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中英(Prof.Chung—Ying Cheng),1935年11月8日(农历9月29日)诞生于南京,祖籍湖北省阳新县。著名美籍华人学者、世界著名哲学家、著名管理哲学家,C管理理论创立人,被公认为是“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他三位为余英时、刘述先、杜维明)。自1983年起,执教于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现为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
早年师从一代哲学宗师方东美先生,后入哈佛大学,师从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分析哲学大师W.O.蒯因。
1955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获华盛顿大学哲学与逻辑学硕士学位,1963年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成氏是享誉中外的英文《中国哲学季刊》(1973)的创立者和主编、《国际中国哲学学会》(1974)、《国际易经学会》(1985)、《国际儒学联合会》(1993)等国际性学术组织的创立者与首倡者。
作为海外儒学研究代表人物的成中英,长年致力于在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哲学。为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做出了划时代的巨大贡献。
近十年来历任国内与欧美著名大学哲学客座教授、讲座教授,包括台湾大学、北京大学、耶鲁大学、柏林大学、牛津大学等。
作为海外儒学研究代表人物的成中英,长年致力于在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哲学。70年代曾为台大哲学系教授兼主任,自1983年起,执教于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同时兼任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他致力于中国哲学走向世界并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国哲学季刊》的创立者和主编、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国际易经学会、中国哲学高级研究中心、远东高级研究学院等国际性学术组织的创立者和主席,国际中国管理与现代伦理文教基金会的奠基人。创立美国国际东西方大学并兼校董会总监兼任校长,东西方文化中心传播研究所高级顾问、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客座教授、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客座哲学教授,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客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73年在美国檀香山创立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并为《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倡导中国哲学现代化与世界化。
1978年主持“第一届国际中国哲学会议”,致力促进中西哲学的深入交流,弘扬中国思想文化。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长,“中华文化复兴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本体阐释学学会主席,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名誉主席。创办:美国国际东西大学(INTERNATIONAL EAST WEST UNIVERSITY),国际中国哲学学会(现任荣誉会长),国际易经学会(现任主席),兼任英文中国哲学季刊总编辑。为中国哲学发展贡献颇多。
成中英已出版的中文学术专著:
1、《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三民书局(台北),1974年3月
2、《科学知识与人类价值》,三民书局(台北),1974年4月
3、《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5年
4、《知识与价值:和谐,真理与正义的探索》,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6年
5、《中国现代化的哲学省思——「传统」与「现代」理性的结合》(专书),三民书局(台北),1988年
6、《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中国和平出版社(北京),1989年
7、《世纪之交的抉择》,上海知识出版社,1991
8、《文化、伦理与管理》,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1991
9、《中西哲学的会面对话》(专书),文津出版公司(台北),1994
10、《C理论:易经管理哲学》,东大书局(台北),1995
11、《知识与价值——成中英新儒学论著辑要》(论文集,李翔海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1996
12、《论中西哲学精神》,东方出版中心(上海),1996
13、《21世纪:经济竞争力与文明说服力》,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武汉),1996
14、《智慧之光:中国管理哲学的现代应用》,与周翰光合着,中国纺织工业大学出版社(上海)
15、《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修订本),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6、《合内外之道——儒家哲学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北京),2001年
