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獴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等省。
蛇獴又叫蒙哥。它头小、嘴尖、尾巴长,全身长75厘米左右,尾巴就占了全身的一半,比起眼镜蛇来小得多。
蛇獴捕食小动物,亦食眼镜蛇。眼镜蛇的毒牙前有钩,能分泌神经性毒液,毒性很大。如果把它激怒,它前半身就会竖起来,颈部膨大,发出呼呼的声音,真是凶恶极了。可是一见了蛇獴,它就会颤颤抖抖,缩成一团,活象老鼠见了猫。蛇獴这样小,怎么竟敢在眼镜蛇这个太岁的头上动土呢?原来蛇獴有一种免毒性,眼镜蛇的毒性再大,对它一点作用也不起。
蛇獴不但吃毒蛇,而且是捕捉鼠类的能手。凭着它小巧而灵活的身躯,钻进老鼠洞里,一个个地捕食。
十九世纪以来,夏威夷蔗田中鼠害严重。人们把蛇獴作为灭鼠英雄,请它到那里去发挥专长。蛇獴去后不久,就把这地方的鼠类几乎吃光了。因此,人们很喜欢它。我国云南一带还有养蛇獴的习惯。
蛇獴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所以养殖的话需要申请特种养殖证。中国有2种獴,即食蟹獴和爪哇獴,其中食蟹獴相对比较常见。野生獴受国家保护,不可以猎杀,但是人工可以养殖獴,但是需要林业局批准。
獴舍的造型采用并列式,每列以10间为度,太长会给管理工作带来不便。为便于工作人员入内清洁,獴舍用砖砌成2米长、1米宽、2米高。室内用水泥铺成内高外低,有一定的斜度的地面,并在门边(外)建一排水沟,以便每次清洗后能迅速排去污水。在舍内沿墙固定一至二根横杠,以适应蛇獴攀缘的特性,高度以1·5米为宜,用木做成一个长60厘米、宽40厘米、高40厘米的木箱,在木箱侧面留一个洞口,安上一个可活动并可脱离箱体的门,在清洗猪舍时将门固定,把蛇獴关在窝箱里而便于工作人员清洗。一般每獴舍配备两个木箱,舍内木箱脏了时可以换出来清洗。木箱用砖垫起少许,摆在獴舍一角,任由蛇獴自由进出。在地板上摆一个可固定可拆走的接粪盆(蛇獴如猫一样有固定排粪习性),还要配备一个饮水盆、喂料盆,为了防止蛇獴掀翻,同样要求可固定可拆走清洗,不论怎样的獴舍结构,都要求通风凉爽,不让日光直接照射,不让雨水直接淋下,并要有防逃设施。为了避免发出较大的声响,食具一般用塑料制品。
蛇獴的种源来自两方面:一是活捕野生的进行驯化;二是育种场提供。
初捕的蛇獴,先放在僻静、较暗的獴舍里,避免它神态紧张惊恐乱窜而造成死亡。刚驯养的蛇獴头几天会不吃不喝,整天蜷伏在窝箱内,两耳竖起,眼睛惊恐地注视一切。此时需用碗盆盛一些白糖水及放一两条它喜吃的蕉在舍内,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又饥又渴的蛇獴就会悄悄的出来吃点水和蕉,又匆忙的窜进窝箱里躲起来。
持续几天后,用玉米粉煮成糊状加糖微甜,替代糖水放在舍内,此时不再放入大蕉。经过几天的口味习惯,蛇獴一般不会再拒食。
捕捉到的野生幼狸,在家养的情况下,三两年内能发情交配的为数极少。因此,驯养野生蛇獴一定要有耐性。而在种狸场引种,一般翌年就可繁殖,通常种狸场在每年的7—10月供应狸种。由于种源的短缺,通常是隔年就向种狸场定购。
蛇獴属杂食性动物,日常饲料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间或饲喂一定数量的动物性饲料,即能维持它的生长发育。山上略带甜味和多汁的野果、块茎,蛇獴都吃。田间的泥鳅、小鱼虾、田螺、蛇鼠、草蜢、青蛙、小鸟……等都是蛇獴喜爱的食物。
在日常饲喂中,一般以米粥、玉米粉、米糠、麸皮混合煮成糊状饲喂为主,每隔一段时间辅以屠宰场废弃的下杂、肉碎或人们吃剩的骨头,每次不可太多,有30克—50克就足够了。每天傍晚将煮好冷凉的饲料,盛在固定好的食料盆里,让蛇獴自由采食,清水则全日保持供应。动物性饲料如鸡骨头、蛇鼠肉等,则放在食料盆旁边的地板上,一般在蛇獴吃过一次饲料后投放。因蛇獴有昼伏夜出的习性,所以每天傍晚饲喂一次就可以了。
每天早观察蛇獴吃食、排便是否正常,一般蛇獴的粪便是软条状,偏硬和偏稀不甚明显都属正常。在蛇獴上午还处于睡眠状态时,清扫獴舍,清扫时不要弄出太大的响声,如蛇獴颈毛竖起,发出低吟声时,应停止打扫,轻轻将它赶入窝箱,关好箱门再进行打扫。
平时在喂食时,轻轻地抚摸蛇獴,并经常让蛇獴在饲养员的手上叼取食物。经过一段时间后,蛇獴食像猫狗一样驯服,并会主动向你示好、索取食物,不会因工作人员的进入獴舍而惊慌窜逃。
每天打扫吃剩的残渣及褪下的狸毛后,应将食料盆、饮水盆拿出洗净备用,一般饮水盆换过清水放回原处。蛇獴白天亦出来排便,所以粪盆在清洁后也应放回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