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大神宫是内宫的中心,主祭神是皇室始祖神:天照大御神,神体是象征皇权的三神器之一的八咫镜。
别宫1:荒祭宫
荒祭宫是位于内宫境内的别宫,主祭神是天照大御神荒御魂。
荒祭宫位居内宫十别宫的第一位,地位仅次于正宫,在社殿规模、祭祀等级、式年迁宫各方面都接近正宫。
别宫2~5:月读宫以下四别宫
月读宫以下四别宫是位于伊势市中村町的4所内宫别宫的总称,包括:
1. 月读宫,主祭神是天照大御神的弟神:月读尊(月读命);
2. 月读荒御魂宫,主祭神是月读尊荒御魂;
3. 伊佐奈歧宫,主祭神是天照大御神的父神:伊弉诺尊(伊邪那歧);
4. 伊佐奈弥宫,主祭神是天照大御神的母神:伊弉冉尊(伊邪那美)。
月读宫的创建时间不明,推测建于奈良时代(8世纪)。
别宫6~7:泷原宫、泷原亚宫
泷原宫、泷原亚宫是位于度会郡大纪町的2所内宫别宫,主祭神是天照大御神御魂,目的是作为“遥宫”方便拜祭。
据《倭姬命世纪》传说,两宫是两千年前倭姬命为伊势神宫的创建而遍游诸国选址途中所建。
别宫8:伊杂宫
伊杂宫是位于志摩市矶部町的内宫别宫,主祭神是天照大御神御魂,目的是作为“遥宫”方便拜祭。
别宫9:风日祈宫
风日祈宫是位于内宫境内的别宫,主祭神是风雨之神:级长津彦命、级长户边命。
由于风雨对农业影响重大,风日祈宫自古受到重视,祭祀等级接近正宫。
风日祈宫原名风神社。弘安4年(1281年),元日战争中,朝廷派遣大纳言二条为氏前往伊势神宫风神社祈祷后,元军因台风而退却。正应6年(1293年),朝廷因风神社的灵验,将风神社升格为风日祈宫。
别宫10:倭姬宫
倭姬宫是位于伊势市楠部町的内宫别宫,主祭神是为伊势神宫的创建而遍游诸国选址的倭姬命。
倭姬宫建于大正12年(1923年),目的是纪念倭姬和历代为伊势神宫献身的斎王(前往伊势神宫奉侍的未婚皇女)。
内宫神乐殿
宇治桥、五十铃川
丰受大神宫是外宫的中心,主祭神是衣食住和产业的守护神:丰受大御神。
别宫1:多贺宫
多贺宫是位于外宫境内的别宫,主祭神是丰受大御神荒御魂。
多贺宫位居外宫四别宫的第一位,地位仅次于正宫,在社殿规模、祭祀等级、式年迁宫各方面都接近正宫。
别宫2:土宫
土宫是位于外宫境内的别宫,主祭神是大土乃御祖神。
别宫3:月夜见宫
月夜见宫是位于伊势市宫后町的外宫别宫,主祭神是月夜见尊(月读命)、月夜见尊荒御魂,和内宫别宫:月读宫相同。
别宫4:风宫
风宫是位于外宫境内的别宫,主祭神是风雨之神:级长津彦命、级长户边命,和内宫别宫:风雨祈宫相同。
外宫神乐殿
迁宫馆
宫殿介绍
伊势神宫实现造替制度,内宫、外宫都保有两块相同大小的社殿用地,每隔20年依古法在另一块用地重建社殿并迁祭,称为“式年迁宫”。迁宫的对象包括内宫和外宫2所正宫、14所别宫、宇治桥,以及相关装饰品、武具、马具、乐器等共计714种1576件御装束神宝。重建后的汰换建材将分与神宫内其他社殿与施设所用,或让予日本各地神社以重复利用。式年迁宫始于持统天皇4年(690年),平成25年(2013年)举行了第62回式年迁宫。
关于迁宫的原因,古籍中并无记载。一般认为:是为了保持社殿的清净庄严,并传承唯一神明造的建筑技术和御装束神宝的传统工艺。
神宫林
神宫林又称“宫域林”,位于内宫境内的五十铃川上游,面积约5500公顷。
内宫镇座时,神宫林被崇奉为大御神之山。持统天皇4年(690年),第1回内宫式年迁宫,所用木材全部出自神宫林。镰仓时代后期(13世纪末),由于桧木供给不足,开始采用其它地区的木材。大正12年(1923年),开启“神宫森林计划”,发展200年生桧木的人工林,计划的目标包括:保护五十铃川的水源,增进神宫境内的景致,确保式年迁宫的用材。
年表
天武天皇14年(685年):天武天皇制定式年迁宫制度。
持统天皇4年(690年):第1回内宫式年迁宫。
持统天皇6年(692年):第1回外宫式年迁宫。
和铜2年(709年):第2回内宫式年迁宫。
和铜4年(711年):第2回外宫式年迁宫。
宽正3年(1462年):第40回内宫式年迁宫。其后式年迁宫因进入战国时代而中断,长达120年。
永禄6年(1563年):第40回外宫式年迁宫。
天正13年(1585年):第41回内宫式年迁宫、第41回外宫式年迁宫。
昭和4年(1929年):第58回内宫式年迁宫、第58回外宫式年迁宫。
昭和20年(1945年):受二战终战影响,第59回式年迁宫中止。
昭和28年(1953年):第59回内宫式年迁宫、第59回外宫式年迁宫。
昭和48年(1973年):第60回内宫式年迁宫、第60回外宫式年迁宫。
平成5年(1993年):第61回内宫式年迁宫、第61回外宫式年迁宫。
