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圣春 男 1972年2月出生于中国山东省汶上县,现居于山东省枣庄市。
中国发明协会会员,济宁发明协会会员,连年被评为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并被评委枣庄市十佳校外科技教育专家。
侯圣春十年拥有600多项发明,现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300余项专利。成为当地获得国家专利最多的个人,赢得了民间“发明大王”的称号。
为了体现中国人的智慧与才能,侯圣春向爱迪生发起了挑战(爱迪生一生中被授权的发明有1380多项)
而又因为,当今社会的汽车污染问题,侯圣春发明了“空气动力车”(又名气动机动车),现第二代车已装车成功,时速达120公里/小时,成本8元/100公里,低能耗,零排放,无污染。
就爱琢磨“鼓捣”东西-摘自《北京日报》
如今41岁的侯圣春是山东枣庄市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汉子,只有初中文化水平。1991年,他来到枣庄市中区,期间打过工、端过盘子、修过自行车,但一直最爱的还是“鼓捣”各种东西。侯圣春说,从小时候开始,家里所有能拆的东西都被他拆遍了,但拆了都能装好,坏了的也能修好,但真正走上发明创造这条路,还要从2001年说起。
“多年前,借别人摩托车出门,半路上车胎没气了,推都推不动,耽误了做生意。”侯圣春说,“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琢磨摩托车爆胎助力器。”2003年10月,侯圣春发明的实用新型“摩托车爆胎助力器”,为他赢得了人生中的第一项国家专利。
此后,侯圣春在发明创造上一发不可收拾:得知井盖经常被盗,他发明了防盗井盖;为避免疲劳驾驶,他发明了驾驶员专用清醒装置;为防入室盗抢,他发明了防盗报警窗帘……在10年的发明道路上,侯圣春一共获得了186项国家专利,其中16项发明专利,16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枣庄市市中区委宣传部干部孙中喆介绍说,侯圣春是枣庄市获得国家专利最多的个人。此外,还有300多项专利正在申报之中。
采石获“空气动力汽车”灵感
侯圣春是从2006年开始设计空气动力汽车的。而早在1998年上山开采石头的一次经历,就让他一直思考气钻工作时空气产生的巨大冲力是否也能运用在汽车上。
终于在2008年,他花费4000元买了一辆报废的面包车做实验品,根据自己的设计制作出了简陋的空气压缩机和气动机。历时一年,经过上百次的试验,2009年底,侯圣春的油气混合动力车终于可以上路了,时速最快能达到40多公里。
“与传统汽车通过汽油或者天然气的燃烧,将汽油或者天然气的能量转化为动力来驱动汽车不同,我发明的空气动力汽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气车’,通过压缩空气储存在一个气缸内,利用其压力来推动气动机,带动轴承运转。”侯圣春说。
侯圣春回忆,由于当时的空气动力汽车并没有完全摆脱汽油,所以他一直没有放弃思考钻研。直到2011年春节过后,他发明出了可以用来代替汽油作动力的自然热交换器,通过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加热可以使得空气受热膨胀产生动力。于是,他开始着手装配他的第二代空气动力汽车。比起第一代空气动力汽车的装配发明经历,侯圣春此次明显快了许多。短短两个多月,他的第二代空气动力汽车已经研制成功了。
侯圣春的第二代空气动力汽车已经完全不需要依靠汽油,而是使用高压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空气作为介质。汽车运行时压缩空气存储的压力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机械能。
几十万元投入换来零收益
在侯圣春的家里,除了院子里停放着的两辆空气动力汽车外,最为值钱的东西应该是他的那一摞专利证书。10年发明路,侯圣春已经手握186项国家专利,还有300多项专利已经报审。但是,这些看似耀眼的光环,不但没能给他带来丝毫的经济收益,相反,在这些发明背后是他生活的拮据。用侯圣春自己的话说,这些专利给他带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我虽然有百多个发明,但是没有一件被做成商品应用到生产、生活领域。”这是令侯圣春感到最为遗憾的事情。侯圣春告诉记者,专利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不但不能给他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他每年还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专利申请和维护方面。每个发明除了要进行专利申请外,每年还要缴纳一定金额的年费,而年费金额每年递增。“平均每个专利的申请费用在2000元以上,每个专利的年费也从几百元到上千元逐渐递增。”侯圣春粗略地计算了一下,每年在专利上的费用要达到几十万元。
除了专利方面的费用,要继续搞研发、实验,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如今侯圣春和妻子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第二代空气动力车的完善上。侯圣春偶尔会为当地的企业做企业设计或技术改造,能赚几万元钱,没有其他经济收入。“我现在能做到的是,只要有资金就投到空气动力汽车的完善上,希望尽快看到空气动力车普及应用。”
拮据家庭充满发明乐趣
从2006年开始设计空气动力车之后,侯圣春不但关掉了修车铺,还把他在企业做技术改造的钱全投了进去。为了搞发明,他没有再找工作,家里没有什么收入来源。除了日常开支,侯圣春的家里几乎没有添置新的家具、家电。电视还是十几年前的14英寸的黑白电视,家里惟一的新家电是台旧电脑,是好心人为了方便他查阅资料赠送给他的。
看着侯圣春对发明创造的满腔热情,尽管生活拮据,妻子没有丝毫怨言。她朴实地说:“每个人追求的幸福是不同的,我没觉得这种日子有多苦。”如今妻子每天都帮着侯圣春一起搞发明创造,她在讲解空气动力汽车的动力原理时,俨然是半个“发明家”了。
如今读初二的女儿在侯圣春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动手动脑,学习成绩优秀,并且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两项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