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头鱼又叫叉鼻鲀,种类繁多,主要有:黑斑叉鼻鲀,星斑叉鼻鲀,地图叉鼻鲀,斑马叉鼻鲀,白点叉鼻鲀,菲律宾叉鼻鲀等等。为暖水性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及西太平洋珊瑚礁海域,杂食性。
肝脏及卵巢具剧毒,不可食用。可供观赏 。
体长椭圆形,头体部粗圆,尾柄侧扁。体侧下缘无纵行皮褶。吻短,圆钝。眼小,上侧位。无鼻孔,每侧有一个深叉状皮质鼻突起。口小,前位;上下颌各有2个喙状大牙板。除吻端、鳃孔周围与尾柄外,头体均被小棘。背鳍1个,位于体后部、肛门下方,圆刀形;臀鳍与背鳍同形,起点位于背鳍基底后端稍后下方;无腹鳍;胸鳍宽短,扇形;尾鳍宽大,后端截形。头体背侧部灰褐色,密布黑色小点;背鳍、臀鳍及尾鳍亦具黑点;胸鳍基上下方各有一黑斑。幼鱼体褐色,密具小黑点,体侧下部和腹部具许多平行之黑斜纹。
为暖水性鱼类近海底层中大型鱼类,最大体长达1200mm。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东至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大利亚。中国分布于南海(东沙,南沙,海南莺歌海、干冲,广西涠洲岛,广东闸坡、汕尾)和东海(福建台湾岛以南海域,台湾沿海、澎湖、小琉球、兰屿、绿岛。
肝脏及卵巢具剧毒,不可食用。可供观赏。
体长圆筒形,头胸部粗圆,向后渐细,稍侧扁,尾柄圆锥状,侧扁。体侧下缘无纵走皮褶。头较大,背缘弧形,头高大于头宽。吻短,圆钝。眼中大,侧上位,距吻端较距鳃孔为近。眼间隔宽平,为眼径3.2~4.0倍。无鼻孔,每侧有一深叉状皮质鼻突起,位于眼前方,距眼较距吻端为近。口小,前位。上下颌各有2个喙状大牙板,中央缝显著。唇发达,上唇较长,两端向上稍弯曲。鳃孔中大,侧中位,位于胸鳍基底前方,弧形,稍倾斜,长大于眼径。鳃膜白色。
白点叉鼻鲀为暖水性近岸底层中小型鱼类,体长一般150~250 mm,大者达300 mm。肝脏、卵巢剧毒。筋肉、皮和精巢亦有毒。
分布于西起菲律宾,东至夏威夷和社会群岛,北至日本南部沿海。我国分布于南海诸岛海域。
体卵圆形,头胸部粗圆,向后渐细,稍侧扁,尾柄粗短,侧扁。体侧下缘无纵走皮褶。头中大,背缘弧形,头高大于头宽。吻短,圆钝。眼中大,侧上位,距吻端较距鳃孔为近。眼间隔宽平,为眼径2.7~3.3倍。无鼻孔,每侧有一深叉状皮质鼻突起,位于眼前方,距眼较距吻端为近。口小,前位。上下颌各有2个喙状大牙板,中央骨缝明显。唇发达,两端向上弯曲。鳃孔中大,侧中位,位于胸鳍基底前方,弧形,稍倾斜,长大于眼径。鳃膜白色。
为暖水性礁栖或岩栖性中小型鱼类。一般体长100~200mm,大者可达250mm。胃中等大。卵巢和肝剧毒,筋肉、精巢和皮亦有毒。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分布很广,西达红海和非洲东岸,东达社会群岛,南达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北达日本琉球海域。我国分布于西沙群岛、海南岛和台湾沿海海域。
为暖水性近岸底层中大型鱼类。个体较大,一般在300~500 mm,大则可达600 mm。分布于西至印度洋非洲东岸,东至太平洋的社会群岛,北至中国和日本南部,南至澳大利亚北部沿海。我国分布于东海南部和台湾沿海。
为暖水性近岸底层中小型鱼类。摄食甲壳类、软体类和鱼类,亦摄食珊瑚礁中海藻、珊瑚枝等。一般体长200~300 mm,大的可达450 mm。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热带海域。我国分布于台湾沿海海域。
为暖水性近海底层小型鱼类。一般体长100~150 mm,大者达200 mm。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热带海域。
为暖水性近岸底层中大型鱼类。常生活在岩礁、珊瑚礁海域,杂食性,可食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鱼类,也可食多种藻类和珊瑚枝。一般体长200~300 mm,大者可达500 mm。卵、肝脏剧毒,筋肉、皮、精巢也有毒。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海域,西至非洲东岸,南至澳大利亚,东至印度尼西亚,北至中国、日本南部海域。
体短粗,皮肤光滑或被小刺。上、下颌分别愈合成 2个喙状齿板,有中央缝。背鳍单个,与臀鳍相似且对生,无鳍棘;缺乏腹鳍。有鳔,气囊发达。肉味细腻而美,但肝脏和生殖腺等均含有河豚毒素。主要为暖水性近岸底层肉食性鱼类,活动性差,少数可进入淡水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