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龙泉岩位于汕头市鮀浦境内的桑浦山,是一处明代名胜古迹重建的旅游区。古龙泉慈处于韩江,榕江出海口之桑浦山南麓,背靠桑浦山主峰,面向波涛万顷之南海,四面灵聚汇,八方精华集结,是朝圣旅游之风水宝地。
古龙泉岩慈善园位于汕头市鮀浦境内,是一处明代名胜古迹重建的旅游区。古龙泉慈善园处于韩江,榕江出海口之桑浦山南麓,背靠桑浦山主峰,面向波涛万顷之南海,四面灵聚汇,八方精华集结,是朝圣旅游之风水宝地。千禧龙年落成之大雄宝殿,观音阁,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集千余屏工艺精品,构成大屋架,隐含高品位艺术文化,气势恢宏;殿内安放高达五米余之威严贴金三圣坐佛,及形态各异的菩萨,罗汉。更令游客心旷神怡的是依山登高,凭栏远眺,古龙吐水,望仙古桥,龙潭龟穴等古迹。
汕头龙泉岩位于鮀浦镇北1公里,自宋代起就有文人到此游览吟咏,留下许多石刻。后人在此兴建众多寺庙,故曰龙泉岩。
汕头龙泉岩分上岩和下岩。上岩是天然石洞,巨石盖顶,可容数十人,下岩由人工筑成寺院,今存残迹。岩边还有“紫来岩”、“师贤亭、“翁公书院”等建筑。“翁公书院”传为明嘉靖年间进士、官任兵部尚书的蓬洲人翁万达少时读书处。岩自明代起为游览胜地,留有不少名家墨客诗题和文章。龙泉岩周围,至今仍留有古人题咏石刻。
龙泉岩有古龙吐水。相传,古时有一黄龙受玉帝降旨,为民消除疫灾,卧于岩石之上,口吐涓涓细泉,附近疫灾顿消,从此留下此泉,寺里僧人视为至宝,常年收集在葫芦里,馈送各方施主,教之:“此乃龙涎,可除病驱邪,稚童饮之,健体益智,才思敏捷,妇人饮之,令其所求,生男育女。”
记者获悉,在《汕头市桑浦山龙泉岩片区专项控制规划》中,龙泉岩片区被定位为桑浦山风景区的重要功能片区和旅游龙头板块,汕头市西入口的门户花园和生态屏障。该片区将打造以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为特色,立足于为城市市民和周边地区游客提供生态旅游、礼佛祭祀、革命纪念、休闲康体、地质科普等功能为一体、动静皆宜的市级风景名胜区。
桑浦山龙泉岩风景区是潮汕三市交界处的一块绿色宝地,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众多游客和市民纷至沓来旅游休闲,但由于历史原因,该景区出入通道龙泉岩路长期缺乏规范化管理,导致“脏乱差”现象严重,影响了龙泉岩风景区旅游档次的提升。在“千村整治”行动中,江街道启动了龙泉岩路综合整治行动,使该片区焕然一新。
沿路相关社区居委会建立起定期清扫收集和转运垃圾机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实现了该片区垃圾收集转运的系统化和常态化。同时,做好卫生保洁工作,集中清理沿路垃圾、杂草、牛皮癣等。针对该片区乱摆放、乱吊挂、乱涂乱画等现象,街道又出动力量,做好秩序整顿工作,并集中清理划线规范沿路摊档、停车场等各种经营活动,与中国移动汕头金平分公司合作统一美化沿路停车场,方便了景区游客停放车辆的需要。街道还落实宣传车每日4次进行环保宣传、发放宣传单,提升了周边群众的环保意识。
记者昨天从市城乡规划局获悉:备受关注的《汕头市桑浦山龙泉岩片区专项控制规划》日前获批准实施。按规划,该片区约404.34公顷的范围将建成“清莲圣地”、“生态名山”。
桑浦山素有“粤东第一名山”之美誉,山上奇峰、怪石、异洞、清泉随处可见,人文胜迹荟萃。其中,汕头市辖范围内的龙泉岩片区,位于桑浦东南山麓,景点元素最为丰富、景点分布最为集中、文化底蕴最为深远。
据了解,已获批准实施的龙泉岩片区专项控制规划,东起西快速路,南至大学路和汕头大学北侧,西、北以市界和山脊线为界,总面积约404.34公顷。其中,包括了慈善园、龙泉禅寺、铁林禅寺、清云禅寺、长石古寺、七日红公园等景点。
片区规划将形成“一心、两翼、五轴互补、多区互动”的伞状放射结构。“一心”即为景轴启动中心。规划打通西快速外环和祥云路的联系通道,打造吉祥广场,形成龙泉岩片区各条景区串联轴线的启动中心,并引入高山流水,将广场周围现有的水系贯通整合,构建“行云流水”围合中心广场,整体形态犹如祥云玉带,又如同花萼烘托着花蕊,衬托出“清莲圣地”的主题。“两翼”即景轴启动中心东西两侧的居住旅游文化区与旅游服务区。“五轴互补、多区互动”即以旅游主题相同或相近的景区、景点为节点,以交通线路为串联,点轴式开发推进,形成宗教朝拜、寻根祭祖、革命纪念、农业观光、山地科普这五条各具特色的旅游主题景轴。
同时,根据龙泉岩片区资源和景观的差异性,结合其总体布局的特点,将规划区域划分为游乐活动区、宗教活动区、革命纪念区、接待服务区、度假生活区、农田生态观光区、山林景观区、生态保育区,各区以其不同的建筑及资源特色承担不同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