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五针松分布在东经103°00‘,北纬26°56’,海拔2000一2200米的深切割中山上部的东、西坡,30“以上的陡坡上。母岩为玄武岩。土壤系黄红壤,土层厚度由浅薄至深厚层,pH值6-6.5。
巧家五针松,又名五针白皮松,是1992年西南林学院(现西南林业大学)李乡旺教授发表的新种,分布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白鹤滩镇杨家湾村樟木箐和中寨乡付山村徐家湾一条南北走向山脊东西两坡面上部的山坳中,海拔2000~2350m,面积不足0.5km。野生个体35株,其中东坡14株,西坡21株。树龄10至50年,曾经挂果的22株,年均可采球果250个、可采果植株6株,种子2000粒。按照国际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I U C N)1994年通过的濒危物种划分等级,巧家五针松属于“极危(C R)”物种。因其极度濒危,并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1999年被列为国家Ⅰ级保护植物。2002年,药山综合科学考察的专家称其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巧家五针松主根发达,为深根性树种。主干通直,侧枝平展,树冠呈柱状塔形。表皮灰白色,内皮淡黄绿色。幼树树皮光滑,长大后树皮裂成不规则的薄片,逐渐反卷呈棕褐色,脱落后露出淡黄绿色内皮。表皮生有突起的棕黄色皮孔,孔径宽2-3.5毫米。一年生嫩枝黄褐色,长有棕黄色绒毛。冬芽无树脂。巧家五针松的针叶,5 针一束,兼有4’针,稀有3针并存,树脂道3一5个边生。一年生的嫩叶有黄褐色叶鞘,翌年裂成五瓣脱落。
球果呈卵圆或圆锥状卵圆形。长6-8厘米,径4-6厘米。鳞脐背生,凹陷无刺或兼有极短的直刺。中部种鳞近斜长方形,长3.2-3.5厘米,宽1.2-1.5厘米。鳞盾微肥厚隆起呈菱形,横脊明显。球果于翌年11-12月成熟。
五针白皮松极低的遗传多样性可能是由于其在进化历史中遭受了灾难性的地质事件,人为破坏仅仅对它的濒危起加速作用。通过五针白皮松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种间联结性分析,阔叶树种在植被演化过程中的挤压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致濒因素。小种群的遗传漂变、自交衰退在五针白皮松濒危过程中也起了重要作用。两个亚居群遗传变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等位基因的频率而不是等位基因的构成上。这种遗传变异形式对五针白皮松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少量个体的死亡不会影响整个物种的遗传变异水平,但个体数的进一步减少无疑将加强遗传漂变和近交的影响,导致遗传变异的进一步下降,同时增加了随机灾难性事故导致种群灭绝的概率。最小生存种群数量(MVP,minimum viable population)的研究认为,短期存活的种群其有效种群大小不得低于50个个体,五针白皮松现在的天然种群大小(32个个体)已下降到这个数目之下,因此它在短期内的灭绝概率非常高。五针白皮松的种子产量虽然不高,但饱满种子的萌发率非常高(未发表资料),只要管理得当,成苗率也非常高,因此应当大力进行人工育苗并移栽至五针白皮松原生境,尽快使其种群大小恢复到一定的数量,降低灭绝概率和遗传漂变和近交对种群遗传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促进基因重组并使由突变产生的变异在较大的种群中得以保存,增加五针白皮松的遗传多样性。
就地保护
一是建立了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将巧家五针松作为主要保护对象。二是对巧家五针松天然分布生境实行严格管理。即在其分布及天然下种区外围用1.1 米高刺铁丝网隔离封闭,封闭保护面积2340亩,防止牲畜进入该区踩塌和破坏地表,同时减少人为影响。加大对该区的巡护和看管力度,禁止进入该区砍薪找柴和抓搂林下凋落物,且各个体严禁攀爬和修枝。三是加强社区共管共建。在巧家五针松分布社区,对保护该物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破坏该地环境和巧家五针松将产生的严重后果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等进行广泛宣传。在主要路口和醒目地点树立宣传碑2个、警示牌5个。四是2008年云南省特大冰雪冷冻灾害发生后,省政府安排3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野生巧家五针松生境恢复与改造以及宣传、科研监测和人工培育工作。2010年特大干旱灾害时,当地群众与保护区管理工作人员一道背水拯救该物种。开展近地保护。建立近地保护园1个,共种植25亩3000多株。
科学监测
一是从解剖学、细胞学、群落学、生理生态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比较,阐述了巧家五针松的受危表现、濒危机制,提出了保护和发展对策。二是完成巧家五针松珍稀濒危资源植物保护生物学调查研究课题。三是对巧家五针松及其环境进行监测,切实掌握其物候和生长动态,对其天然更新进行调查,以便进一步摸清其生长结实、更新规律,在巧家五针松遭受自然灾害时采取拯救措施。
宣传教育
针对巧家五针松等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保护,组织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上宣传;印刷发放宣传册、宣传折页;举办摄影大赛;组织拍摄《生物多样性保护-云南在行动》和《极小种群保护-云南在行动》宣传片。引起了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社会和公众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