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球鱼栖息于海底珊瑚礁环境中,栖息深度随年龄而异,小鱼只在3~6米深的浅海区域活动,而成鱼可以深入海下18~213米的高压环境中。
为暖水性底层海鱼,分布于黄海中部到南海,远达澳大利亚、日本及东非。
体高,侧扁,呈椭圆形,腹部有3条凸棱,尾柄短。头大,头上有许多粘液腔,上覆盖一层薄膜。眼大,位于头的中央稍近前端。鼻孔紧位于眼前方,内有一隔膜。口大,倾斜,腹位。牙细呈绒毛状,分布于上下颌及腭骨上,犁骨及舌上无牙。下颏有一对大的发光器。鳃孔大。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鳃耙细。鳞片大,骨化,形成骨质板,板上有放射状条纹,每鳞片中央有一隆嵴,各隆嵴相连,在体侧成5条凸棱。背鳍2,第一背鳍起点距吻端较尾鳍基为近,以第二鳍棘为最长,每鳍棘有一活动关节,可将鳍棘摺叠于背沟中,直立时各鳍棘为左右互相交错排列。第二背鳍与臀鳍相对。胸鳍小,位置较低。腹鳍有一强大鳍棘,此鳍棘有一活动关节,可沿背侧平卧,在腹鳍基部有3弱小鳍条。尾鳍凹叉形。体呈橙黄色,鳞片边缘黑色,头部有浅黑条纹,第二背鳍、臀鳍、胸鳍及尾鳍黄色。微间红色。体长可达170毫米;因体被大栉鳞、形似松果球而得名。
这种鱼有一个特点,在它头部的发光器官中与其共生着费氏弧菌。当细菌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便开始发光,这样在鱼的头部就形成了类似手电筒的发光器,以便其在黑暗的海洋中寻找并捕食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