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华夏九鼎

九鼎,是中国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但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九鼎已不知下落。由于九鼎象征九州代表着华夏,就历史与文化价值而言, 没有一件堪与九鼎媲美。
目录
华夏九鼎介绍

九鼎,是中国的代名词,以及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下。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利象征与意义,亦曾屡次重铸九鼎,武则天、宋徽宗也曾铸九鼎。

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历代承袭

夏朝

九鼎,据传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铜铸成九鼎,象征九州。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鼎,曾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因此,‘鼎’很自然地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进而成为国家传国宝器。《墨子·耕注》: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后、殷、周之相受也。

商朝

商汤逐走夏桀后,将九鼎迁至其都。盘庚定都于殷后,九鼎迁移至此。

西周

周武王灭商后,曾公开展示九鼎。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洛邑,将九鼎置于该城,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史记周本纪载:成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

东周

东周开始后,周朝王室衰落,各诸侯开始觊觎王权。周定王时,楚庄王首次于洛邑“问鼎之轻重”,被周大夫王孙满驳回。后楚灵王一度也动心问鼎,因国内发生叛乱,未果。(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秦惠王时,张仪制定策略,希望能夺得九鼎以号令诸侯,楚顷襄王、齐国国王亦希望争夺宝鼎。周赧王周旋于两国以及魏国、韩国之间,令其相互制约,得保九鼎不失。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国攻占韩国重镇宜阳。秦武王大喜,引任鄙、孟贲一班勇士到宜阳巡视,然后直入洛阳,以窥周室。周赧王遣使郊迎,秦武王直接入太庙明堂中欲窥九鼎。秦武王围着九鼎观览一番,赞叹不已。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叹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当携归咸阳。”守鼎的官吏说:“此武王定鼎于此,未曾移动,每鼎有千钧之重,无人能举。”秦武王尽平生之力,将鼎抬离地半尺。正要迈步,不觉力尽失手,鼎坠于地,正压在武王右足上,喀嚓一声,将胫骨压断。众人急忙把他扶归公馆,秦武王疼痛难忍,血流不止,挨至半夜,气绝而亡。秦武王即位时曾言:“得游巩、洛,生死无恨。”今日果然死于洛阳。

武王竟至周,而卒于周。其弟立,为昭王。

秦昭襄王在位时期,周赧王驾崩,周民遂东亡。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于惮狐。后七岁,秦庄襄王灭东周。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

秦朝

据说,秦灭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咸阳。但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说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无功。也有史学家认为,九鼎并非是九个,而是只有一个,因为代表九州,也叫九州鼎,简称九鼎。

武周

武则天登基后的女皇要利用儒、佛、道的思想来巩固地位。制礼作乐,向来是帝王的能事。武则天享明堂、置七宝、封神岳、作大乐、铸九鼎。九鼎是古代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相传禹铸九鼎,以象九州。武则天知九鼎难求,遂重新铸之。神功元年(697)四月,鼎成,置于洛阳明堂当中,神都鼎名永昌,高一丈八尺,容1,800石。冀州鼎名武兴,雍州鼎名长安,兖州鼎名日观,青州鼎名少阳,徐州鼎名东原,扬州鼎名江都,荆州鼎名江陵,梁州鼎名成都,均高一丈四尺,容1,200石,各图山川物产于其上,共用铜56万余斤。

如《资治通鉴》引记:“则天顺圣皇后中之下神功元年(697)……夏,四月,铸九鼎成,徙置通天宫。豫州鼎高丈八尺,受千八百石(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即1,800x120=216,000斤);梁州高丈四尺,受千二百石;各图山川物产于其上,共用铜五十六万七百余斤。太后欲以黄金千两涂之,姚涛曰:“九鼎神器,贵于天质自然。且臣观其五采焕炳相杂,不待金色以为炫耀。”太后从之。自玄武门曳入,令宰相、诸王帅南北牙宿卫兵十余万人并仗内大牛、白象共曳之。

北宋

如《宋史》所记:“崇宁四年(1105年)三月,铸九鼎,用金甚厚,取九州水土内鼎中。”宋徽宗以铜二十二万斤铸造九鼎,装饰以黄金,并仿明堂,在汴京中太一宫之南建造九成宫,内有九室,陈列九鼎。中央之鼎为帝鼎,东方为苍鼎,南方为彤鼎,北方为宝鼎,东北为牡鼎,东南为冈鼎,西南为阜鼎,西方为晶鼎,西北为魁鼎。政和七年(1112年)又铸造了“神霄九鼎”,分别命名为“太极飞云洞劫之鼎”、“苍梧祀天贮醇之鼎”、“山岳五神之鼎”、“精明洞渊之鼎”、“天地阴阳之鼎”、“混沌之鼎”、“浮光洞天之鼎”、“灵光晃曜炼神之鼎”、“苍龟大蛇虫鱼金轮之鼎”。