17、《创造和谐》(专书,论文摘录),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2002年
18、《道与心:成中英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2003年
19、《成中英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2005年
20、《从中西互释中挺立: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新定位》,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年
《成中英中文论著编年》
“哲学与科学知识”,载《大华晚报》(台北),12月24-25日
“当代归纳理论中的几个问题”,载《鹅湖月刊》(台北)
“自方法学观点论科学发展基础”,载《新世代》(台北),8月
“近代逻辑的意义内涵及与语言的关系”,载《思与言》,第5卷第2期,1967年7月15日。
“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载《大学杂志》(台北),1/2月
“当代中国哲学之发展世界的意义”,载《东方杂志》(台北),11月
“论孔子的正名思想”,载《出版月刊》(台北),3月
“战国儒家思想之发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台北)
“文学语言及哲学语言”,载《东方杂志》(台北),11月
“四度空间的作学问态度”,载《思与言》(台北),第8卷第1期,1970年5月15日。
“哲学与思想”,《出版与研究半月刊》(台北)
《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专书),三民书局(台北),3月
“论中国哲学的重建问题”,载《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三民书局(台北)
“哲思偶得”,载《东方杂志》(台北),7月
“论致中和与致良知”,载《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三民书局(台北)
《科学知识与人类价值》(专书),三民书局(台北),4月
“从哲学看文学:论文学四义与文学十大功能”,载《中华文学》(台北),7月1日
“中国哲学之再生与挑战”,载《中国论坛》(台北)
“人性体验与人性哲学”,载《东方杂志》(台北),1月
“论人性哲学与人性体验”,载《东方杂志》(台北),1月
“论安乐死”,载《中国论坛》(台北),11月第3卷
“复兴中国文化发展中国哲学”,国立台湾大学研究学报,5月
“论人权的人性本质与理性基础”,载《新世代》,10月
“美国哲学之发展及其未来”,《美国研究论文集》,淡江学院(台北)
“再论中国哲学现代化问题”,载《时报杂志》(台北),7月31日
“美国哲学之发展及其未来”,载《东方杂志》(台北),1月
“美国哲学之发展及其未来”,载《东方杂志》(台北)2月
“现代化的哲学意义与理性基础”,载《中国时报》(台北),7月31日
“论人权的人性本质与理性基础”,载《中国论坛》(台北),8月
“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载《中央日报》(台北),7月31日
“论明儒学案中的明儒气象”,载《幼狮月刊》(台北),4月(分两部分)
“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载《幼狮月刊》(台北),4月
“自学术与历史观点评中国大陆批孔运动”,载《东方杂志》
“孔子政治哲学与中华文化复兴”,载《中华文化发展月刊》
“文化自强之道”,载《中国论坛》(台北),6月10日
“序当代墨家研究”,载《墨辩研究》,钟裕联主编,台北:三民书局
“中国的昨日,今日,明日”,载《中国论坛》(台北),10月
“美国哲学之发展及其未来”,载《美国议论文集》(台北)
“从‘见林不见树'与‘见树不见林'说起:兼论文化内涵之层次与文化创造之目标”,载《中国论坛》(台北),12月号
“现代科技下的生活形态与传统文化:一个对未来的透析”,载《中国论坛》(台北),3月
“发展孔子‘文,行,忠,信'的教育哲学”,载《中央日报》(台北),9月28日
“谈情说理”,载《妇女杂志》(上海),10月
“论中国哲学”,载《时报周刊》(东京),8月
“论孔明的正义观”,载《中国人》,10月
“论文化建设”,载《中央日报》(台北),9月7-8日(分两部分)
“现代科技下的生活形态与传统文化:一个对未来的透析”,载《中国论坛》(台北),3月
“文化与民族性格与心理”,载《政治思想学刊》,11月
“生活素质的哲学分析”,载《台湾经济学刊》,12月
“朱子哲学中的方法,知识和真理观”,载《鹅湖月刊》(台北),12月号
“易经中的理与情”载《幼狮学志》(台北),12月号
“朱子与豚之家人辩证与考析”,载《中国文化复兴月刊》(台北),6月
“做一个现代中国文化人”,载《我是中国人》,中正书局(台北)
《近代逻辑暨科学方法学基本名词辞典》(成中英主编),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2月
“论王阳明‘朱子晚年定论'与‘大学问'所涵摄的知识问题---兼论朱子‘理'的创见”,载《东吴大学哲学系传习录》,东吴大学(台湾)
“文化冲突、文化融合与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1月
“原性与圆性:论性即理与心即理的分疏与融合问题兼论心性哲学的发展前景”,载《鹅湖学志》(台北),12月
“当代新儒学与新儒家的自我超越:一个致广大与尽精微的追求”,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8月
“方法概念与本体诠释学”,载《中国论坛》(台北),第19期
“中国哲学范畴的特性”,载《哲学研究》(北京),第12期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专书),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
“孔子政治哲学与中华文化复兴”,载《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
