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羽仪自述
我,一介平庸子民。香港新界八乡人氏。族谱记载,明末清初南迁于此,香港政府称“原香港人”。少年在香港大雾山麓居住,父亲杨英秀有个果园。与村人少来往,养成孤僻寡言的性格。在母亲谢瑞珍的熏陶下,喜吟唐诗、宋词,酷爱唐宋八大家散文,视“先天下之忧而忧”为人生警句。13岁北上广州读书,先后在广州市第十七中学和广雅中学就读,后毕业于广东师范学院中文系。1963年到中学任教,后又在《广州青少年》报任副刊编辑。1979年被调到广东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
此后“面壁”十多年,几经苦熬,既览诸家散文,又到生活中去,认识思考人生,渐解人生的多色彩,咸甜酸苦辣五味俱全,何以光写甜呢?生活的不真实,何以抒真情?何以有撼人心弦的力量?作品的苍白常失之于此。我在后来出版的散文集《沉沦》的序中说:“......不过,人们尽管踏着耻辱的历史遗迹,那依然是一片深爱的黄土地。它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泪,它浇铸着民族不屈的精魂。因此,人是在光荣与耻辱的交织中,在功与罪的交织中走出来的,它将是一群有血性的头颅高昂的中国人。”我自知远远不能写出“中华民族之魂”,但我愿为之俯首。后来,我注意了散文的自我释放,我更想尝试寻找,从直面人生进入人生的“悟道”,如我在散文集《怪客》的序中说“不像佛家,佛门悟道大抵是消极的,被动的;人生的悟道大抵是积极的,主动的,用一种新的精神力量去感悟我们的时代,使人们觉醒。......”
二十多年来,我曾两次到广东的水乡挂职深入生活各一年,这种生活方式对认识一“点”很有好处,但面不够宽,不利于散文创作。后来,我曾作过三次比较艰险的“漂泊”。一次是沿着丝路西出阳关,走完北线霍尔果斯城、阿拉山口,然后折回南线经博斯腾湖直达米兰、罗布泊;后又转向西南到达喀什、帕米尔高原。第二次行旅是从山东黄河入海处沿河西行,途经鲁、豫、晋、陕、蒙、宁、甘、青等八省,直溯青海黄河之源。第三次是直奔西藏的珠穆朗玛峰海拔6000米雪线。三次漂泊,吸天地之大气,聚人间之正气,使我的散文创作有较大的突破。
著有散文集《古海里的北斗星》、《南风的微笑》、《香港众生相》、《啊,桂山岛》、《洋城的彩翼》、《鹿咬的豹传奇》、《大漠惊魂》、《几化风流》、《浮生偶遇》,报告文学集《沉沦》、《几度夕阳红》等。散文集《水乡茶居》获全国1977年-1989年散文优秀作品奖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怪客——杨羽仪散文选》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又去漂泊》获首届秦牧散文奖。散文集《水乡茶居》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奖。
《水乡茶居》被选为上海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书中第十六课,原载《人民文学》198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