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康燮字福卿,号佛青,江西婺源县人。毕业于安徽法政学堂。因其中年谢顶,而被扬中人民亲切昵称为“洪辣子”(扬中话里,辣子的有谢顶的意思)洪氏调任扬中县长前为句容县代理县长。1934年4月调任扬中县长,1938年日本军队攻克扬中时离开,主政扬中虽只有短短4年,但对扬中政治、经济、文化极具深远影响,即便生活在今天的扬中人仍能从日常生活中享受到洪氏主政时期带来的福祉。
其实洪康燮调任扬中是个苦差,受命于危难之时。从1931年起,扬中多处江港决堤,水灾影响严重,民不聊生,而国民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反增加赋税,引起民众强烈不满,岛内全境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税风潮,经久不息。1931年任期的国民党扬中县长毕静谦、1933年任期的国民党扬中县长包允恭都因抗税风潮而下台。1933年10月刚刚继任的县长冯沛三认为前任泽区长软弱无能,采取铁腕政治,强行开征附加税,所征项目比前任还多出十余种,并且过期不交要加收十分之一的滞纳金。
一时间扬中岛内民不聊生,十室九空。穷苦的扬中农民在走投无路,忍无可忍情况下。再次发起拒缴田赋附加税风潮,火烧国民党县党部常务委员张子诚、区保卫团团长刘焕章、大地主杜三(杜楚卿)等7家的房屋,此后万余农民继续向县政府冲击,途中与军警发生冲突,死4人,大批农民被捕、通缉。一时间抗税运动震惊全省,江苏省政府以“江洲火案”、“赤匪暴动”罪名,上报国民党政务院。政务院迫于当时形势,作出“对农民暴动,应持慎重态度,不宜镇压,防再激民变”的批示。扬中县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人员,撤销通缉令。
1934年春,冯沛三应召赴省城述职。冯沛三自料此去厄运难逃,在船行至镇江甘露寺江域时,投江自杀。
这种情况下,刚刚代理句容县长二个月的洪康燮,临危受命,改任扬中县长。以此安抚扬中民心,平息抗税风潮。
建国后,因做过国民政府县长,政治上越发难过,晚景十分凄凉。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有关方面曾几次派人来扬中调查洪康燮在扬中情况,扬中人民政府、百姓都念其对扬中有功,都客观公正给予以评价。但那个年代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象洪康燮这种身份的人,很难置身外,只得离开上海,投奔四川亲友艰难渡日,1965年在四川成都病逝。为此扬中县志曾这样评价:洪康燮在扬中任职期间,常微服私访,考察政情民意,并能积极采取措施,惩治腐败,压抑豪强,减轻赋税,兴办教育,缓解群众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