“禅的逻辑”(英文稿),载《东吴大学哲学系传习录》(第4期),东吴大学(台湾)
“建立中国的管理哲学”,载《中国论坛》(台北),20:6
“论柔性攻势与内部转化”,载《中国战略学刊》,中国战略学会(台北)
“人性哲学,文化输出与统一中国”,载《光复大陆》,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台湾),
“谈如何发扬中华文化---以促进世界大同”,载《宪政论坛》(台湾),
“整体定位应变创新”,载《实践月刊》(台北)
“中国哲学范畴问题初探”,载《汉学研究》,汉学研究资料及服务中心(台湾),6月号
“中国哲学之再生与挑战”,载《挑战与再生》,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台北)
《知识与价值:和谐,真理与正义的探索》,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
“论儒家孝的伦理及其现代化:责任,权利与德行”,载《中国论坛》(台北),6月号
“从禅宗的‘本体论诡论'到欧美佛学研究的现况”,载《当代学人谈佛教》,东大图书公司(台北)
“深入到西方哲学的核心”,载《中国论坛》(台北),第275期。
“中国哲学当前的核心与周边问题”,载《哲学杂志》(聊城),8月
“中国现代化的哲学省思:从本体诠释学观点论中西文化的异同问题”,载《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北京)
《中国现代化的哲学省思——「传统」与「现代」理性的结合》(专书),三民书局(台北)
“《周易》的‘时中'观念与孔子思想”,载《中国哲学》(第十四辑),人民出版社(北京)
“禅佛教---显密融合的基础”,载《世界显密佛学会议实录》,佛光出版社(台湾)
“李退溪的‘四端七情'说与孟子、朱熹思想”,载《学术月刊》,第1期(上海)
“易经管理系统及其应用:‘C'理论(上)”,载《决策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会(北京)
《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专书),中国和平出版社(北京)
“创生性范畴之分析---论怀德海与宋明儒学之类同与分野”,载《中西文化异同论》,三联书店(北京)
“孔子哲学中的创造性原理---论生即理与仁即生”,载《幼狮学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台北)
“评论---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理论分析与实征研究”,载《中国论坛》(台北),
“中国语言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载《新华文摘》(北京)
“禅的诡论与逻辑”,载《中华佛学学报》第三期,p.185-207,中华佛学研究所(北投),1990年4月
“‘易'的象,数,义,理一体同源论”,《周易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济南)
《世纪之交的抉择》(专书),上海知识出版社
《文化、伦理与管理》(专书),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
“方东美的本体论架构”,载《方东美哲学国际研究会论文集》,台湾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语言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载《中国思维偏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北京)
“论儒学与新儒学中的宗教实在与宗教认识”,载《中国宗教:过去与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易经》的方法思维”,载《周易与自然科学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郑州)
“《易经》研究的现代化问题”,载《周易与现代化》,中州古籍出版社(郑州)
“本体诠释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访美籍华裔学者成中英教授”,载《哲学研究》第1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
“成中英教授再谈本体诠释学”,载《哲学动态》,第9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
“追求民主精神培养民主人格”,载《中国重生之路---基督民主主义与中国文化》,海外华侨布道团(美国)
“东亚经济发展与广义的儒家伦理所扮演的多种角色”,载《黎明大学学报》,黎明大学(中山)
“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中国管理模式:C理论的提出及应用”,载《东方文化与现代经管》,法住出版社(香港)
“论易哲学与文化圈”,《周易研究》(济南),第15期
“论朱子哲学的理学定位与其内涵的圆融和条贯问题”,载《国际朱子学会议论文集》,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台湾)
“西方管理危机与儒家人性智慧---序黎红雷《儒家管理哲学》”,载《哲学研究》第3期(北京)
《中西哲学的会面对话》(专书),文津出版公司(台北)
“占卜的诠释与贞之五义——论易占原初思想的哲学延伸”,载《中国文化》(北京),第1期
“占卜的诠释与贞之五义——论易占原初思想的哲学延伸”,载《中国文化》(北京),第2期
“本体诠释之教育哲学:人本诠释方法和今日世界智性教育与德性教育之整体模型”,载罗国杰主编《东方伦理道德与青少年教育》(上海)
“从禅悟的观点论海德格,道元与彗能”,郑振煌译,载《中华佛学学报》(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第7期,p.264-285,7月
“从哲学传统对话中理解儒家人学的独特价值”,载《中华文化论坛》(四川)
“研讨‘实学'的六封信---第一封信”,载《学习》,人民出版社(北京)
“一些对当代学术的思考”,载《跨越21世纪的出版视野》,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
