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大吴泥塑

大吴泥塑是广东潮州潮安县的传统手工艺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起源于南宋,盛于清末和民国初年,制作采用雕、塑、捏、贴、刻、印、彩等技法,作品以戏剧故事人物组合、人物头像为主,形象生动逼真,形成了突出的地方艺术特色,显示出与其他民间泥塑和雕塑的区别。据了解,“大吴泥塑”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为我国三大泥塑。
目录
大吴泥塑介绍

基本介绍

泥塑(大吴泥塑),广东省潮安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大吴泥塑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清代中叶至民国为鼎盛时期。惠民泥塑的制作过程分为挖泥、炼泥、捏塑、烧坯、彩绘五个环节,制作时以雕、塑、捏、贴、刻、印、彩为主要技术手段,其中贴、印、彩等手法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突出的地方艺术特色,显示出与其他民间泥塑和雕塑的区别。

2008年6月7日,泥塑(大吴泥塑)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Ⅶ-47。

品质特点

内涵丰富

大吴泥塑寄寓了民众祈望吉祥和扬善惩恶的思想感情。例如人物类泥塑中,有历代名贤淑女、英雄豪杰、戏曲人物,也有适应于寺观的佛道人物以及大型的造像。有歌颂、有鞭挞,也有对讽刺类内容的描绘。

用途广泛

大吴泥塑用途广泛,不但可以在传统节日和重大活动中使用,而且可以作为儿童的玩偶,更可以作为家中的陈设品,甚至成为艺术家的案头摆设和收藏的艺术品。不同文化层次和审美要求的人们皆有所悦,其思想内容,具有较强的渗透力。

乡土气息浓郁

大吴泥塑是传统自然经济和农耕社会的产物。自从700多年前身怀泥塑技艺入潮创乡的吴静山,发现村中可塑泥料,农闲以兹谋生伊始,大吴泥塑这门艺术及其作品,便与古代潮州的地方文化、风土人情紧密结合在一起,也正因如此,大吴泥塑作品又成为了研究潮州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工艺技巧独特

在艺术手法上,大吴泥塑是雕、塑、捏、贴、刻、印、划、彩等手法的结合,特别是在贴塑方面,大吴泥塑更是有别于中国其他泥塑艺术。具有艺术表现的手法使大吴泥塑的造型多样而富于想象力,既能刻画阴柔之美,又能表现阳刚之气,色彩艳丽、明快、热烈,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制作方法

大吴泥塑的制作流程包括挖泥、炼泥、捏塑、烧坯、彩绘五道工序,工序之间环环相扣,紧密联系。

挖泥是泥塑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整个泥塑的基础。大吴泥塑专以大吴村西田中半米深处无沙砾且黏性强的米黄色田泥为材料。

挖泥后,需将所挖泥土用大木棍反复锤捣、搅匀进行炼泥,然后把炼好的泥土切成块状,堆砌在屋檐下或储藏室中,并用湿布覆盖,保持一定的湿度备用。

捏塑是大吴泥塑的关键工序,是模塑、捏塑、贴塑的总称。模塑是指用模具将常用的头、躯干、衣服等翻塑出来并组合成一个粗略的泥坯。捏塑时,艺人综合运用雕、塑、捏、刻、印、彩等复杂技法,按照设置好的情节和造型将泥坯捏塑成型。捏塑工序中的贴塑是大吴泥塑的一大特色。艺人首先用棍棒将泥团轧成薄片状,用各式图案造型模具压出衣袍上的基本纹路,然后将其包裹贴在泥偶身上,并依据身体的动态做出衣褶与翻转。接着,艺人又以其他大小不等的模具单独压制出浮雕层次较高的泥片,并将其贴附在衣袍纹饰上,作为衣袍的装饰。

捏塑完成后,进行的是烧坯工序。首先,艺人需对泥坯进行阴干。接着,用砖块围成土窑,在土窑内放上粟壳(俗称“粗糠”)并浇上燃料,然后把泥坯并排平放在粟壳上面,再盖上粟壳。泥坯之间的缝隙也需用粟壳进行填充。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艺人在窑的中间放置稻草绳作为导火线,在绳的一端点火,让粟壳充分燃烧,待其完全化为灰烬并呈乳白色时,完成烧坯工序。

