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鹤亭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山之颠,为彭城隐士张天骥于1078年所建。苏轼曾写过一篇《放鹤亭记》,用如椽之笔描绘了动人的放鹤图卷,使放鹤亭与云龙山闻名于世。自云龙山北门拾级登达第三节山顶,半月形院门门额上有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徐州知府田庚书写的“张山人故址”5个隶字。走进院门,有平坦开阔、铺有甬道的四方庭院,其东侧便是放鹤亭,飞檐丹楹,宏敞明亮。亭南北长11.95米,东西深4.95米,前有平台,周环游廊,十分优雅。
放鹤亭西侧有饮鹤泉,泉亭相依已逾千载。距放鹤亭南20米,饮鹤泉南10多米处,还有一座建在高耸之处的小亭招鹤亭,因《放鹤亭记》有招鹤之歌而得名。招鹤亭为砖木结构,小巧玲珑,檐角欲飞,是登高远眺的好地方。放鹤亭、饮鹤泉和招鹤亭这三座古迹有着密切的关系。
院门上所写“张山人”即北宋隐士云龙山人张天骥,最初就是他筑了放鹤亭。张天骥(1041-?),字圣涂,自号云龙山人,家有花园、田宅,在云龙山西麓黄茅岗筑有草堂。他爱好诗书、花木和音乐。他父亲张希甫、母亲李氏以及他本人都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
而放鹤亭名闻遐迩,固然与它坐落的幽美环境有关,更主要的是因为放鹤亭联结着苏轼与张天骥友谊的佳话。苏轼早年也曾受道家思想的熏陶。他从小在家乡四川眉山县,跟着眉山天庆观北极院道士张易简学习过3年。成年之后,道、佛、儒三家思想对苏轼几乎有同样的吸引力。他仕途坎坷,政治上屡遭挫折,更助长了他放达旷逸的性格。因此,他与张天骥感情十分投洽。苏轼在徐州写的大量诗歌中,张山人的名字频频出现。
苏轼常常带着宾客、僚吏甚至歌伎到放鹤亭来饮酒。张山人“提壶劝酒”,也“惯作酒伴”。苏轼屡次大醉而归。他在诗中描述了这种情景:“万木锁云龙,天留于戴公。路迷山向背,人在滇西东。荠麦余春雪,樱桃落晚风。入城都不记,归路醉眼中。”这首诗不仅是苏轼在张山人这里畅乐心情的自白,也是云龙山美妙景色的写照。
熙宁十年时张天骥已38岁,尚未娶妻。苏轼愿为张山人做媒,替他找个合适女子,但张山人婉辞谢绝。表示要坚持“不如学养生,一气服千息”的道家独身生活。由此可见张山人醉心于“修真养性”之术,也可看出苏、张彼此关心的亲密之情。他们的友谊保持很久,12年后,即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轼任杭州太守时,张天骥还不远千里到杭州去看望他。苏轼热情款待这位老友住了10天,才赠诗话别。
放鹤亭西侧有饮鹤泉,泉亭相依已逾千载。距放鹤亭南20米,饮鹤泉南10多米处,还有一座建在高耸之处的小亭招鹤亭,因《放鹤亭记》有招鹤之歌而得名。招鹤亭为砖木结构,小巧玲珑,檐角欲飞,是登高远眺的好地方。放鹤亭、饮鹤泉和招鹤亭这三座古迹有着密切的关系。
饮鹤泉位于放鹤亭西侧,如今可以见到饮鹤泉凿作一井。四方环绕石栏,颇为美观。井南侧立有石碑,上冠“古迹”二字。中间书有“饮鹤泉”三个尺幅大字。上款为“天启癸亥仲冬吉旦”,下款署“古部张璇重浚”。“天启癸亥”为明熹宗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当时的徐州户部分司主事张璇疏浚饮鹤泉后,立此碑作纪念,碑文为张璇手书。他籍贯“古部”,即高邑,现为河北省柏乡县。
旧方志记载:“饮鹤泉一名石佛井,深七丈余。”明成化二十三年 (公元1487年)的《重修石佛寺》碑文说:“有井在山顶,弃而不食者累年, 发其瓦砾,甘美如初。”清咸丰九年(公元1895年)又疏浚一次,也有碑记说: “不五丈而得泉,甚甘。”从这两段文字记载,再联想到苏轼《游张山人园》诗句:“闻道君家好井水、归轩乞得满瓶回。”可以想见饮鹤泉的水质是清纯甘美的。
解放后饮鹤泉水深尚有三尺,后因乱掷瓦石而堵塞干涸。1962年曾重淘泉井。徐州市自来水公司工程师杨以信曾下井测量,井深24.6米。和旧志所说“七丈余”相符。井壁系穿岩凿成,有两条石缝:一在北侧井口下6.5米处,垂直长3米;一在西南侧井底向上1.9米处,水平长0.35米。估计这便是水源通道,或许因为地下水位下降而不再来水,甚为可惜。
北宋地理名著《太平寰宇记》也有关于饮鹤泉的记载:“有井在石佛山顶,方—丈二尺,深三里,自然液水,虽雨旱无增减。或云饮之可愈疾。时有云气出其中,去地七百余尺。”这些记述中有夸张之处,但也指明饮鹤泉的特点:“饮之可愈疾”、“时有云气出其中”。这是否表示井水中含有某种矿物质呢?
