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猫喜欢幽静、阴暗、干燥、清洁的环境,比大灵猫更加适应凉爽的气候。多栖息在热带、亚热带低海拔地区,如低山森林、阔叶林的灌木层、树洞、石洞、墓室中。
在中国小灵猫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地,中国以外主要分布在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地。
小灵猫外形与大灵猫相似而较小,长约48~58厘米,尾长33~41厘米,体重2~4千克,比家猫略大,吻部尖而突出,额部狭窄,耳短而圆,眼小而有神。小灵猫的尾部较长,尾长一般超过体长的一半。四肢健壮,后肢略长于前肢;足具五趾,但前足的第三趾和第四趾没有爪鞘保护,有伸缩性,能从足垫中间裸出。会阴部有高度发达的囊状香腺,闭合时外观像1对肾脏,开启时形如一个半切开的苹果。雄性的香腺比雌性的略大。
小灵猫的基本毛色以棕灰、乳黄色多见。眼眶前缘和耳后呈暗褐色,从耳后至肩部有2条黑褐色色颈纹,从肩到臀通常有3~5条颜色较暗的背纹,背部中间的两条纹路较清晰,两侧的背纹不清晰。四足深棕褐色。尾巴的被毛通常呈白色与暗褐色相间的环状,尾尖多为灰白色。
小灵猫为独居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活动的高潮主要集中在每天的15时至晚上的22时,性格机敏而胆小,行动灵活,会游泳,善于攀缘,能爬树上捕食小鸟、松鼠或采摘果实。
小灵猫食性较杂,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以植物性食物为辅。动物性食物如老鼠、小鸟、蛇、蛙、小鱼、虾、蟹、蜈蚣、蚱蜢、蝗虫等,植物性食物如野果、树根、种子等。小灵猫的活动范围与其食性和季节的变化有关,秋季是各种果实成熟的时候,小灵猫常常在树林中活动,采食野果;冬季多在田边、林缘灌丛觅食小动物;夏季,两栖类动物繁多,则多在小溪边、水塘边及翻耕的田间活动觅食。
小灵猫有擦香的习性,外出活动时,常将香囊中的分泌物涂擦在树干、石壁等突出的物体上。野生灵猫擦香的作用主要是标记自己的领地和引诱异性灵猫。在遇到敌害时,小灵猫能从肛门腺中排出一种黄色而奇臭的分泌物,用以自卫。
小灵猫到2岁,体重达2千克以上时,可达到性成熟,即有发情表现,可以进行交配。小灵猫的繁殖期分为春、秋两季,但以春季为主,一般集中在2~4月份,少数可延迟到5月份,而秋季仅在8月份,为期较短,繁殖得少。小灵猫的妊娠期一般在69~116天,平均90天。产仔期多集中在5~6月份,一般在夜间或凌晨产仔。每胎产仔2~5只,一般为3只。小灵猫发情时会发出“咯咯咯”的求偶叫声,十分明显,发情的母灵猫外生殖器有不同程度的充血、肿胀现象。小灵猫交配时间短促,并多在夜间进行。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Ⅲ;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红色名录,生效年代:2008。
保护现状
中国有分布小灵猫的自然保护区有桃源洞、壶瓶山、八大公山、索溪峪、八面山、莽山、鄱阳湖(江西)、岩泉、桃红岭、井冈山、攀枝花苏铁、王朗、卧龙、唐家河、缙云山、金佛山、珠穆朗玛峰、石林(云南)、哀牢山、苍山洱海、大围山、金平分水岭、怒江、高黎贡山、铜壁关、清凉峰、天目山(浙江)、古田山、乌岩岭、瓦屋山、大雾岭、朱家山、滚马乡(三穗)、南靖南亚热带雨林等。
保护措施
全面调查中国灵猫科动物的现状并制订保护对策和行动计划,加强对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的管理;
严格禁用氰化钾及爆炸物捕猎各种食肉动物;
必要时得考虑禁猎若干年以确保资源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