《C理论:易经管理哲学》(专书),东大书局(台北)
“论中国哲学的综合创造与创造综合”,载《中国哲学智慧透析》,华夏出版社(北京),
“论‘观'之哲学涵义兼释《观卦》”,载《国际儒易学研究》,华夏出版社(北京),
“原性与圆性:论性即理与心即理的分疏与融合问题”,载《汉学研究》,汉学研究中心(台北)
“中国管理哲学与比较管理研究”,载《社会科学---C理论与现代企业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
《知识与价值——成中英新儒学论著辑要》(论文集,李翔海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
“中国哲学的综合创造与创造综合——兼论本体诠释的涵义”,载《安徽师大学报》(芜湖)第2期
“本体诠释学是什?”,载《唐都学刊》,第4期
“交叉科学研究的重要发展”,载《天津学报》(天津)
《论中西哲学精神》(专书),东方出版中心(上海)
《21世纪:经济竞争力与文明说服力》(专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武汉)
“儒学与现代性的整合:探源与重建”,载《国际儒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
“学术交流---儒学和现代管理问题”,载《国际社会与经济》,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易经讲座(一)---周易位与时的现代意义及C理论的发展”,载《中华民国周易学会八十五年年刊》,“中华民国”周易学会(台湾)
《智慧之光:中国管理哲学的现代应用》,与周翰光合着,上海:中国纺织工业大学出版社(上海)
“本体与实践:牟宗三先生与康德哲学”,载《中国哲学史》(北京)第2期
“冯契先生的智慧哲学与本体思考:知识与价值的逻辑辩证统一”,载《学术月刊》(上海),第3期
“社会变迁与文化转通的核心问题:知识与道德的平衡与整合”,载《中华文化:发展与变迁》(马来西亚)
“所涵摄的知识问题---兼论朱子‘理'的创见”,载《王阳明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贵州教育出版社(贵州)
“论义利之辨与天人合一”,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北京),第1期
“整体性与共生性:儒家伦理与东亚经济的发展”,载《浙江社会科学》(杭州)第2期
“二十一世纪的东西文化融合与大学教育的使命”,载《中国文化论坛》(四川),第19期
“现代新儒家的复杂命题”,载《学术界》(合肥),6月号
《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专书)(修订本),上海:学林出版社
“成中英先生访谈录(之一)”,载《贵州大学学报》(贵州)第1期
“有必要发展一个全球性的德性伦理”,载《跨文化对话》,第2期
“我所知道的殷海光先生”,载《江汉论坛》(武汉),第6期
“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命运:全球化经济发展与儒学及儒商的定位”,载《孔子研究》(南京),第2期
“人性与东西方管理的分野”,载《北方经济》,第12期
“从真理与方法到本体与诠释”,载《本体与诠释》,北京三联书店
“何?本体诠释学”,载《本体与诠释》,北京三联书店
“本体诠释学与当代精神”(与潘德荣合作),载《本体与诠释》,北京三联书店,
《本体与诠释》(主编),三联书店(北京)
“中西文化与哲学的未来”,载《东瀛求索》,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会(北京)
“世纪会面”,载《本体诠释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哲学诠释学中的方法论问题”,载《本体诠释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合内外之道——儒家哲学论》(专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北京)
“中国哲学中的知识论”(上),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芜湖)第1期
“中国哲学中的知识论”(下),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芜湖)第2期
“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诠释、整合与创新”,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北京),第6期
“二十一世纪的新探索:天道,人性与文明”,载《儒耶对话新里程》,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香港)
“本体诠释学洞见和分析语言---中国哲学的诠释和重构”,载《分析哲学——回顾与反映》,四川教育出版社(成都)
“自楚墓竹简老子分析道家观点”,载《诠释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道德自我与民主自由:人权的哲学基础”,载《新化文哲》,第4期
“道德自我与民主自由:人权的哲学基础”,载《东岳论丛》,第6期
《创造和谐》(专书,论文摘录),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
“第五阶段儒学的发展与新新儒学的定位”,载《文史哲》(济南),第5期
“本体诠释学体系的建立:本体诠释与诠释本体”,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芜湖)第5期
“文化自觉与文明挑战”,载《文史哲》(济南),第3期
“论东方德性伦理和西方权利伦理的结合”,载《浙江学刊》(杭州),第5期
《本体与诠释第二辑》(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
“二程本体哲学的根源与架构”,载《南昌大学学报》(南昌),第1期
“诠释空间的本体化与价值化”,载《本体与诠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
“本体诠释学洞见和分析话语”,载《本体与诠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
