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初期德语这个词首次出现。其词根来于日耳曼语中的人民(thioda, 形容词 thiodisk)一词,意思是这是一种被老百姓使用的语言。当时法兰克人的高级阶层一般使用“法兰克式的拉丁语”,后来称为法语。德语当时并不是一种统一的语言,它是许多地方方言的总称。
中世纪德意志境内诸侯割据,加上交通不便,各个德语方言的发展相差很大。虽然曾试图建立共同语言,但一般都只局限于各地区,而且只在一定的阶层中被利用。比如北德的低地德语在汉萨同盟最兴盛的时候在北海和波罗的海沿海地带成为当地经商的通用语言。
为了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语的一种方言,为德语的统一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路德圣经》所使用的德语方言,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普及,成为后来标准德语的基础。
1781年约翰·克里斯托弗·阿德隆出版了第一部德语字典。1852年起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开始编辑最广泛的德语字典。这部著作一直到1960年才完工。1880年康拉德·杜登出版了德语全正体书写字典。1901年经过小修改后,这部字典成为标准德语的唯一典范。其中的内容一直到1998年才被重新订正,以配合具争议性1996年德语正写法改革。在过渡期内,新拼法在大部份学校里教授,但媒体则出现新旧拼法混合并行的情况。德国联邦宪法法院指出各州仍可自行决定是否采用新正写法,而且只在学校中具有强制性。这意味著人们在学校以外的领域,仍可使用旧有正写法。2007年,在德国国会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又对正写法作了一次重大检讨。2007年,一些旧拼法最终失效。新正写法最明显的影响是词语结尾的-ss,如dass及muss成为可接受的拼法。这种拼法在传统正写法中是不允许的,一定要写成daß及muß。
德语的词按语法功能分为10类:冠词、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动词、连词、介词、副词、感叹词。前六类有词形变化,称为可变词类;后四类无词形变化,称为不变词类。德语中的名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这个规则也是从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开始的。]尤其在使用动名词时这个规则往往导致错误,因此[90年代时]讨论修改正字法时有人提出废除这个规则。虽然这个建议得到一些知名的语言学家和一些有权威的报纸和电视节目的支持,它受到大多数人反对,因此没有被采纳。德语名词有3种性(阳性、阴性和中性),除了直接对人的名词的性比较规则外其它的词的性往往没有规律。德语还有4个格(主格、宾格、与格、所有格)和两个数(单数、复数)。在使用中,除名词本身发生某些变化外,主要依靠名词之前的冠词、代词、形容词和若干数词的变化来表示名词在句中的性、数、格。动词的变位包括人称、数、时:包括现在时(präsens)、过去时(Präterium)、将来时(Futur I)、现在完成时(Perfekt)、过去完成时(Plusquamperfekt)和将来完成时(Futur II)、语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语式(直陈式、命令式、虚拟式)的变化。
德语句子结构的特点:动词谓语为句子的核心,它要求各格的宾语或介词宾语和各种补语。在普通陈述句中,主语或其他句子成分居句首时,谓语动词总是居第二位。如果谓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由可变部分(时间助动词或情态助动词)和不可变部分(动词的不定式或第二分词)构成,则可变部分居第二位(在有些句子中居第一位),而不变部分居句尾,这是德语特有的谓语“框架结构”。句法的另一个特点是从句中动词谓语位于句末,其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是:连词或关系代词—主语和句子其它成分—动词谓语。
德语的词汇量估计为30万~50万。按其来源可以分为3种:1,继承词,指从印欧语和日耳曼语时期流传下来的词语及其派生词与复合词;2,借词,指在历史上从外族语吸收并已为德语同化了的词;3,外来词,指从外族语吸收而仍然保留原有特点的词。继承词和借词的重音大部分在第一个音节上,外来词的重音在最后一个音节或倒数第二个或第三个音节上。词汇构成的特点是大量使用派生与复合的手段,复合构成在德语构词法中最为普遍。两个以上的各种词类的词均可复合成一个新词。名词第一字母都要大写。
四格变位
第一格(Nominativ):又名主格。做主语、表语。
第二格(Genitiv):又名属格。做定语或介词的宾语,也可以作不及物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第三格(Dativ):又名与格。做“静三动四”中的“静三”;或做间接宾语;或作不及物动词的宾语;或作只支持第三格的介宾结构中的介词宾语
第四格(Akkusativ):又名宾格。做直接宾语或介词的宾语。
如:Ich mag das Buch von dem Kind.(我喜欢这个小孩子的书。)
这里,ich是一格,das Buch是第四格,dem Kind是von这个介词支配的第三格。
同样的意思可表达为Ich mag das Buch des Kindes。这里,des Kindes是das Kind的第二格,表示为das Buch的定语,即,“这个小孩子的”书。
注:关于“静三动四”:
德语通过在方位词后添加不同格的名词表示“存在”和“运动”,表示“物体存在某处”时采用第三格,表示”物体向某处运动“时用第四格。
如:Ich bin nach Frankfurt am Main gefahren.
