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的少女知寿只身来到东京投靠远房亲戚——一个寡居多年的老太婆。知寿不想继续上学,只想打发日子般地打工,对她来说生活唯一目标就是把日子过下去。当然,她对自己也有个要求,就是存钱存到一百万日元。
父母离异,和知寿一直生活在一起的母亲终归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对于知寿来说,继父以及母亲离开后的生活,都是难以克服的哀伤;高中毕业,没有合适稳定的工作,没有一个明亮的前程,一个不咸不淡的男朋友一开始看上去就可有可无,身边没有聊得来的朋友,更没有关心她的骨肉亲人。知寿作为一个成年人,终日面对一个古稀老人,对于刚过二十岁生日的知寿来说,其中的尴尬可想而知,尽管舅奶奶无论是看上去还是实际上都是好相处的人,可年轻的知寿无论如何还总是难免带着几分哀伤。她没有为自己的未来发愁,却时常因为乏味的生活而感到愁绪涌上心头。
知寿
高中毕业的少女,从琦玉到东京生活,寄居在七十岁的东京远房亲戚吟子家中。没有合适稳定的工作,没有一个明亮的前程,一个不咸不淡的男朋友一开始看上去就可有可无,身边没有聊得来的朋友,更没有关心她的骨肉亲人。
吟子
知寿的姨奶奶,七十岁独居在东京的老人。一辈子爱猫、养猫,并把所有去世的猫的照片都挂在房间里,它们全部叫“彻罗基”。她深知生命的短暂,于柔弱之中保有坚强乐观的心,经过无数次的“人总是要走的”事实后,最终抵达一种平静。
据日本官方统计,15至34岁的短期雇工在1996年到2004年之间,达到21.4万人。调查也显示,打零工的人收入不稳定,结婚生子的几率大减,这对少子化严重的日本来说是一大警讯。作者青山七惠表示,她之所以写作该作品,是想告诉日本的年轻一代——只要肯迈出第一步,自然会有出路。
写《一个人的好天气》时,青山七惠在旅游公司工作,彼时的她,23岁刚刚大学毕业开始工作。这一年对青山七惠和所有同龄年轻人来说,都是有些矛盾和残酷的日子,这一年他们都适应成为社会人。从大学的气氛中迈向社会,残酷不甘心的心态促成青山七惠创作了该作品。怀着跟过去自己告别的心理,通过《一个人的好天气》告诉对进入社会怀有恐惧心理的年轻人,其实进入社会并不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青山七惠(青山七恵),1983年出生于日本埼玉县熊谷市,毕业于筑波大学图书馆信息专业。2005年,凭借处女作《窗灯》获得第42届日本文艺奖。2007年,以《一个人的好天气》获得第136届芥川奖。2009年,凭借短篇小说《碎片》获得第35届川端康成文学奖。
作品主题
青山七惠以不事雕琢的文风,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名叫知寿的日本“飞特族”(自由职业者)在东京生存的细枝末节,突出表现了存在于日本现代青少年身上的心理问题:崇高理想丧失后精神上的隐形疾病。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知寿是一个普通的“飞特族”(自由职业者)。自由职业者在日本是指没有固定工作的人,也就意味着是没有社会、医疗保障的打散工人群。在日本社会观察家三浦展所著的《下流社会》中,这个人群被很现实地描述成下层阶级,这个下层阶级主导的社会就是一个“下流社会”。作者通过描写这个身处下层阶级的少女“知寿”身上发生的一些生活变故,以及她面对这些时的心情、态度和感受,把一个初入社会的青年应该以何种态度面对社会、人生融入了字里行间。
在青山七惠笔下,没有刻意地制造噱头以满足年轻人对上一代人的反叛,认同的世俗生活跟常人见到和经历的没有什么不同。
创作手法
青山七惠摆脱了小说必须宏大叙事、引人入胜的羁绊,让小说各人在几乎没有甚么情节可言的生活中生活,更让《一个人的好天气》展现着难得一见的干净。但干净不等于空白,剖白不等于自恋。死去的猫咪照片、车站的离合聚散,点到即止的道理、浅酌轻尝的抒情,细节中夹杂着每个人物的呼吸和心跳。
小说的讲述貌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经营,文字貌似轻盈实则沉重如铁,“春、夏、秋、冬、春”这种回环式的篇章结构富有意味,对虚无感的刻画深入肌理。如青山把小说中那些稍嫌冗长的语句去掉,这部小说会更精致一些。
开始的时候,觉得那些对话写得很真实,渐渐地又为作者的观察力,或者说是眼光的准确性感到惊喜。《一个人的好天气》这部作品的“核心”场所是这样设定的:主人公寄宿的房屋“小院篱笆墙对面就是地铁站,中间只隔着一条小路”。
小说一开始就很不经意地介绍了这个小站。之后它又多次出现在与主人公心情相对应的各种场合,就连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结尾也出现了。这个车站的站台,是作者依据自己的眼光和观察力“构筑”的,而且它在整个作品中还具有标志性建筑般的象征意义。主人公以这一场所为媒介,眺望世界,描绘别人眼里的自己。作者并非“有意识地”设定这一场所及其意义的。应该说是凭借直觉捕捉了无意中浮现在脑海里的东西。
一个作家,是要通过磨亮视线,接触从比意识或理性更深一层的领域浮现的东西,并将其掬取来。(日本作家村上龙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