“新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中西融合之道”,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第1期
《本体与诠释:中西比较(第三辑)》(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2003年
《道与心:成中英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
“文化自觉与文明挑战”,载《文史哲》(济南),第3期
“对哈贝马斯路的儒学反思”,载《思想与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
“新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中西融合之道”,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北京),第1期
“中国美学中美的动态变化过程:诗画交融的创造性和谐”,载《世界哲学》(北京),第2期
“本体释学的本体结构:兼论中国哲学的诠释定位”,载《第一届中国文哲之当代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立台北大学中国语文学系(台北)
“本体诠释学三论”,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真理与道”,载《世界哲学》(北京),第5期
“中国哲学中的人类意识:结构和发展”,载《江西社会科学》(南昌),第9期
“全球化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交融”,载《中国海洋大学学报》(青岛),第6期
“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之需要”,载《东方论坛》,第5期
“儒家和道家的本体论”,载《人文杂志》,第6期
“发扬中国哲学的融合力量与中国文化、哲学的现代化、世界化——东学西渐的途径探讨之一”,载《东方论坛》,第6期
“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语言和本体论批评”,载《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洛阳),第1期
《成中英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出版。
《从中西互释中挺立: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新定位》(专书),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出版。
内容概要
版权信息
名称:儒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主讲:成中英
规格:5盘CVD
出版社:北京高教音像出版社
定价:580
《儒家思想与企业管理》内容简介:儒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作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的企业管理起着基础和渗透的作用。在风云变幻的商海,面对沉浮,企业家如何带领自己的企业化危为机,不断超越新的高度?高水平的管理者如何打造企业的文化场?如何把儒家的管理智慧应用在企业管理领域?成中英教授给出了睿智而独到的见解。本套产品以儒家精髓为核心理念,以提升企业家的人文管理素养为中心,将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相结合,堪称中国企业家管理研修的必备课程。
课程大钢
课程大钢:第一讲观时如何突破企业发展的困境(上)
第二讲观时如何突破企业发展的困境(下)
第三讲寻本解读儒家精髓探寻企业发展的出路
第四讲修己以身作则——建设完整的企业制度(上)
第五讲修己以身作则——建设完整的企业制度(下)
第六讲立人全面提升自己构建和谐的团队(上)
第七讲立人全面提升自己构建和谐的团队(中)
第八讲立人全面提升自己构建和谐的团队(下)
第九讲知天创新自己塑造完美的企业文化
第十讲笃行身体力行构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研究领域为:中西哲学比较、儒家哲学及本体诠释学。治学基本思路:深入西方哲学的核心,弘扬中国哲学的精华,推动融合中国哲学的世界哲学的创立。
成氏在全球积极推动中国哲学现代化与世界化,运用逻辑分析与本体诠释方法重建中国哲学,开创了当代中国哲学与中西比较哲学研究的新蹊径,促进了中西哲学的深入交流。成氏对中国易学哲学与儒家哲学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其他研究领域如中西语言哲学、本体学、本体诠释学、整体伦理学,康德研究也多有建树。
成氏也是当代中国管理哲学的开创者,其所《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创导动态和谐辩证管理,为综合创新中国管理哲学的奠基之作。成氏治学思路:深入西方哲学核心,弘扬中国哲学精华,中西兼治,古今互诠,重视方法,肯定本体,建立体系。
学术著作包括:《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科学真理与人类价值》、《归纳法理论研究》、《戴震原善研究》、《中西哲学精神》、《知识与价值》、《合外内之道:儒家哲学论》、《创造和谐》、《成中英自选集》、《成中英又集》、《当代中国哲学》、《本体与诠释》、《中国文化的新定位》、《易学本体论》、《儒家哲学论》、《本题与诠释》、《中国文化的新定位》、《中西哲学精神》、《知识与价值》、《易学本体论》、《美国哲学归纳法理论研究》、《周易策略与经营管理》等,及学术论文近百篇。
成中英,1935年11月8日(农历9月29日)诞生於南京,祖籍湖北省阳新县龙港镇高黄村石堰。成中英有兄弟三人,其排名老大,二弟成中豪,在阳新老家务农,三弟成中杰,美籍天文物理学家,妹妹成中平,排行老四,旅居美国,父亲成惕轩先生,教授、国学大师,母亲徐文淑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