Gestern ist es schon in der Schule gegangen.
德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属于同一语族的还有:英语,荷兰语,挪威语,瑞典语,冰岛语。
在德国,奥地利,列支敦士登,德语是唯一的官方语言。
在瑞士,比利时,卢森堡,纳米比亚,德语作为官方语言的一种,发挥着重要作用。
德语含有30个字母,其中4个是特殊字母。
德语有自己独特的发音规则,掌握了发音规则(一般需要10课时左右),就可以顺利阅读一般的德语文章。
一般单词表和词典中都没有为德语单词标注音标。需要根据德语的发音规则来读,如果有特殊情况,例如来自其他语种尚未被德语化的词,一般都会标注发音。
德语一共有42个音素,元音音素19个,辅音音素23个。
德语中名词分阳性,中性,阴性三种。不能和汉语中对应来分词性。例如,德语的“女孩”(Mädchen)。
初学德语,要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后才能找到内部的一点点所谓的规律。以词形为例,以-er,-or,-ist,-ant,-ent结尾的表示职业的名词多为阳性;以-e, -ung, -heit, -schaft, -in, -tät, -tion, -ssion, -sion, -ie结尾的名词多为阴性;而以-chen, -lein, -nis结尾的名词多为中性。
德语中动词要变位。根据人称时态的变化动词要有相应的变化,还有第一分词,第二分词的变化等。
德语的语序分正语序,反语序,尾语序三种。
大多数德语词汇源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独立语言,一些词汇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有部分来自法语和英语。
日耳曼语族西支的独立语言包括德语,英语,荷兰语,弗里希语,比利时荷兰语,南非荷兰语,低地苏格兰语等独立语言。虽然各个语言由于外来词汇的影响,单词拼写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基本发音(欧洲日耳曼语族独立语言的发音有非常多的地方并不像传统的印欧语系),基础词汇,内在逻辑都非常接近。
由于盎格鲁撒克逊人来自丹麦南部,德国北部的石勒苏益格盎格琳(ANGEL)和德国下萨克森(NiederSachsen)一带,古英语(Old English或Anglo-Saxon,是指从450年到1150年间的英语)受古低地德语的影响非常大,发音,语法,单词拼写非常接近。英语融入很多外来词,比如很多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挪威语和希腊语词汇,而且语法比欧洲绝大多数独立语言都要简单,是欧洲日耳曼语族独立语言里最另类的一个。
例句:
1.英语:We want to remain what we are.
荷兰语:We willen blijven wat we zijn.
卢森堡语:Mir welle bleiwe wat mir sinn.
德语:Wir wollen bleiben,was wir sind.
法语: Nous voulons rester ce que nous sommes.
2.英语:What can I do for you?
荷兰语:Wat kan ik voor je doen?
德语:Was kann ich für Sie tun?
法语:que puis-je faire pour vous?
