖岸,最高海拔为355m。
整个保护区形成南北高,东西低的峡状湖区。保护区地层从寒武系中一上统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其中以古生界较发育。中生界以下三选统大冶群为主,常与古生界地层相伴出露,组成向斜构造轴部。
寒武系为最老地层。只有中一上统出露,由一套海相含镁碳酸岩盐组成。分布富水-凤凰咀一带。按岩性可划分为三个岩性段。寒武系有可供炼金属镁及作熔剂用的白云岩矿床(点)及蚀变型金矿点。区内奥陶系发育比较完整,出露面积小,但露头良好,层序清楚,并与寒武系相伴出露.组成背斜翼部地层。奥陶系有蚀变型金、铜等矿(化)点和石灰岩矿产分布。志留系地层是区内分布较广的一个地层单位,出露于富水等地区,多呈东西走向,组成背斜的轴部及翼部.在地貌上多形成低山、丘陵或垅岗地形。志留系中统底部有磷矿点分布,泥盒系常与志留系地层相伴出露,多呈条带状延伸,为一套河流相碎屑沉积,主要由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石英岩状砂岩及不稳定的石英砾岩组成。石炭系地层一般露头较好,化石丰富。二迭系在区内二迭系分布较广,出露良好,含有煤及硫铁矿地层。三迭系地层在区内分布较广,表现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地层,有白云岩、石灰岩矿产分布.侏罗系和第三系-白垩系地层分布较小,露头孤零。第四系在保护区内分布较广,为一套坡积、冲积和冲洪积的松散堆积物。按其成因类型包括残坡积、冲积、洪积、湖积冲积类型。
湖北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处于长江中下游南岸,长江与富水交汇的三角地带。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境内,地处东径115°14′00″至115°25′42″、北纬29°45′11″至29°56′38″之间,东连富池镇而临长江,与武穴市隔江相望;南接枫林镇和木港镇,与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县接壤;西邻兴国镇,紧挨县城城区;北与综合管理区、陶港镇和半壁山管理区接壤。总面积20495hm²。
1999年,网湖湿地被列入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为华中重要湿地。
2001年6月25日,阳新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县级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2004年3月13日,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批准升级为市级自然保护区。
2004年8月8日,黄石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黄石市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06年8月2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网湖湿地升级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网湖湿地地处华中湖泊湿地群,是典型的具有湖泊、沼泽和森林的复合生态系统,又是热带向寒带过渡的地带,是东西、南北物种的集汇区。网湖湿地是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植物区系重要的交汇地区,植物分布上具有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的各类植物。
网湖湿地分布有丰富的极危、濒危、易危物种和国家Ⅰ、II级保护动物。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兽类有穿山甲、水獭2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的有1种、附录III有1种;有国家I级保护鸟类有东方白鹳、黑鹳、白鹤3种,国家II级保护鸟类有小天鹅、白琵鹭、白头鹞、鸳鸯等27种。省级保护鸟类有豆雁、小白额雁、绿头鸭等45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的有2种、附录II的有18种、附录III的鸟类有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种2种、稀有种1种、易危种5种、不定物种1种。东方白鹳、黑鹳、豆雁、小天鹅、白琵鹭、白额雁、鸿雁等种群数量达到或超过了全球飞迁线路上水鸟数量1%的标准,具有国际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