最后,完成烧坯的泥塑还需进行彩绘,在业内素有“三分塑,七分彩”的说法。大吴泥塑在烧制前不上彩,所有颜色均直接绘制在烧过的素胎上。彩绘时,艺人根据泥塑形象及人物性格特征等选择恰当的颜色。同时,由于泥塑坯吸水速度快,要求上彩时,艺人必须一笔完成,不得修改,因此对艺人的技艺要求较高。

荣誉认证

大吴泥塑作品《搜楼》获得第一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乡土奖”金奖。

大吴泥塑作品《回书》获得“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北京·2008)”金奖。

大吴泥塑作品“高级陶艺布娃娃”获得中国旅游购物节天马银奖。

大吴泥塑作品《钟馗踏马鬼》获得“首届中国(吴川)‘吴川杯’泥塑艺术邀请赛专家组”铜奖。

大吴泥塑作品《王伯当大战程咬金》《金花牧羊》获得“广东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银奖。

大吴泥塑作品《西厢记》获得“第二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铜奖。

历史起源

大吴泥塑,又称“浮洋泥塑”“翁仔屏”“大吴安仔”等,因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而得名。

泥塑(大吴泥塑)据史料记载,南宋末年,曾随父亲在江苏无锡经商并学习惠山泥塑艺术的福建漳浦人吴静山,南迁入潮州定居,并以制作泥塑玩具为生。

从此大吴泥塑代代相传,至明朝中期初步繁荣。

清乾隆至宣统年间为大吴泥塑的鼎盛时期,约有1000人口的大吴村有400多个泥塑艺人,几乎是户户有作坊,人人会泥塑。

抗日战争时期,潮州沦陷,泥塑艺人纷纷转业,整个泥塑行业一片萧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泥塑一度遭到禁止,泥塑艺人的数量也逐渐减少,大吴泥塑濒临绝境。

直到21世纪初,中国国家加强了对民间艺术的扶持力度,大吴泥塑才得以复苏。

大吴泥塑相关榜单
十大中国最有名的泥塑排行 国内10大著名的泥塑产地盘点
中国十大有名的泥塑产地名单如下:无锡惠山泥人、凤翔泥塑、苏州泥塑、泥人张彩塑、浚县泥咕咕、北京兔儿爷、黄陂泥塑、聂家庄泥塑、泥哇呜、大吴泥塑,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十大中国最有名的泥塑排行 国内10大著名的泥塑产地盘点
中国十大有名的泥塑产地名单如下:无锡惠山泥人、凤翔泥塑、苏州泥塑、泥人张彩塑、浚县泥咕咕、北京兔儿爷、黄陂泥塑、聂家庄泥塑、泥哇呜、大吴泥塑,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泥塑
  • 特色工艺品
  • 中国特产
  • 面塑
  • 剪纸
  • 竹编
  • 木雕
  • 陶器
  • 柳编
  • 石雕
  • 夏布
  • 彩灯
  • 热门景区特产
  • 特产标志认证
  •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特产特色功能
  • 各地特产
  • 珠三角特产
  • 京津冀特产
  • 华南特产
  • 华东特产
  • 热门文章
  • 中国十大有名的泥塑产地
  • 京津冀十大特产
  • 信宜十大特产
  • 东营十大特产
  • 十大当归产地
  • 大理古城十大特产
  • 阿勒泰十大特产
  • 邯郸十大特产
  • 琼海十大特产
  • 湘潭十大特产
  • 呼和浩特十大特产
  • 日本十大名药
  • 钦州十大特产
  • 四川十大香烟
  • 徐州十大特产
  • 热门词条
  • 1
    黄陂泥塑
  • 2
    泥哇呜
  • 3
    浚县泥咕咕
  • 4
    苏州泥塑
  • 5
    淮阳太昊陵泥泥狗
  • 6
    无锡惠山泥人
  • 7
    大吴泥塑
  • 8
    凤翔泥塑
  • 9
    芒砀山泥响
  • 10
    泥人张彩塑
  • 11
    聂家庄泥塑
  • 12
    杨氏家庭泥塑
  • 13
    徐氏泥彩塑
  • 14
    北京兔儿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