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舌兰性喜阳光充足,稍耐寒,不耐阴,喜凉爽、干燥的环境,生长适温15-25℃,在夜温10-16℃生长最佳,在5℃以上的气温下可露地栽培,成年龙舌兰在零下5℃的低温下叶片仅受轻度冻害,零下13℃地上部受冻腐烂,地下茎不死,翌年能萌发展叶,正常生长,冬季凉冷干燥对其生育最有利,耐旱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疏松、肥沃及排水良好的湿润沙质土壤为宜。
原产美洲热带;中国华南及西南各省区常引种栽培,在云南已逸生多年,且在红河、怒江、金沙江等的干热河谷地区以至昆明均能正常开花结实。
多年生植物。叶呈莲座式排列,通常30-40枚,有时50-60枚,大型,肉质,倒披针状线形,长1-2米,中部宽15-20厘米,基部宽10-12厘米,叶缘具有疏刺,顶端有1硬尖刺,刺暗褐色,长1.5-2.5厘米。
圆锥花序大型,长达6-12米,多分枝;花黄绿色;花被管长约1.2厘米,花被裂片长2.5-3厘米;雄蕊长约为花被的2倍。蒴果长圆形,长约5厘米。开花后花序上生成的珠芽极少。
多在生长季节进行,常可结合春季换盆进行。将老株基部萌发的幼苗取下,有根的直接上盆栽种,有根无根均能成活。
在生长季节进行,将叶腋处萌发的幼芽取下,晾5-7天,等伤口干燥后栽入排水、透气性良好的培养土中,很容易生根成活。
若能采集到种子也可进行播种繁殖。播种繁殖具有相当高的出苗率,幼苗管理也不算困难。种子的发芽最佳温度夜间为15℃以上,白天30℃左右,若夜间温度低于10℃,白天温度低于20℃,种子的发芽率则大大降低,甚至不能出芽。播后要在盆面盖上透明的玻璃片进行保温保湿,播后7-10天即可出苗。
室内栽培常发生叶斑病、炭疽病和灰霉病,可用1%波尔多液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有介壳虫危害,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要注意通风,及时预防。
病害主要有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初呈淡绿色或暗黄褐色,后逐渐变为黑褐色,最后整个叶片都烂掉。发病原因是栽培环境闷热潮湿、通风不好、透光性差、氮肥施用量过多等,因此应从改善栽培环境着手进行预防,夏季高温时注意通风良好,避免闷热潮湿的环境,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并及时摘除腐烂的叶片,以免病原的扩散,发病初期可喷洒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绿乳铜100倍液以及炭疽福美、多菌灵等药物,每隔7-10天喷1次,最好几种药物交叉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虫害主要是介壳虫,包括盾蚧、粉蚧、根粉蚧等,对于寄生在植株表面的盾蚧、粉蚧可用竹签、镊子等将虫体清除,再在植株上喷洒药物。对于根粉蚧一旦发现应及时翻盆换土,换土时将根部的虫体清除干净,剪除受害严重的根系,将剩余的根系放在药液中浸泡1-2小时,取出晾干后再上盆。上盆前对培养土进行高温或药物熏蒸杀毒,以杀虫灭菌。此外,还要防止冻伤、阳光灼伤、因光照不足引起的植株徒长以及机械损伤等对植株造成的不良影响。
园林
龙舌兰植物花茎高大,花序顶生,极为漂亮,开花时最长的花序记录达3.9米蔚为壮观。龙舌兰极具观赏价值,是中国南方城市庭园及绿化带的常见花卉。
食用
龙舌兰作为一种食物资源在中美洲至少已有9000年的历史。人们一般以龙舌兰茎或叶子基部柔软的含淀粉的白色分生组织为食,也可以烘烤龙舌兰,或烹饪龙舌兰的表皮为食。在墨西哥东北部,龙舌兰的叶子还可以被用来喂牲畜。
经济
叶纤维供制船缆、绳索、麻袋等,但其纤维的产量和质量均不及剑麻;又总甾体皂苷元含量较高,是生产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原料。
能源
过于干旱、退化不能种植作物的大面积热带亚热带区域,可以种植作为生物燃料的龙舌兰植物。由于合成纤维的冲击,龙舌兰粗纤维生产正在逐步下降,种植0.6 万平方米的龙舌兰植物可提供约6.1亿升的乙醇,这就为全球日益紧张的能源提供了很好的补给。而且全球几乎1/5陆地表面半干旱,为提高生物燃料产量、扩大龙舌兰种植面积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