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佛山祖庙内的万福台,位于佛山祖庙内,是祖庙内的戏台。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是专供演戏用的戏台。初名华丰台,光绪年间(1875-1908)那拉寿辰,改名万福台。该台建筑在一个高2.07米的高台上,为歇山式卷棚顶,不用斗拱。面宽三间,共12.73米,进深11.78米,台面至檐前高度为6.25米,因为是戏台,故用一装饰大量贴金木雕的隔板分为前台和后台,隔板左右开门,“出相入将”,供演员等出入,前台三面敞开,明间演戏,次间为乐池。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他不但流行于广东、广西、港澳台地区并随着粤籍侨民散居各地,把粤剧传播到了东南亚、美洲、大洋洲、欧洲并通过创世界记录的逾千部戏曲和近万种唱片风靡全球。佛山是粤剧的发祥地,万福台对粤剧的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和引领的作用。如今世界各地粤剧团体都将万福台视为粤剧之源。万福台作为佛山文化的一个品牌和对外交流的平台,将佛山的粤剧文化带出国门,走向世界。
自古,祖庙在佛山、甚至在周边地区就有着极高的地位,被称为“诸庙之首”。明清时候,民间信仰相当发达,尤其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的佛山,佛山镇里庙宇特别多,高峰在清代时曾经有几百间庙宇。祖庙之所以“脱颖而出”,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明朝的太祖和成祖认为他们能够得天下是因为北帝的庇护,把北帝祭祀列为国家大典,玄武信仰也因此进一步遍及全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民间信仰的诸神中,北帝的地位尤为隆重,不仅供奉北帝的祠庙遍及各乡,而且村民的家中也普遍供奉着北帝的神位。祖庙里供奉的北帝铜像是明朝时候铸造的,还曾受到过皇帝的嘉奖,加上地方士绅对于北帝的推崇,让祖庙在佛山镇,甚至周边地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其次,明清时候佛山镇里并没有完善的政府机构,镇内日常事务的处理,全由士绅在祖庙旁组织起议事会,久而久之,无论大小事务,“有事到祖庙去解决”成了佛山镇人的传统,也使祖庙成为佛山实质上的政治中心。此外,每年三月三的北帝诞是佛山镇一年当中重要的节日,北帝诞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抬着小北帝巡游佛山镇,当时佛山镇有“二十七铺”,分布着不同的手工业和商业,小北帝的巡游线路与“铺”的重要程度相关,总是先从兴旺发达重要的铺开始,这也让手工业者和商人格外重视北帝的朝奉,以祈求生意兴隆畅顺。
关于祖庙的历史地位,佛山史研究专家罗一星曾在《清明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一书进行高度评价,他写道,在佛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祖庙曾起到组织者、领导者、社会治安者的作用与责任。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基地,祖庙的价值超越了宗教价值,超越了古建筑价值,超越了民间信仰价值,它是中华文明体系的一个重要内涵。
祖庙里的万福台,是目前发现的较早的一座粤剧戏台,建于清顺治十五年,原叫华封台,19世纪末为了庆贺慈禧60寿诞,才改名为“万福”。万福台最初是用来表演酬神的地方戏台,明清时候佛山庙会活动十分频繁,北帝诞、天后诞、龙母诞等等,酬神戏是庙会上的普遍节目,因此戏台与大殿建在同一中轴线上,戏台近于四方形,在戏台中间用木雕屏隔出前后台,后台三面围以砖墙,台前四根柱,中间两立柱形成表演空间,台下为存放衣箱的地方。戏台整体比较高,因为是表演给神——北帝看的,戏台的两侧还有长廊,长廊上设包房,过去有钱的人家在里面看戏,而没钱的平民百姓就在台下的广场上看。自祖庙建成固定戏台后,佛山甚至珠三角各地的庙宇、会馆也纷纷建立固定戏台,据说当时仅佛山镇就有34座戏台。
《华封台会碑》里有记载,每年七八月份,活动在珠三角一带的佛山本地班,就集中在琼花会馆重新组班,组班后第一台戏一定要在万福台首演,先给北帝看过,才能得到北帝的庇佑演出顺利成功,然后才能坐船下乡表演。正是因为酬神戏的普遍存在和发展,为粤剧在佛山的诞生提供了契机。粤剧创立于清代雍正年间,北京名伶张五因为躲避官府的追捕,南逃到佛山,用京戏昆曲来改造本地戏剧,最终形成现在的粤剧。粤剧诞生后,万福台首演的惯例也被继承了下来,几百年来没人敢违背,因此万福台也成了粤剧发展的较好见证。
万福台虽然古老,但依旧鲜活,一直是佛山重要的粤剧演出舞台,每年都有几十场大戏上演,不少佛山人若是知道万福台有演出,是一定要准时来看大老倌唱大戏的,很多港台甚至海外的粤剧艺人也“寻根”到万福台,以能在万福台上唱一出戏为荣,平时还有不少私伙局的演出,晚上去祖庙听戏是部分佛山人,尤其是老年人的生活习惯。
佛山的很多民俗都与祖庙有关。较典型的就是三月三北帝诞,一直到解放前,每到三月三北帝诞,都有祭拜北帝的仪式,万福台都会唱大戏、小北帝巡游、秋色表演,热闹的景象前后大约要持续一周时间,整个节日会在抢花炮的活动中达到高潮。旧时的文献记载,“北帝巡游,万人空巷”。