式样纹饰

大禹铸的九鼎是什么式样?是方是圆?是四足还是三足?鼎内外有什么铭文和纹饰?至今无所考稽。

唯独《史记·赵世家》中提到九鼎之一的雍州鼎为龙文,赤色。“十八年,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

宋代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曰:“八月,王与孟说举鼎,绝脉而薨。脉,莫获翻。脉者,系络脏腑,其血理分行于支体之间,人举重而力不能胜,故脉绝而死。按《史记·甘茂传》云:武王至周而卒于周。盖举鼎者,举九鼎也。《世家》以为龙文赤鼎。”

又《拾遗记》卷二载曰:“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鼎中常满,以占气象之休否。当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周将末,九鼎咸震。皆应灭亡之兆。后世圣人,因禹之迹,代代铸鼎焉。”

以上雄金、雌金的含义诸书无解,大概是指合金的硬度而言。“以占气象之休否”就是测国运之兴衰。可见,鼎从容器、炊具、到祭器、礼器、又到宝器、神器,代代演变已彻底改变了实际用途,变成了国家供奉的神物。

大禹九鼎之纹饰虽无实物可证,据现已出土的当时陶器纹饰推测,也不外于兽面类、龙凤类、动物类、云雷类、火类、几何类等。

来历

夏代的青铜铸造业,已相当发达。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熔点低,便于铸造冶炼。夏代的炼铜业。古文献中亦有记载。《越绝书》卷十一日:“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关于铸造九鼎,《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后开(启)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三国指夏、商、周。《左传》宣公三年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即言此事。据考古材料证明,当时的奴隶在铸造象九鼎这样的大型器件时,一般是首先用质细的泥土制成器范,再用木炭作燃料,用铜制的坩锅冶炼铜,锡矿块,最后将铜锡溶液注入范中,就成为青铜器。

但《左传》中谈到九鼎铸造的情况是这样的:夏朝初年,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后夏启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事先派人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九鼎象征九州,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此,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定鼎”,成为全国政权建立的代名词了。

变迁

商汤逐走夏桀后,将九鼎迁至其都。盘庚定都于殷后,九鼎迁移至此。周武王灭商后,曾公开展示九鼎。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雒邑,将九鼎迁至该城,依武王之愿定鼎雒邑,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太庙之中。

东周开始后,周朝王室衰落,各诸侯开始觊觎王权。周定王时,楚庄王首次“问鼎之轻重”,被周大夫王孙满驳回。后楚灵王一度也动心问鼎,因国内发生叛乱,未果。

秦惠王时,张仪制定策略,希望能夺得九鼎以号令诸侯,楚顷襄王与齐王亦希望争夺宝鼎。周赧王周旋两国以及魏国、韩国之间,使其相互制约,保九鼎不失。

下落谜团

关于九鼎的下落,史家众说纷坛,不一而足。

司马迁在他撰著的《史记》一书中,对九鼎的记叙,就有出入,前后不一。如:在周、秦二“本纪”中说,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周赧王死,秦从雒邑掠九鼎入秦。但在《封禅书》中说:“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由后者分析,九鼎在秦灭周之前,即“宋之社亡”时,已经不见;那么,前者所述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秦从雒邑掠九鼎归秦,岂不是自相矛盾,令人费解!司马迁之后,东汉的著名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汉书》中,对九鼎之下落,采取兼收并蓄之法,收录了司马迁的上述两说,同时,又补充了一条史料,说是在周显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泗水之下。后来秦始皇南巡之时,派了几千人在泗水中进行打捞,毕竟是江水滔滔,无从觅处,只得徒劳而返。