放鹤亭院西北角有一座凉亭,西南角有一间门窗玲珑的小轩。这原是“御碑亭”,内曾立有清高宗弘历(乾隆)的《游云龙山作》诗碑。乾隆皇帝曾四次来徐州,几乎每次必登云龙山,而且一定要留下一些“御制诗”标榜风雅的“御书”。如今乾隆为云龙山书写的碑刻已移到放鹤亭后的碑廊里。这碑廊和廊北的船厅,如今也是放鹤亭院中吸引游人的去处。
散文名作《放鹤亭记》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放鹤亭记》的主题思想〗
在苏轼笔下,张山人的形象是作了艺术加工的,苏轼借这一形象寄寓着自己那种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在《放鹤亭记》最后的“放鹤”和“招鹤”两歌中,这一点表现得相当清楚。张山人是这样超凡拔俗,飘飘欲仙,有如野鹤闲云,过着比“南面而君”的皇帝还要逍遥自在的快活日子。这正是苏轼在《放鹤亭记》全文中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这“放鹤”、“招鹤”两歌音韵和谐,抒情婉转,为全文增添光彩,因而千古传诵。 因之,云龙山上既有放鹤亭,又有招鹤亭。
【放鹤亭记】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赋】
萦峰带湖,孤高娉婷;九节雄丽,一轩享名。气荫雄州而美,文因苏公以盛。石思故人,松唤鹤声;西山归来,千古流情。茫茫大宇,欣有钟灵云岭;灿灿汗青,长耀耸秀翠亭。
至若山高百丈,独立绝顶。信步黄茅之冈,能添物外逸兴;悠然青石之床,更耽落谷秋风。翘角飞檐,挺以彭城之脊;丹楹彩栋,融于绿树之丛。启平拱之窗,可悟饮鹤、招鹤之趣;绕周环之廊,可赏大佛、大士之景。沾濡涛韵,斯处尽望云水之美;坐悟禅月,斯人善养慈悲之性。云浮户外,泉涌古井。丽日中天,彩霞东明。俯察尘世,早绝忧虑之端;顿觉仙意,心约白鹤之盟。
至若远眺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造化于天工。苏公郡守徐州,处士得此异景。友于斯世,叙于斯亭。名士携高士共唱,放鹤与招鹤齐诵。而有白鹤善飞,鸟瞰天地秀色;东坡华章,记铭隐者风情。或问:隐者去矣,鹤亦去矣,谁来放鹤?苏公远矣,记亦远矣,何人记胜?
