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学林烈士(1903-1935),原名邓根子,丰城县剑光镇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少年时代流落到会昌县做染布店徒工。1930年4月参加革命。1932年1月当选为会昌县染业工会支部主任,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取名邓学林。1933年,邓学林出任泽区工会工人游艺团团长。7月任会昌县职工联合会委员长。8月调到筠门岭负责查田运动和扩红运动,受到粤赣省苏维埃政府的表彰。9月当选为粤赣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11月任粤赣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1934年4月任粤赣省战地委员会政治部主任,负责保障前线物资供应。红军长征后,奉命留会昌领导游击斗争。1935年3月在天门嶂被敌包围,突围时被俘,英勇就义,时年32岁。
邓学林(1903—1935),又名根子。丰城县剑光镇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9岁时,父亲、哥哥因被地主宋财喜霸占其赖以生存的三亩三分地,打官司输了,而含冤去世。年幼的根子和母亲靠替人缝衣浆洗度日。1920年,母亲去世,邓根子失去了亲人,孤苦伶仃,沿街乞讨流落到会昌县地,进“吕恒顺”染布店当学徒工,过牛马不如的生活。
1930年4月下旬,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从安远天心进入会昌境内,土豪劣绅闻见而逃。而穷人们知道是自己的队伍,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邓根子成为其中的积极分子。他首先加入工会组织,负责宣传发动工作,白天,他听红军演讲革命道理,晚上向工友们宣讲,激发工人的革命热情,并组织工人同资本家展开斗争。1931年11月2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三师解放会昌县城。翌年1月,建立县总工会,邓根子当选染业工会主任。又受县委、县苏选派到城区领导土地重新分配工作,出色完成任务,受到县委、县苏的表扬。同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取名邓学林。
1933年,邓学林出任泽区工会工人游艺团团长。他自编自导,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其中《送郎当红军》小歌,鼓动青年涌跃参军,有力地配合了扩红运动。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中称赞道:“会昌城市工人表演的新戏,作了很好的政治鼓动”,“动员了一团开赴前方”。同年7月,邓学林被选任会昌县总工会主席。其间,他领导全县各行业工人同资本家们斗争,从而提高了工人的政治地位和生活水准,激发和增强了工人们的革命热情,树立工人们跟着共产党干革命的信心。8月下旬,他受组织调配,到筠门岭、罗塘一带协助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中央党校查田运动实习团开展工作。在运动中,由于他方法措施得当,合理地处理了贫、雇农、中农利益关系,使查田工作很快地完成。粤赣省委在全省查田工作总结中赞道:“门岭之罗田区,是全省好的县区之一”。查田运动中,又消除站塘、罗塘一带“铲共团”全部队员。积极开展扩红运动,仅一个月,就在罗田、白埠、河墩、筠门岭等苏区,扩大规范营五连共450余名,为上前线长期配合红军作战,作好充分准备力量。
1933年11月4日,粤赣省召开第一次党代表大会, [1] 当选为省委执行委员。同年12月23日,在全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邓学林被选为粤赣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
1934年4月21日,中央苏区南大门一筠门岭失守。邓学林受命于危难之时,出任省“战地委员会”政治部主任,领导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下旬,动员104名规范队员,上前线打广东军。5、6月,领导南线边区赤卫队,先后打死团匪18人,俘虏百余人,缴获土枪30枝、梭标百余枝、土炮1门。门岭群众积极开展游击战,骚扰敌人,疲劳敌力,使敌人夜晚不敢睡觉。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作战。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主力红军被迫离开瑞金,北上长征,邓学林受令留下领导会昌游击战争。11月22日,他率领筠门岭第四、五游击大队、会昌县游击队和政治保卫队,配合红十四师在湾塘岗、阿鸡聆一带伏击敌军,取得战斗胜利,歼敌半个旅,俘虏百余人,缴枪四、五百枝。其后,他率领游击队员在筠门岭、洞头山打游击,与敌周旋,牵制敌军。
1935年初,国民党第三师围剿会昌苏区。3月17日,筠门游击队和县游击队,被敌人包围在天门里,决战一天,终因寡不敌众,邓学林不幸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鼓励难友们团结起来与敌人战斗。敌人无计可施,于3月30日,将邓学林杀害,时年仅3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