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兽面和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都与白虎的形象相似,直到新世纪我国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称白虎是其祖先。
对白虎的崇拜应源自楚文化中对虎的图腾崇拜。虎一直受到多个民族的崇拜,是正义、勇猛无适度、威严的象征。据考证,白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现,但在我国西南地区最为流行。
在风水师探勘墓地时,在地形前方左右两边突起的地形,可以当作墓穴的地方,都有独特的称号,称之左青龙、右白虎,取其护卫之意,而在公堂中也有相同的装饰,在左右堂柱上绘有青龙白虎,以其镇压邪灵。
易经风水入门的人都知道,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其实这是常人讲的四兽乃《易经》八卦之四正方位,朱雀乃离卦、玄武乃坎卦、青龙乃震卦、白虎为兑卦。
考证《易经》白虎位时,往往给人看阳宅风水或坟墓风水的时候,不管什么坐向,看出去的左边即为青龙,右边是白虎,这真的对吗?
首先按《易经》八卦来讲,前朱雀离卦、后玄武坎卦、左青龙震卦、右白虎兑卦,是立极于后天八卦以戊己为中宫,座北向南划分八卦方位的理论而说。那么阳宅风水或坟墓风水是坐南向北,或坐东向西……等,它的白虎位也是右边吗?是否要考虑《易经》变易之里,随着“用事位”而变化呢。
《易经》的三大原则,不易、变易、简易。凡事都在变化,变化当中有个不变的理,这个理就是简易之道。按一些人的说法,不管什么坐向左边就是青龙位,右边是白虎那是一种错误。应该以“用事位”随八卦方位而定论方为正确。
所以说易经风水入门时,得先去把易经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万物搞清楚搞明白。那样你在实地堪舆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随形而变化。但是不管你怎么变化,心中得有个中心思想,那就是——阴阳。
由于白虎是战伐之神,所以有多位的猛将被说成为白虎星充扥世的,如:唐代大将罗成、薛仁贵等人。
在道教兴起之后,白虎被道教吸放,龙虎被借用为道教炼丹的术语,就是指“铅汞、坎离、水火、阴阳”等的同意词。而道教炼丹分内外(内丹炼气,外丹炼丹药,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十分确定),内丹是就阴阳五行而言,龙阳,生于离,离属火,故云‘龙从火里出’,虎阴,生于坎,坎属水,故云‘虎向水边生’,两者结合之后,一阴一阳,互相调和,称为道本,都是元神、元精的代表。
而另外一种说法是,性属木,木代表东方,于卦为震,故比为青龙;情属金,金代表西方,于卦为兑,金白色,故喻为白虎。金能够克木,故情多损性,而用二八之真精气,使之交合为一,则金木无间,龙虎自伏而成丹,在人体中则以肝为龙、肾为虎,而外丹则仍取阴阳之意,以龙为铅,虎为汞。
《云笈七签》卷七十二引《古经》四神之丹称:“白虎者,西方庚辛金白金也,得真一之位。“
除此之外,白虎还被神化起来,《太上黄箓斋仪》卷四十四称白虎西斗七星君为:“奎宿天将星君,娄宿天狱星君,胃宿天仓星君,昂宿天目星君,毕宿天耳星君,觜宿天屏星君,参宿天水星君。”,称白虎为监兵神君。
至于其形象,《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云:“西方白虎上应觜宿,英英素质,肃肃清音,威摄禽兽,啸动山林,来立吾左。”
亦为凶神形象,《协纪辨方》卷三引《人元秘枢经》:“白虎者,岁中凶神也,常居岁后四辰。所居之地,犯之,主有丧服之灾。”即俗语所云“丧门白虎”或“退财白虎”者。
白虎象征着威武和军队,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与兵家之事有关,例如古代军队里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
在先秦星宿观念中,白虎被视作西方七宿化成的神兽,四灵、四象之一,汉代五行学说兴起,四象合于五行,西方白虎又多了象征五行中金行的意义。
而五行又与五常合一,所以《瑞应图》云:白虎,义兽也。
周朝时,封建制度正式确立,星宿观念正式成熟,天象得以划分。西方白虎,奎、娄、胃、昂、毕、觜、参,周天八十度。
古人认为白虎是一种祥瑞,《援神契》曰:“王者德至鸟兽,则白虎动。”
晋《中兴征祥》曰:“王者仁而不害,则白虎见。白虎者,仁兽也。虎而白色,缟身如雪,无杂毛,啸则风兴。昔召公化行陕西之国,白虎应焉。”
《宋书符瑞志》云:“王者不暴虐,则白虎见而不害。”《感精符》云:“国之将兴,白虎戏朝。”
《括地象》曰:“圣王感期而兴,则有白虎晨鸣,雷声于四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