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成出身于农耕之家,他的父亲名史绍南,粗通文墨。史大成自幼聪颖好学,不分寒暑,刻苦读书。他天性至孝。一次母亲染病,服药无效,他于焦虑之中,竟学古人割股肉和药为母疗疾,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官府为此专门上报朝廷,以“孝子”名分得授钱粮。十六岁时,史大成考取秀才。明朝崇祯十三年,考取举人。后见明朝风雨飘摇,知其国祚不长,遂断绝入仕之念,未继续参加会试。史大成为了帮助父亲维持全家生计,便在乡学以授课为业。清朝定鼎中原后,朝廷频频来召,他屡屡拒之。后见政局稳定,大批汉人纷纷入仕,遂在父母的督促下,决定参加乡试,史大成与严我斯、蔡启僔同举顺治甲午科浙江乡试,三状元乡试同一榜,传为佳话。顺治十二年,史大成赴京会试,在会试中,成为汉人南人榜第十八名贡士。史大成参加廷试,读卷大臣并未将他作为首卷,只将他的卷子列为第三。顺治帝阅罢他的卷子,说此卷“文气光昌,字法敬慎,必端人也。”殿试中,史大成如有神助,竟被顺治帝特拔,夺得一甲第一名,以状元及第,被授翰林院修撰,时年40岁。顺治十五年,史大成为戊戌科会试同考官,随充日讲官。在京城任职四年,因父有病告假,回归乡里。史大成乃史家长子,且为惟一在京为官之人。此时,他的父亲年老体弱多病。由于史大成状元及第后,数年未归,疾病缠身的父亲自然对他十分思念。他知道,当时朝廷有规定,在京为官者,只有在六年为期的“京察”后,方可回乡省亲,而儿子在京为官时间仅三四年,离省亲尚远。为解思念之苦,他便请当地的一位画家为自己绘了一幅画像寄给儿子,并让儿子也画一幅自己的画像寄回家中。史大成接到了父亲的来信和画像后,不由大恸。他意识到,本来就多病的父亲以此来解思子之苦。他神慌意乱,晨夕难安。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给顺治帝上疏。他在疏书中说:“臣父思子不见,思见子之仪容;呼子不来,频呼子之名字。臣若忍此,不可以为人子,亦何以为人臣!”顺治帝览此疏,竟泪眼盈眶,心生恻隐之情,特地批准他请假回家,奉养父母以终天年。并且下诏将六年一“京察”改为三年一“京察”。史大成对顺治帝的格外开恩感激涕零,表谢再三。将手头事务向翰林院大学士交卸之后,便匆匆上路。不想途中,便遇到专程赴京向他报丧的人。原来,他的父亲已十天前辞世。他突闻噩耗,竟昏倒在地,经抢救后方才苏醒,醒后便哀号不止,以致病倒。回到家中,又忙于操办丧事,悲哀加忙碌,终于卧床不起。身体稍微有些起色,便向顺治帝上疏,汇报其事,并请求在家守制三年。服阕期满,又见母亲身体不佳,再次上书朝廷,请求在家奉养老母,并且一居便是十年。据说他在家住了三年后,当地官吏见他母亲身体尚健,便向朝廷劾举他欺骗朝廷。为此,朝廷曾多次召其返京复职,但是,他却不予理会,常对人说:“岂能以一官之职而易一日之养乎!”而后,又因他的母亲去世,丁忧在家。朝廷见史大成屡召不还,遂将其削职。
康熙帝即位,史大成守丧期满,因康熙亲政大赦天下而得免于追究。康熙五年,史大成充任顺天武闱乡试主考官。康熙八年,史大成任顺天乡试主考,康熙十一年(1672),由侍读学士升为内阁学士、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康熙十二年,史大成升为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康熙十三年,转为礼部右侍郎至仕。康熙十五年,任殿试读卷官等。史大成屡掌文衡,始终尽心尽力,廉洁公正,恪尽职守,按才选择,唯才是举。史大成曾多次典司科考,被认为是称职的考官。在康熙年间,史大成奉诏返京,充任讲官,累官至礼部左侍郎,数次主持顺天乡试及会试,且政声卓著,空前绝后。康熙十五年,史大成退休辞官。史大成曾充任日讲官、经筵讲官等,为皇帝及满族贵族官员讲解汉族传统文化。使汉、满民族增进了解。当朝议各执己见时,他善于综合、折衷,以达到融和。据说在他任主考官时,有人上书康熙皇帝,建议免除朝廷对孝子节妇的粮米供给,他们说:“孝顺父母,为丈夫守节,是他们份内之事,与朝廷何干?”史大成对这种议论予以坚决驳斥,他说:“为子不孝,为妇不贞,又与朝廷何干?但为何却要对他们绳之以法?”康熙对他的意见十分赞赏,令对孝子节妇之粮米供应不得减免。他淡泊名利。曾为服侍父母削籍革职,他泰然处之,弃官职如弃敝履。但为民办事却记在心中。即使弃官在乡,也广行善事。他捐资,首创义修家乡水利。他的母亲去世后,曾返京复职,不久以疾辞官。康熙二十一年卒于乡里。史大成擅长于诗文,尤善制举业文,士子多敬重和效法。著有《八行堂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