到了清代,九鼎之下落更加难以考察寻觅。后代史家只能随意加以揣测了。王先谦在《汉书补注·郊祀志》中认为:东周王室在衰落的过程中,已无力量保护自己。而战国时期各个实力雄厚的诸侯国,却虎视眈眈,力图统一中国,取周而代之。因此,象征王权和“天命所归”的九鼎,自然成为各诸侯必欲夺之的稀世国宝;加之此时周王室财政困难,入不敷出,于是销毁九鼎以铸铜钱,对外则诡称九鼎已不知去向,甚至说其中一鼎已东飞沉人泗水之中,免得诸侯国兴兵前来问鼎,自找麻烦,王光谦的说法虽似有理,但提不出任何一点史料加以证实,因此,是使人难以置信的。

后世帝王亦曾屡次重铸九鼎,以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和宋徽宗崇宁三年两次最为有名。

纵观中国历代史籍,关于九鼎下落的材料虽多,但往往自相矛盾,提不出充分可靠的依据,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在地下埋藏的古物中,九鼎今天究竟是否还存在?在历史上,根据历代史书记载,它确实曾作为夏、商、周三代的镇国之宝,传承了二千年;并且,从未发现过古人关于它已销毁的历史记载。因此,九鼎的下落,至今仍是一个谜。或许,今后会有揭破这个千载之谜的一天,那可能也是九鼎重见天日之时。

历史记载

九鼎,作为中国文明时代入口处的一块里程碑,已经遗失了2000多年,它们能否突然破土而出呢?这是人们经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中国古代青铜工艺高度发达,传下了许多稀世之宝。然而就历史价值而言,却没有一件比得上夏朝的九鼎。后人将争夺政权称为“定鼎”,就是因为三代以来,九鼎一直被视为王权象征的缘故。

关于铸造九鼎,《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后开(启)......九鼎既成,迁于三国。”三国指夏、商、周。根据《左传》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的记载,夏朝初年,令九州州牧贡铜,铸造九鼎,事先将全国各地山川奇异之物画成图形,然后分别刻于鼎身。九鼎铸成后,陈列于宫门之外,使人们一看便知道所去之处,有哪些鬼神精怪,以避凶就吉,据说此举深得上天的赞美,因而夏朝获得了天帝的保佑。

九鼎一出世,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其实,透过神话因素,就不难看出它的政治价值。再以九州之铜铸成九鼎,再以九鼎象征九州,无非是要表明自己乃九州之主,实现了天下一统。

此后,九鼎便成了三代传国之宝。夏亡之后,鼎迁于商,商亡之后,鼎迁于周。周成王正式定鼎于郏(今河南洛阳境内),表明天命之所归。

春秋时期,随着王室力量的衰落,强大的诸侯对九鼎便产生了觊觎之心。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在整饬内政,兴修水利,厉行改革,国富兵强的形势之下,兴兵攻击陆浑之戎,逼近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为他举行慰劳欢迎之礼,庄王“问鼎小大轻重”,表明了他有灭周的野心。从此,后人将争夺政权,称之为“问鼎”。

《战国策》开篇东周策一《秦兴师临周求九鼎章》就记载了秦要侵略周夺取九鼎的故事。周人颜率有谋略,先鼓动齐国帮助驱秦,答应把九鼎给齐国,齐国来要,颜率便问齐王走哪条路,结果都不合适,还说九鼎九个,一个要用九万人,九九八十一万人方全能拉走,颜率又说:“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就不再提拉九鼎的事了。从这里看九鼎真够重的,不过一定有夸张,但从这个文献看,九鼎一定很重,还是九个。

《史记·周本纪》:“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次洛,使人问九鼎。王使王孙满应设以辞,楚兵乃去。”《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史记·孝武本纪》:“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鬺烹上帝鬼神。”后亦以九鼎借指国柄。

南朝宋谢瞻《张子房诗》:“力政吞九鼎,苛慝暴三殇。”

宋杨万里《读严子陵传》诗:“早遣阿瞒移九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寡人闻大禹铸有九鼎,三代相传,以为世宝,今在雒阳。不知鼎形大小与其轻重何如?寡人愿一闻之!”

