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巴竹编编织技艺是门巴族人为了满足生产生活需要,逐步发明、创造出来的原始的、独特的门巴文化之一;是门巴民族传承祖辈手工技艺的宝贵遗产,是门巴族人民文化起源、发展历史的重要体现,是门巴族人民聪明才智、勤劳朴实的智慧结晶。
门巴编织用材有2种:一种为藤竹;另一种为普通竹器。
藤竹编织种中类20余种,如:休斯贡(门巴译语,主要装食品、物品,也可有竹器编织)、凉席(门巴语"梦",主主要睡觉)、萝筐(门巴语"蓉",背运柴火、物品)等。
普通竹器编织种类有18种,如:邦炯(门巴译语,主要食品、糖果)、达拉(门巴译语,主要晾晒谷物)、东嘎(门巴译语,主要装杂物)等。因藤竹和普通竹器材质不一,价位也不同。
“邦穹”的织品最为有名,“邦穹”需要红、黄、蓝、黑等颜色的几百根细蔑编织,图案是细密多变的几何图案。
墨脱县德兴乡、背崩乡、墨脱镇是"邦穹"的主要原产地。墨脱“邦穹”是用藤竹编制而成的一种扁球形藤篮。分噶玛、梅朵、嘎将三种,采用普通竹条经染色加工编制,色泽绚丽、外形独特。墨脱“邦穷”内盛食品最大好处在于透气,食品不易变质。可用于装纳随身小件物品,可做时尚背包或挎包。既可作为盛放果品的果篮,也可作为外出游玩时携带食品的篮筐,也可作为都市时尚女性的化妆品盒或挎包开发,成为一种新型、时尚的旅游产品。
门巴族人每人平均每年可编织100至200个成品。竹编的出现不仅为门巴族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掀起了门巴贸易之路。传说,在远古时代,门巴族人民利用竹编与外界进行贸易交换。
门巴竹编集实用价值、美观价值与科研价值为一体,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巴登村15岁以上60岁以下男性,均从事藤竹编织。他们利用平时农闲、休息时间从事竹编编织,不仅打发了闲暇时间,同时增添了经济收入。
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巴登村得以完好的保存与传承了最原始的文化发源现象,对日后研究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现象发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