虽然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三月三北帝诞的活动停止了,但祖庙并没有就此淡出佛山人的生活。在以前的佛山镇区域,即现在的禅城,一代代传下来的原居民,对于祖庙的感情尤其明显,受到父辈的影响,在他们心目中祖庙的地位依旧重要。近年,外来的新居民以及大佛山地区的人,也逐渐认同祖庙的北帝。祖庙已经融入佛山人的生活,三月三要去祖庙拜北帝,小孩入学在祖庙开笔,结婚花车要从祖庙兜一圈,逢年过节去祖庙拜拜,老人家更是把祖庙当作“根据地”,清早锻炼,晚上听戏,祖庙成为佛山人生活的重要部分。
但祖庙较旺的时候还是每年的春节。朱培建回忆自己在祖庙工作的时候,春季几乎是没闲过的,都要加班,尤其是年三十晚上十点开始到年初七,那是一年之中参观人数较多的时段。高峰出现在年三十晚上十一点半到初一的凌晨一点,人们都希望能够抢在十二点钟声敲响时,第一个去拜北帝,以得到较大的新年祝福,其中有不少人还是从外地赶过来的,佛山镇的人们会先逛完花市,一路走来拜过北帝,才算是完成了过年的仪式,那个时间祖庙里人头攒动,正应了那个成语“摩肩接踵”。年初一多数是佛山镇人来祭拜,从年初二开始,四乡的农民逐渐多起来,传统上年初二才算开年,才能到处走动,他们也首先到祖庙来。
进入21世纪,在佛山民俗工作者的努力下,开始恢复一年一度的祖庙三月三北帝诞庙会,民俗专家们寻访旧时庙会的亲历者,考证细节,详细到祭拜北帝时供品的摆放、烧猪摆放的方向都有讲究,尽力还原纯正的北帝诞庙会。除了传统的放生乌龟、麻雀之外,还有朝拜北帝的仪式,北帝巡游也重新办起来,巡游队伍除传统的众仙贺诞、粤剧、武术、秋色、八音锣鼓柜、鸡公榄外,还增加了不少佛山民俗的内容,成为民俗大巡游,如今已成为佛山的文化品牌之一,2006年5月,“北帝诞庙会”入选首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2月,“佛山祖庙庙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说到祖庙,就不能不提东华里,同样位于佛山老城区心脏地带东华里,和祖庙一起,是构成佛山镇作为历史上“四大名镇”的重要风情,它们和其间的当铺、药铺、茶楼、万福台、手工作坊,以及穿行其间贩卖各种零食的小贩,共同构成一幅佛山的“清明上河图”画卷。
佛山的手工业、铸造业、冶铁业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多集中在如今祖庙-东华里一带,而且各行业越发展,分工越细致,日渐成行成街成区,“同行一条街”比比皆是,蓑衣街、线香街、木屐街、席街、箩巷、风箱街、刀巷、绒线街、打锡街、晒茛地、牛肉巷、花衫街,等等,既有利于形成行业规模,同行之间良性竞争,也便于顾客购买货比三家,更加带动了街市的兴旺。
工商经济的繁荣和商品交易的活跃,带动了墟集的增加,人群聚集,商品集中,从而带来祖庙庙会的兴盛,成为集宗教信仰、娱乐和经济的民间大集会。庙会聚集的大量人流,也提供了更多的商品交流和贸易的机会,而且庙会交易的日常生活用品、吃穿用度,以及庙会消耗的祭祀用品,都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工商业者能够从庙会中获得财富,也使得他们热衷于组织庙会,平民能够从庙会中寻到谋生的机会,也乐于参与庙会,使得祖庙成为佛山镇的经济文化中心地带。
在这幅画卷中,祖庙和东华里展现的是当时佛山社会的两大族群,平民与望族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景象。祖庙一带多是普通民居,活动着“飞发佬”、卖蔗佬等各种小商贩,以及烧香拜佛的人,一些佛山镇的老人还记得当年祖庙的民俗风情,流传的故事中还有谐趣的“祖庙八景”,露宿乞丐的“负琴访友”、补鞋师傅的“乌鸦掠翼”、“飞发佬”的“削发为僧”、吃油炸粽和猪仔角的“五龙绕柱”、善信求签的“偷令出关”、吃甘蔗的“舞龙入庙”、吃汤圆的“饿龙吐珠”、背小孩的“十八奶娘”,讲述祖庙周边人们的市井生活百态。
东华里是佛山现在保存完好的清代街道,历史上,这里一直是佛山“商贾云集”、名门望族集中居住的地方。街道两旁整整齐齐都是连绵不断的镬耳房,山墙上、屋脊上、屋檐下的精致花纹都显示了房子原来的主人非富则贵,据说镬耳有多高就代表住的人家有多富贵。花岗石条铺砌的路面,家家都在高达4米的石门框装置了屏门、木栅门和厚重的大门等三重门,分别具有遮阳、通风和防盗三种功能,室内都铺砌防潮的大方砖,内墙还用木板装修……随处可见的精致装饰物,砖雕、石雕,乃至门边一串不经意的木刻和窗上泛黄精致的钩花,无不令人联想起东华里昔日的奢华与高雅。
东华里住过不少名人贵胄,清代嘉、道年间的四川总督骆秉章,清末华侨富商招雨田家族,光绪年间军机大臣戴鸿慈的家人,岭南画派代表人物黄少强,达官、富商、名人聚居一堂。除了东华里,附近的街巷当时也已聚集了不少富商,居仁里富商区氏的家族庄园建筑群,福贤路蕺园叶氏的庭院,臣总里烟草大王简照南的西洋别墅,也承载了佛山的文化印记,文会里有专事操办喜事的嫁娶屋,长生树一带发源了八音锣鼓柜,朝市街沈园里诞生过龙塘诗社。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直到现在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住在这些街巷的都是平民百姓,但不少佛山本地人以及到佛山的游客,都热衷于在其间穿街过巷,听着谁家窗户里飘出的粤曲小调,寻访着最本真的老佛山民间生态,时间在那里仿佛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