清龚自珍《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诸经有《法华》,王者之有九鼎,家业之有总帐簿也。”

三国魏曹丕《与钟繇五熟釜书》:"昔有黄三鼎﹐周之九宝﹐咸以一体﹐使调一味。"详"九鼎"。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司马贞索隐:“言毛遂至楚,使赵重於九鼎大吕,言为天下所重也。”

宋黄庭坚《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声名九鼎重,冠盖万夫望。”

明张煌言《怀古》诗:“人定能胜天,一言重九鼎。”

勋章的一种

1912年国民政府建立,陆军部制定《勋章章程》,规定勋章种类为九鼎虎罴醒狮三种,每种各分九等。此后还公布过一些勋章,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上述勋章全部废止。

出处与详解

1、相传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都雒阳问鼎之事。周显王时,九鼎没於泗水下。唐武后、宋徽宗也曾铸九鼎。

①《史记·周本纪》:“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次洛,使人问九鼎。王使王孙满应设以辞,楚兵乃去。”

②《史记·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③《史记·孝武本纪》:“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鬺烹上帝鬼神。”后亦以九鼎借指国柄。

④南朝宋谢瞻《张子房诗》:“力政吞九鼎,苛慝暴三殇。”

⑤宋杨万里《读严子陵传》诗:“早遣阿瞒移九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寡人闻大禹铸有九鼎,三代相传,以为世宝,今在雒阳。不知鼎形大小与其轻重何如?寡人愿一闻之!”

⑦清龚自珍《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诸经有《法华》,王者之有九鼎,家业之有总帐簿也。”

⑧三国魏曹丕《与钟繇五熟釜书》:"昔有黄三鼎﹐周之九宝﹐咸以一体﹐使调一味。"详"九鼎"。

⑨《文选·陆机》:“在周之衰,难兴王室,放命者七臣,干位者三子,嗣王委其九鼎,凶族据其天邑,钲鼙震於阃宇,锋镝流乎绛阙,然祸止畿甸,害不覃及。”刘良注:“畿甸,近国也。”

2、喻分量重。

①《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司马贞索隐:“言毛遂至楚,使赵重於九鼎大吕,言为天下所重也。”

②宋黄庭坚《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声名九鼎重,冠盖万夫望。”

③明张煌言《怀古》诗:“人定能胜天,一言重九鼎。”

