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率天景区位于浙江绍兴会稽山脉,景区由原东晋高僧支遁创建的弥勒庵和宝林峰组成,位于柯桥区(原绍兴县)会稽山大香林风景区宝林山(旧称柯山)峰顶;南毗书法圣地兰亭,东与海天佛国普陀山遥相呼应,西临杭州市区。景区规划面积1300亩,中轴线长达2500米,建筑面积近10万余平方米,由兜率天宫(天上净土)和会稽山龙华寺(人间净土)两大建筑群组成。
景区建筑依《上生经》及《下生经》等经典进行规划,秉持南怀瑾先生“资源集约、道法自然”的规划设计理念:占用较小的土地面积,创造出较大的使用空间。建筑群依山起势,匠心独具,充分的空间利用和合理如法的功能布局,将区区110亩建设用地打造成年可接待300万人次以上的大型佛教文化旅游景区。
2015年12月26日上午,首次示现人间的兜率天宫在绍兴市柯桥区会稽山举行落成庆典暨佛像开光法会,来自海内外的五十余位高僧大德及一千多位社会贤达齐聚会稽山顶兜率天宫,见证这一殊胜的历史时刻。
兜率天宫位于会稽山西北第一高峰宝林峰(海拔321米)峰顶,与龙华寺隔“海”(香水海)相望。兜率天宫背后靠山依山而建的是北方多闻天王露天雕像,雕像内建达摩洞,内供达摩及傅大士论道像。兜率天宫宽99米,长160米,高81米(莲花顶海拔399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为绍兴乃至浙江地区的地标性建筑。
“兜率天”是佛教的宇宙观的欲界第四层天,意为欢喜天,喜足天,是欲界较为殊胜的净土,历代高僧大德都向往往生其佛国净土,如唐玄奘、太虚法师等;其中的兜率天宫内院,是未来佛弥勒菩萨为天人说法的地方。据佛经记载,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从兜率天乘六牙白象来到了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度化众生;弥勒菩萨亦将在其人间因缘成熟后降临人间,度化释迦遗教弟子,将我们这个五浊恶世净化为弥勒人间净土。
兜率天宫建筑从上到下依次为:紫金莲花、观景平台、善法堂及七重宝垣。天宫顶部为堪称“世界之最”的四十八瓣、直径56.7米、高16米的锻铜贴金莲花,莲花内为天宫千人大讲堂。莲花是大乘佛教的象征,也是周边莲花山峰的浓缩。巨型莲花寓意着弥勒菩萨接引持五戒行十善的娑婆世界众生往生兜率净土,同时也代表着佛菩萨脚踩的莲花,莲花上供奉着巨型无相大佛(即“礼佛者心有多大,佛就有多大”)以契合《金刚经》“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之意。莲花下为香客观景台,可遥望杭绍平原及绵延起伏的会稽山脉。观景平台下为高38米的天冠弥勒说法大厅——善法堂,内供世界第一高室内“露天”(穹顶装饰成天空)大佛。善法堂外厅两侧一层为历代往生兜率天的高僧大德佛龛及天宫水陆内堂,二层为佛教八大宗派论坛(佛教会议中心及讲堂)。说法大厅下为宽99米长180米高28米的七重宝垣。宝垣内为佛教艺术博物馆及讲堂等。宝垣外墙雕刻着长达四千余米的诸天罗汉菩萨及佛造像,从上到下依次为八十八佛、释迦成佛图、弥勒成佛图、四大菩萨图、五百罗汉朝弥勒图、诸天图、飞天伎乐天图。宝垣外围配5000米汉白玉精雕栏板,似白云烘托起整个兜率天宫,使人遥望天宫,虚无飘渺;进入天宫,金碧辉煌,震撼人心。
每逢晴朗夜间,位于天宫宝垣山门下的6000平米天宫广场上,一场以天宫为背景,依《弥勒上生经》演绎的大型佛教山水实景情境灯光秀将游人带入如梦似幻的天宫幻境,现代声光电技术的完美融合营造了天宫“佛光、云雾、钟声、鼓声、梵音、佛乐”浑然一体的佛境氛围,呈现了佛经中“莲华上有无量亿光”殊胜景象。
会稽山龙华寺建在香水海南,依山而建,将两个山头南北贯通,雕梁画栋,层层叠叠,清净庄严,气势恢宏;建筑面积达四万多平方米,是国内单体较大的皇家风格的佛教寺院。内有可同时容纳500人的禅堂及斋堂,有僧寮居士寮及上客堂等。龙华寺中轴线自北向南依次建龙华阁(内建藏经楼及法堂),
供龙华树(桂花树)下弥勒成佛像及龙华三会场景露天雕像,左右建药师殿及弥陀殿,形成新的横三世佛殿;卧佛殿(内供汉白玉雕卧佛及十六住世大阿罗汉像);大雄宝殿(内供释迦佛及十大弟子及海岛观音群雕,东西配殿供四大菩萨及祖师伽蓝像);天王殿(内供接引布袋和尚像及韦陀坐姿像和四大天王像;山门(两侧供六米高石雕哼哈二将像);礼佛广场(宽56米长130米);水景照山。从照山到兜率天宫北侧北方多闻天王,形成了长达2500米的中轴线,堪称全国乃至世界之最。建筑风格融合了皇家寺院的大气恢宏和江南园林的婉约灵动,红墙、金瓦组成的礼佛殿堂群与富有江南民居风格的白墙、木柱、黛瓦组成的人居楼阁群相映成趣,移步换景,美轮美奂,彰显了二十一世纪皇家寺院的建筑典范。
会稽山龙华寺精美的佛像造像引领国内佛教造像艺术的较高水准,殿内供奉的诸佛菩萨罗汉造像均出自国家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之手,清净庄严,令礼佛者顿生“恭敬心”、“欢喜心”与“信心”!在佛像造型设计上,秉承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指导思想,庄严、如法、创新,不落传统梏桎(去民间鬼神化色彩),走人间佛教的造像道路以契合当今社会的审美观念及佛像承载的表法意义。如供奉于天王殿,张开双手作欢迎众生状的接引布袋和尚像,寓意佛教将一改以往隐遁山林、随缘度化的被动弘法为主动入世弘法,要带领众生积极投身社会建设,共建小康家园及人间净土。