陵谷常迁,不见神宗;万世永著,长颂苏公。故而乾隆逍遥,援翰留影;大哲明察,登高能诵。乱山回合,岂是穷山恶水;地势险要,更壮古徐形胜。植树造林,声震天地;依靠群众,根深民胸。遂乃云山一碧万顷,耀金浮光;故河九曲半廓,安澜静影。
嗟夫!鹤去亭空,松柏郁郁;履迹人归,草木菁菁。平野可尽,碧霄可凌;天赐一山,人文一亭。指麾沧溟,视通万里之外;决眦荡胸,而无凡尘之生。云山龙脉,盛于国运之隆熙;文亭风采,昌于文运之亨通。景则异兮胜兮,文则美兮荣兮。百代过往,何须激辩假真;斯文不坠,亦是永久继承。(薛刚 张桂亭)
【七律《放鹤亭》】
鹫峰千仞俯崇岗,暂谢长途半日忙。
海内帆樯通楚地,江南形势接淮扬。
川原雨过烟花绕,殿阁风回竹树凉。
笑指云龙山下路,放歌无惜醉华觞。
〖作者与诗文简介〗乔宇,字希大,乐平人,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进士,官吏部尚书。谥庄简。本诗选自明嘉靖版徐州志。
【七律《放鹤亭》】
龙山独立倚丹霄,古殿松阴坐寂寞。
东望青徐云万岭,南通淮海日千桡。
黄茅人去冈犹在,白鹤亭空事已遥。
我欲凌风登绝顶,平林漠漠草萧萧。
〖作者与诗文简介〗许成名,明学者,字思仁,东昌(今山东聊城)人。正德进士,历官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纂《武宗实录》《大明会典》。诗文中的黄茅为今徐州黄茅冈。
《放鹤亭》
国画《放鹤亭》,李可染1945年作,水墨设色纸本直幅,68.5×46.9厘米,印语“李”,“有君堂”。此画与李可染故乡徐州的放鹤亭有关。画的即是古人逸事,也是童年回忆。放鹤故事表白了一种回归自然的野逸旷放胸襟。画家借此题材驰骋遐想,诉之于笔情墨趣,以大写意笔墨聊抒胸中逸气。
李可染早年的水墨画痴情于“墨戏”,对中国水墨在宣纸上的氤氲非常敏感。此作笔趣墨韵十足,用笔老辣简练,用墨尤富变化,枯湿浓淡相互映照。亭与人用焦墨,古拙苍厚;前景山石用浓墨重墨,墨渖淋漓;远山几抹淡墨,透明、干净、明快。秋天高远,独鹤与飞,可以感受画家当年作此画的自由心境。2007年发行的第六套特种邮票《李可染作品选》一套六枚,第四枚便是以此画为底稿。
毛泽东对放鹤亭的相关评价
〖第一篇·节选于《毛泽东巡察徐州说徐州上下五千年》〗
(1952年)10月29日,毛泽东在徐州。
……毛泽东从山的东麓登上云龙山。在石佛像前,毛泽东和当地同志共同研究了其历史和艺术价值。那石佛方面大耳,阖眸微笑,环手趺坐,法相庄严。
毛泽东来到放鹤亭,他说这个亭子与苏轼以及他的《放鹤亭记》分不开的:“1077年,苏轼出任徐州知州,当时刚过不惑之年,奋发有为,政绩卓著,给徐州百姓做过一些好事。在他离任时,徐州百姓成群结队为他送行,有的人挽住苏轼的马头,献花献酒,依依惜别,甚至放声大哭。”“苏轼与张山人是好友。苏轼常与别的朋友登门赋诗、饮酒。这位张山人驯养了两只鹤,并在云龙山顶修建了一座草亭,名为‘放鹤亭’。苏轼为此写了一篇《放鹤亭记》,文情并美,成为流传千古的著名散文。”他背诵了《放鹤亭记》。在亭前,毛泽东看了乾隆皇帝题诗的石碑。他说:“乾隆这个人好题诗。”
〖第二篇·节选于《毛泽东七次来徐州》〗
……出兴化寺到了放鹤亭。毛主席问,此亭是苏轼《放鹤亭记》里的放鹤亭吗?华诚一便讲了放鹤亭的来历。毛主席说:你知道的还不少呢。随后补充道“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这是《放鹤亭记》里说的。亭的一侧有“饮鹤泉”,毛主席问到,此泉是否因放鹤亭而凿?华诚一回答:此泉在先,原叫石佛井,传说汉朝后期有一个皇帝见云龙山蜿若游龙,生怕徐州再出皇帝,故下令在山上凿井,以破徐州的天子气。毛主席看了看,泉内水深三尺,清澈见底,深有感触地说:“事是荒唐,但能在这数丈深的岩石上凿出水来,则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