华夏九鼎相关榜单
中国十大镇国之宝 中国价值最高的文物古董 最值钱的已遗失
中国十大价值最高的镇国之宝名单如下:华夏九鼎、传国玉玺、司母戊大方鼎、清明上河图、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四羊方尊、越王勾践剑、金缕玉衣、马踏飞燕、曾侯乙编钟,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南越王墓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南越王博物院必看馆藏文物盘点
南越王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西汉丝缕玉衣、西汉角形玉杯、西汉铜屏风构件5件、南越王铜句鑃、西汉错金铭文铜虎节、西汉文帝行玺金印、西汉蕃禺铭汉式铜鼎、西汉船纹铜提筒、西汉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西汉蒜头纹银盒,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新疆自治区博物馆十大国宝级文物 新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有哪些
新疆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方格兽纹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彩绘天王踏鬼木俑、彩绘骑马戴帷帽仕女俑、《伏羲女娲交尾图》、楼兰美女(古尸)、战国青铜武士俑、《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残卷、阿图什人头骨化石、《弈棋仕女图》,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辽宁省博物馆十大国宝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文物 辽博镇馆之宝有哪些
辽宁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草书千字文》、鸭形玻璃注、《仲尼梦奠帖》、《簪花仕女图》、洛神赋图、《万岁通天帖》、玉猪龙、《虢国夫人游春图》、元青花松竹梅纹八棱罐、《夏景山口待渡图》,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吉林省博物院十大国宝 吉林省博物院馆藏文物 吉林省博物院镇馆之宝盘点
吉林省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北宋官窑贯耳瓶、辽契丹文八角铜镜、《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文姬归汉图》、《百花图》、《法界源流图》、《归庄图》、《九歌图》张渥作品、西汉高句丽白玉耳杯、东汉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云南省博物馆十大国宝 云南省博物馆著名文物 云南省博镇馆之宝盘点
云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西汉杀人祭柱场面铜贮贝器、战国牛虎铜案、大理银鎏金镶珠金翅鸟、大理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像、西汉四牛鎏金骑士贮贝器、《溪山行旅图》郭熙所作、《剡溪访戴图》、清康熙青花人物凤尾尊、明金镶红蓝宝石冠、西汉战争场面铜贮贝器盖,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山西博物院十大国宝 山西博物院馆藏文物 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有哪些
山西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西周晋侯鸟尊、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西周晋侯苏钟、北齐娄睿墓壁画、商青铜龙形觥、西周晋侯夫人组玉佩、西周晋侯猪尊、东魏天平元年程哲碑、隋虞弘墓石椁、春秋侯马盟书,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河北博物院十大珍宝 河北博物院国宝级文物 河北博物院镇馆之宝盘点
河北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西汉刘胜金缕玉衣、战国中山王铁足铜鼎、西汉长信宫灯、战国透雕龙凤纹铜铺首、战国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元青花釉里红镂雕开光盖罐、五代白石彩绘散乐图浮雕、战国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西汉透雕双龙高钮谷纹白玉璧、西汉错金博山炉,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山东博物馆十大国宝 山东博物馆著名文物 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
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西周颂簋、商亚醜钺、新石器时代蛋壳黑陶杯、新石器时代红陶兽形壶、西汉兵法竹简、明鲁荒王九旒冕、战国鲁国大玉璧、郑燮《双松图》、商刻文甲骨、东汉东平汉墓壁画,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河南博物院十大国宝 河南博物院著名文物 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有哪些
河南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春秋云纹铜禁、春秋莲鹤方壶、新石器时代贾湖骨笛、商杜岭方鼎、商妇好鸮尊、唐武则天金简、西汉四神云气图壁画、西周玉柄铁剑、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北宋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 湖北省博物馆国宝级文物 湖北省博物馆必看展品
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骨化石、崇阳铜鼓、曾侯乙尊盘、石家河玉人像、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虎座鸟架鼓、云梦睡虎地秦简,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天津博物馆十大文物 天津博物馆必看藏品 天津博物馆镇馆之宝盘点
天津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西周太保鼎、隋白釉龙柄联腹传瓶、西周夔纹禁、《寒切帖》、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玉壶春瓶、《万笏朝天图》、战国“行气铭”玉饰、《雪景寒林图》、战国楚王鼎、元青玉翼龙纹双耳壶,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首都博物馆十大文物 首都博物馆必看展品 首博的镇馆之宝有哪些
首都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西周伯矩鬲、元鲜于枢行草《韩愈进学解》卷、西周班簋、西周堇鼎、元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元青花凤首扁壶、西晋佚名楷隶书《孝经》卷、骊山避暑图、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清乾隆御制碑,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南京博物院十大国宝 南京博物院必看展品 南博镇馆之宝盘点
南京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西晋青釉神兽尊、竹林七贤砖印模画、战国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银缕玉衣、西汉金兽、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金蝉玉叶、东汉鎏金镶嵌兽形铜盒砚、东汉错银铜牛灯、东汉广陵王玺金印,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国宝 国家博物馆必看藏品 国博镇馆之宝盘点
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商后母戊鼎、新石器时代陶鹰鼎、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大盂鼎、西周利簋、虢季子白盘、红山文化玉龙、商子龙鼎、九龙九凤冠、四羊方尊,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十大国宝级玉器 我国顶级国宝玉器盘点 其中一件为世界上最大玉雕
中国十大国宝级玉器名单如下:渎山大玉海、金缕玉衣、翠玉白菜、西汉角形玉杯、商玉边璋、大玉戈、清大禹治水图玉山、西汉皇后之玺、红山文化玉龙、夏七孔玉刀,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历史事件
  • 历史文物
  • 镇馆之宝
  • 传统习俗
  • 姓氏
  • 国宝
  • 神话故事
  • 王室宫廷
  • 灵异考古
  • 宗教教派
  • 民族
  • 王朝
  • 文化艺术
  • 佛教
  • 名刀
  • 神兽
  • 酒局
  • 喇嘛教/藏传佛教
  • 伊斯兰教
  • 宴席
  • 门派
  • 热门文章
  • 中国十大国宝级玉器
  • 南越王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
  • 新疆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中国十大传世国宝
  • 吉林省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
  • 辽宁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天津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云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首都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 河南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
  • 世界十大传世国宝
  • 南京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
  • 山西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
  • 台北故宫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
  • 热门词条
  • 1
    石鼓文
  • 2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残卷
  • 3
    西汉角形玉杯
  • 4
    西周晋侯鸟尊
  • 5
    五牛图
  • 6
    《仲尼梦奠帖》
  • 7
    金缕玉衣
  • 8
    快雪时晴帖
  • 9
    东汉铜奔马
  • 10
    《祭侄文稿》
  • 11
    越王勾践剑
  • 12
    落霞孤鹜图
  • 13
    元青花凤首扁壶
  • 14
    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
  • 15
    彩绘天王踏鬼木俑
  • 16
    战国青铜武士俑
  • 17
    富春山居图
  • 18
    渎山大玉海
  • 19
    曹全碑
  • 20
    平复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