大交通
(1)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乘机场大巴到柯桥区金昌商务大厦门口(乘坐88路到服装市场轻纺汽车站)——乘坐812或823路到达大香林公交站——乘坐景区大巴到达兜率天景区。
(2)高铁绍兴北:
1、乘818直达大香林公交站——乘坐景区大巴到达兜率天景区。
2、乘808路到服装市场轻纺城汽车站——乘坐812或823路到达大香林公交站——乘坐景区大巴到达兜率天景区。
自驾车
(1)沪昆高速杭州绕城G25 01柯桥西(杨汛桥)出口下,沿杭金衢高速绍兴连接线直行,后转杨绍线大香林绍兴方向直行,到香林大道路口右转2公里到达。
(2)杭甬高速G92柯桥北出口下,沿金柯桥大道直行到十字路口看到限高右转弯,直行过两个红绿灯左转弯,直行可以看到景区的指示牌。绍兴方向走杨绍线(104国道、胜利西路请转杨绍线),到香林大道路口左转2公里到达。
(3)绍兴方向请走杨绍线(104国道、胜利西路请转杨绍线),到香林大道路口左转2公里到达。
公交车
(1)绍兴市区:177路直达
(2)柯桥区:818直达,808路转乘812路或823路
兜率天景区地处绍兴市柯桥区——浙江省绍兴市北部富庶的宁绍平原,东距绍兴市13公里、东方大港宁波106公里,西距人间天堂杭州50公里,北至东方明珠上海185公里。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降水时间分布季节性明显。属于东亚季风区,季风气候显著。年平均气温17.0℃,年平均降雨量1469.8mm,年平均相对湿度78.9%。
兜率天景区位于会稽山脉西端,北濒海,故呈西面高、东北低的阶梯形地势,山脉、平原、海岸兼有,山丘与平原间界线明显。西南部为低山丘陵河谷区,占柯桥区总面积约51%,中北部为水网平原区,占柯桥区总面积约30%,平均海拔6-7米,偶有孤山、残丘分布其间,其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史称山会平原。东北部为滨海平原区,占柯桥区总面积11%,海拔5米左右,系淤涨型滩涂,地势平坦。
会稽山:原名茅山,亦称亩山,是中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之一,是中国五镇名山中的南镇,其地处浙江省中东部,西南-东北走向,主脉在绍兴地区的绍兴县(现柯桥区)、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和东阳市,其山脉东西约100多公里,主峰高700米,山虽不高,但名人辈出,久负盛名。
恢复重建的弥勒圣境原址,由原弥勒庵和兜率峰组成,位于柯桥区(原绍兴县)会稽山大香林风景区宝林山(旧称柯山)峰顶,始建于东晋永和十年(354),由高僧支遁所创。据清《嘉庆山阴县志》记载,早在东晋时期,由于政局动荡,战争频繁,一些社会上层名流、高僧不断地从北向南迁徙,相继避世江东。高僧支遁(313~366),字道林,陈留人(今河南开封市南)。其家世代信佛,他自幼读经,25岁时出家,精于《般若经》及净土思想。他与谢安、王羲之、孙绰、许询等名士交游,以好谈玄理而闻名当世。据清《嘉庆山阴县志》记载,支遁在会稽山支脉柯山附近鹫峰寺立道场,而且,还对弥勒经典作了大量翻译和广泛传播,并写下了著名的《弥勒赞》。后支遁依弥勒上生经和下生经描述,在会稽山脉西端柯山峰顶建龙华寺修行弘法,并首创《众僧集仪度》来管理丛林(后百丈怀海依此建丛林清规)。据清《嘉庆山阴县志》记载,绍兴先贤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龙华寺寻访支遁公,探讨弥勒信仰。据《法苑珠林》卷十六记载,东晋戴颙,依据梦告造立弥勒像,后安置于会稽山龙华寺(现该像原貌已不可考)。所以说,我国较早的弥勒造像就立于绍兴会稽山龙华寺,会稽山是弥勒信仰的发祥地。
另据史书记载,太建元年(公元596年),嵩头陀(禅宗开山祖师达摩)于柯山灵岩寺入灭。傅(弥勒化身傅大士)曰:嵩公兜率待我,不可留也,四月二十四日趺坐而终。临终前曾对弟子说:“我从第四天来,为度汝等,次补释迦。”可见,晋时会稽山地区就是弥勒信仰的中心,这还可从现在遗存的新昌晋代弥勒石佛和绍兴柯岩五代弥勒石佛,及中国历史上两位弥勒化身——南北朝时期会稽山西南地区义乌傅大士和五代时期会稽山东南地区奉化布袋和尚就可见一斑。
据《绍兴府志》记载,唐代初期,朝廷为龙华寺赐额,会稽山龙华寺由此盛极一时,成为兜率净土信仰的中心和典范。然唐武则天之后到宋代,随着弥陀信仰传入会稽山地区并逐渐兴盛成为了净土信仰的主流,故会稽山龙华寺亦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衰微湮灭。现重兴十方选贤丛林会稽山龙华寺,旨在传承光大支遁开创的会稽山佛教法脉,弘扬包容和谐快乐的弥勒信仰,开创弥勒的人间大同和谐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