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翅蝉(Chremistica ochracea),正式中文名为安蝉,是一种薄翅蝉属的蝉,体长20~23mm,头部的宽长于胸长宽,头部略呈三角形状,两眼间有三颗红色宝石般的单眼,头部前缘有一条明显的黑色边线,分布于低海拔地区。
本种分布于低海拔山区。
体色单纯,有翠绿色与橙褐色两种形态;翅膀有完全透明感,体色、翅脉呈绿色,夜间有趋光性。成虫翅透明,翅脉绿色,口器为刺吸式吸食植物汁液。雄虫腹部具发音器,利用发音筋收缩引发鼓膜振动,经音箱之共鸣产生鸣叫吸引雌虫进行交尾。雌虫通常产卵于树皮缝中,孵化後之若虫会掉落土中,以吸食根部为生。老熟若虫在夏季黄昏从土中爬出,并於夜晚在树干上羽化为成虫,其蝉蜕可作中药材,成虫具趋光性。
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有一对强壮的开掘前足。利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树势,使枝梢枯死,影响树木生长。通常会在土中待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如3年、5年,还会有17年,这些数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质数。这是因为质数的因数很少,在钻出泥土时可以防止和别的蝉类一起钻出,争夺领土、食物。将要羽化时,于黄昏及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然后抓紧树皮,蜕皮羽化。当蝉蛹的背上出现一条黑色的裂缝时,蜕皮的过程就开始了,头先出来,紧接着露出绿色的身体和褶皱的翅膀,停留片刻,使翅膀变硬,颜色变深,便开始起飞。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6月末,幼虫开始羽化为成虫,刚羽化的蝉呈绿色,最长寿命长约60~70天。7月下旬,雌成虫开始产卵,8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多产在4~5毫米粗的枝梢上。夏天在树上叫声响亮,用针刺口器吸取树汁,幼虫栖息土中,吸取树根液汁,对树木有害。
蜕皮是由一种激素控制的。蝉蛹的前腿呈勾状,这样,当成虫从空壳中出来时,它就可以牢牢地挂在树上。蝉蛹必须垂直面对树身,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为了成虫两翅的正常发育,否则翅膀就会发育畸形。蝉将蛹的外壳作为基础,慢慢地自行解脱,就像从一副盔甲中爬出来。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当蝉的上半身获得自由以后,它又倒挂着使其双翼展开。在这个阶段,蝉的双翼很软,它们通过其中的体液管使之展开。体液管由液体压力而使双翼伸开。当液体被抽回蝉体内时,展开的双翼就已经变硬了。
如果在一只蝉双翼展开的过程中受到了干扰,这只蝉将终生残废,也许根本无法飞行,并且无法发声。
每当蝉口渴,饥饿之际,总会用自己坚硬的口器插入树干一天到晚的吮吸汁液,把大量的营养与水分吸入自己的身体中,用来延长自己的寿命。蝉在未成熟之前在土里成长,后慢慢掏洞爬于树干上,如发现有稀泥的盗土洞里必有幼蝉,蝉是在夜间趴在树干上脱壳,脱完壳就有了翅膀了。
雄蝉会鸣叫,它的发音器在腹肌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鸣肌每秒能伸缩约1万次,盖板和鼓膜之间是空的,能起共鸣的作用,所以其鸣声特别响亮。并且能轮流利用各种不同的声调激昂高歌。雄蝉每天唱个不停,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它们并不能听见自己的“歌声”。每个种的雄蝉发出3种不同的鸣声:集合声,受每日天气变动和其他雄蝉鸣声的调节;交配前的求偶声;被捉住或受惊飞走时的粗厉鸣声。雌蝉的乐器构造不完全,不能发声,所以它是“哑巴蝉”。有些种从鸣声、行为和形态上较易鉴别。
蝉卵枝保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孵化率的高低和蝉蚁体质的强弱,必须予以重视。根据长期的观察实践,保存的关键主要掌握好温度、湿度和通风三个要素。
保持恒温,一般最适宜的温度在0~10℃,达不到上述条件的话,春季自然温度即可,冬天的时候放在室外用塑料布或遮阳网盖起来,温度过低可以移到室内。
合适的湿度是保存好卵枝至关重要的一步,过湿或过干都会影响蝉卵的生命。可以通过喷水调节湿度,春、秋时节多喷些,冬季少喷些。喷水的方法是适时往墙上和地面上喷一些雾状水,使室内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即可。
由于蝉需要一定的氧气供应,因此在室内除掌握好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外,还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的流动与清新。
不管是从野地采集还是从外地种场引进来的蝉卵,北方一般在5~6月份,南方在3~4月份,都要集中于孵化室内进行孵化。孵化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蝉的孵化率和成活率。蝉卵孵化必须掌握好温度、湿度、光照三个要素和适宜的孵化方法。
适宜的温度会缩短蝉生长周期、提高蝉孵化率,因此一定要把控好温度。适合山西运城地区的温度在30~33℃之间,最高不超过35℃。温度过低会造成蝉蚁孵化时间延长,温度过高可使蝉种卵死亡。
保持适宜的湿度对提高蝉孵化率至关重要。实践证明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75%最佳。每天用喷雾器对蝉种卵枝条进行喷水保湿,喷雾要细要匀,不能过干或过湿,否则都会影响蝉的孵化率;同时要注意通风,密闭的环境可以通过电扇来改善通风状况。
光照是蝉卵孵化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光、暗等时长条件下蝉卵的孵化率最高,全黑暗和全光照都不利于蝉卵的孵化。
随着蝉养殖的发展,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条件,孵化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室内孵化法、仿自然孵化法、屋顶孵化法、塑料棚孵化、室外拱棚孵化法及先室内后自然孵化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室内孵化法。具体方法:在室内搭起长方形塑料棚,用竹竿搭架,将蝉卵枝条并排放在架子上,架子下面铺一层漏斗形的塑料布,塑料布中间剪一个直径20cm左右的圆形口子,下面用塑料盆铺5~10cm厚的绵细沙,沙的湿度以手捏成团为宜。棚里面用电热器,棚外用空调进行加温;棚内用喷雾器、补湿器进行补湿;棚内、棚外安装数盏电灯进行光照,孵化出来的蝉蚁通过塑料布抖落到沙盆里,于下午17~18时天气凉爽后进行殖种。
蝉若虫生长汲取的是树木根系汁液,选择的树木必须是根系发达、生长茂盛、汁液较多的健康树种。根据各地实践经验来看,除了松树、柏树、花椒树、臭椿和核桃树外,果树及多年生灌木植物等都可以作为合适树种。在土壤的选择上,为了保证蝉蚁能轻松钻入土里并深入到树木根系快速、健康地生长,应选择那些透气性强、渗水性好、疏松柔软的沙质土壤。
蝉其皮曰蝉蜕,富含甲壳素、异黄质蝶呤、赤蝶呤、腺苷三磷酸酶,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咳嗽音哑。咽喉肿痛。风疹瘙痒、目赤目翳、破伤风、小儿惊痫、夜哭不止等症,据《中国药材学》记载,还有益精壮阳、止咳生津、保肺益肾、抗菌降压、治秃抑病待等作用。
蚱蝉老熟若虫变化为成虫时,羽化蜕除的外壳称蝉蜕,又称“蝉蜕”或“蝉皮”,其主要成分含甲壳素及蛋白质,味甘、咸、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辛凉解表中药。
蝉体含营养物质丰富,干基蛋白含量在70%以上,脂肪约7%,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品,可称其为当今食品中蛋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