平成25年(2013年):第62回内宫式年迁宫、第62回外宫式年迁宫。
第62回式年迁宫
伊势神宫由内宫和外宫两大部分组成。正殿居内宫中心,是日本古建筑格式之一的“神明造”的典型例子。平面矩形,长边入口,挖土立柱,山墙上有山花中柱,悬山式曹屋顶,屋面呈直线形。从外宫至内宫有数道栅栏和围墙围绕,形成层层空间。外墙四方设有鸟居。
内宫的由来内宫的正式名称是皇大神宫。内宫的祭神是天照大神。天照大神是皇室的祖神,是日本民族的最高之神,是八百万诸神的象征。内宫创建於约两千年前。自第一代神武天皇到第十代崇神天皇时代,天照大神一直都是被供奉在古都大和(现奈良县)的皇宫之内,但因为第十代崇神天皇时日本国内疫病流行,灾害频发,所以,崇神天皇就命皇女丰锹入姬命在皇宫外祭祀天照大神,其祭祀之处在奈良盆地东部。到第十一代垂仁天皇,他命皇女倭姬命去寻找最适宜祭祀天照大神的地方。倭姬命从大和出发,经近江、美浓来到伊势,到达伊势後的倭姬命得到了天照大神的神示:“神风伊势是美丽的鱼米之乡,我希望永远住在这里”,于是倭姬命在此建立了永久祭祀天照大神的庄严的神宫。
这是内宫的由来。两千年来一直由禀奉代理天皇名义的皇族作为最高神主,并由其执掌天照大神的祭祀。
社殿的建筑形式
供奉天照大神的正殿的建筑是神宫特有的形式。这是神道建筑物中最纯粹最朴素的形式,是日本最古老的木造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一般认为是以约两千年前日本人储藏稻米的高架式粮仓为原型,并揉进了古代天皇宫殿建筑的要素。德国著名建筑家布尔纳·塔屋德将其与希腊巴台农神殿相比较,极力称赞道“伊势建筑乃世界之冠。芳香的桧木、屋顶的萱草,用这样单纯的材料,竟能造出与其结构如此相融的建筑,实在无以企及。这种建筑形式出现的年代已无法确认,又不知最早的工匠之名,或许是从天而降的吧。”·
外宫
外宫的正式名称是丰受大神宫。外宫的祭神是丰受大神,丰受大神是司掌天照大神膳食之神,也是衣食住的守护神。外宫创始於约一千五百年前。第二十一代的雄略天皇有一天梦见了天照大神。在梦中,得天照大神示意:“我独自一人饮食难安,甚为不便,望你等从丹波国(今京都府北部)将司掌衣食住的丰受大神接至我处,侍奉於我。”梦醒之後,雄略天皇秉承天照大神神示,在伊势建造了壮丽的神宫,迎来了丰受大神。 这就是外宫的由来。一千五百年来,丰受大神每天侍奉天照大神的膳食。这个祭祀是外宫特有的祭祀,称为日别朝夕大御馔祭。 外宫一年中的祭祀同内宫是完全一样的。
社殿的建筑形式
供奉丰受大神的正殿的建筑形式与内宫相同,是神宫特有的形式。但是外宫的正殿比内宫的正殿规模略小。
据《日本书纪》,天孙降临之际,天照大神曾诏:“视此宝镜,当犹视吾。可与同床共殿,以为斋镜。”。天孙降临之后,历代天皇将天照大神祀于宫中。直至崇神天皇畏惧神威,而将之迁出别祭。垂仁天皇(纪元前69年-70年?!)皇女倭姬命为寻求令天照大御神镇座之地而遍旅国中。倭姬命自倭国,顺次移经丹波国、倭国、纪乃国、吉备国、倭国、大和国、伊贺国、淡海国、美浓国、尾张国、伊势国等地。在伊势国内,天照大神诏:“是神风伊势国,则常世之浪归国也,傍国可怜国也,欲居是国。”遂于现今五十铃川畔以“五十铃宫”之名镇座。移动之间,暂时镇座之处被称作元伊势。然而此乃根据记纪神话典籍之纪录,并无考古学资料之佐证。
此外,外宫以雄略天皇22年7月自丹波(丹后)比沼山顶迁至伊势山田为起源。不过记纪并未纪录外宫迁座之事。
禁断私币。伊势神宫为皇室氏神,除天皇以外不得奉币。
实际上,自持统天皇次代的天皇至孝明天皇之间,历代天皇并未亲自参奉伊势神宫。期间则有斋王制度,每年进行2回奉币。而后醍醐天皇之时,斋王制度于末代斋王祥子内亲王之代廃绝。其后直到明治为止,皇室人员与伊势神宫之关系可谓断绝。
随着朝廷衰微,伊势神宫从皇室专属之氏神,转变为镇守日本全体之大神,而为武士所崇敬。在神佛习合之教说中,为神道侧最高位的神祇。此外,外宫则有度会家行所倡导之伊势神道(度会神道)。随着战乱扩大,神宫领亦遭侵略,神宫因失去经济基盘而衰微,式年迁宫亦不得不停止。获得神宫之信徒,于各地组织讲席的御师在此抬头。
近世,御荫参风行。许多民众在短期之间参诣神宫。
明治政府将其地位定于国家神道顶点之神社。
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为宗教法人神社本厅、定为全国神社之本宗。
佐藤荣作于1967年参拜以来、内阁总理大臣于1月4日开工之时参拜已成惯例。社民党村山富市成为首相时亦来宫参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