德语还是和荷兰语最像。和英语比较像。和法语完全不像,仅限于一些法语词汇。
德语方言一般分为低地德语和高地德语两种。
现代德语方言分为中部德语和上德语两部分,标准德语以中部德语为基础。奥地利和瑞士的方言属于上德语。德语语言区南部有比较多的方言如奥地利方言、施瓦本方言、巴伐利亚方言、黑森方言、科隆方言、柏林方言等。一般来说越向南方方言的发音越强硬,多短音,多a音。
高地德语
高地德语,南部德国、奥地利、瑞士的德语方言。“高地”指阿尔卑斯山和临近的德国南部山区。
值得注意的是,常有人将高地德语与标准德语混为一谈,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高地德语对应的德语词汇是Oberdeutsch,“Ober”一词意为“高处、上方”,指阿尔卑斯山和临近的德国南部山区;而标准德语对应的德语词汇则是Hochdeutsch,其中“hoch”一词也有“高”的含义但在这里则意为“高贵的、高级的”,而不是指地理概念。
Hochdeutsch一词在德语中专指标准德语,标准德语发音以德国中部(汉诺威周围)方言为基础,德国、奥地利、瑞士使用相同的德语正写法。
低地德语
低地德语通常分为三大体系:
东低地德语,包括柏林、梅克伦堡等地区所使用的东、西普鲁士德语都属于东低地德语。
低地萨克森语,例如北美堪萨斯的德裔群体所使用的门诺低地德语(Mennonite Plautdietsch),不来梅、杜塞尔多夫等地使用的北莱因-威斯特法伦州、下萨克森州、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州绝大多数城市、以及荷兰东南部很多省的一部分。
低地法兰克语,包括荷兰语、比利时的佛拉芒语(它与荷兰语虽然用词不同,但对应词的发音相同)、荷兰的西林堡语等,所以实质上荷兰语也是一种低地德语,只不过因为政治因素被独立称为荷兰语。一般语言学家认为低地德语是一些独立的语言,而不是德语的一些方言。低地德语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内受到标准德语的冲击很大。今天在德国北部地区仍广泛使用低地德语。低地德语保存了日耳曼语族中一些比较原始的成分,它们与荷兰语和古英语的共同点比同各类高地德语之间更接近。各类低地德语的发音通常比较柔软,eː音和长音比较多。
瑞士德语
一般语言学家认为瑞士德语 (Schweizerdeutsch)是德语的一个方言,它与施瓦本方言(Schwaebisch)比较接近。瑞士德语的发音与标准德语的发音相差悬殊,以至于一般德国人听不懂。瑞士德语的正体法与标准德语的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在于:
用ss代替所有的ß,例如Strasse=Straße
部分地名首字母有Umlaut时用“原字母 e”代替Umlaut标记。
虽然在瑞士也有人利用瑞士德语的发音来书写,但这种书写方式不被正式承认。
官僚德语
官僚德语(Beamtendeutsch),其实这只是德国的古代语言演变而来的,有点类似于中国的文言文,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官僚德语是政府专用的。这种德语是德国机关(Behoerden)、法庭(Gerichte)等等使用的语言。理论上来说它是最标准的标准德语了。但与中国的文言文不同的是,这种德语语句往往非常累赘(副句套副句等等),混有许多机关、法庭用的缩写(Abkuerzung)和引用法律(Gesetze),公报(Amtstexte)的条例,加上许多官话中的特用词(比如火灾在官僚德语中不用一般人使用的“Brand”一词,而用冗长的“Feuerereignis”,走火事故),许多教育比较低的德国人,或对一个专业不熟悉的人往往也看不懂用官僚德语写的公报或官方信件。官僚德语常被用来讽刺德国庞大死板的官僚机构。
拉丁语对德语的影响
对德语影响最大的语言是拉丁语。作为中世纪时的学术和高阶层语言,今天德语中许多学术概念或表示抽象概念的词依然来自于拉丁语或希腊语。至今这些词一般都已被德语化了。
德意志位于欧洲中心,是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也是中世纪诸侯逐鹿之地。德语中含有许多从其他欧洲语言(如法语、波兰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希伯来语等等)来的外来词。许多这些外来词在其拼写和发音上都未加改变地被吸收了。
英语对德语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德语影响最大的外语是英语。英语有时被戏称为“新标准德语”。据曼海姆的德语研究所2004年初统计,在过去10年中德语中共产生了约700个新词,其中40%以上直接来自英语或是英语与德语组成的混合词。英语对德语的冲击来自下面三个方面:
许多新的科技术语直接由英语进入德语词汇。有些术语虽然也有相应的德语词,但英语原词被更广泛地应用和接受(如 Computer/Rechner,DNA/DNS 等等)。
许多跨国公司(甚至德国的跨国公司,如德国西门子公司)内部以英语为工作语言。
虽然德国政府不像法国使用强制措施维护法语那样来维护德语,但德国社会也已经意识到了德语的英语化问题,也还有很多移民使用英德交杂的错乱用法。许多有影响的报刊和电视文化节目抨击这个趋势,但它们自身也往往无法摆脱和漠视这个趋势的要求。
德语中也有自己创造的“仿英语”(或称德制英语)词汇。最具代表性的是Handy(手机)一词,英语中handy是个形容词,意思是“便于使用的”。
德语新正字法,是德国已正式启动的德语拼写简化计划,拼写简化计划的目标就是让母语非德语的外国人和新移民更容易掌握德语,增加德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人数。其实奥地利和瑞士两国早已开始推行简化德语拼写,但是这一计划却在德国国内一直遭受强烈抵制。德国两大主流媒体《世界报》和《明镜》已经公开表示将拒绝使用经过简化的德文。而德国的父母们则担心他们的孩子会在学校里接受不正统的德语教育。虽然德语新正字法争议不断,但是这部新的正字法在经历了1998年至2005年7年的过渡期后,于2005年8月1日正式生效。
在众多外语之中,德语单词之长可谓“名声在外”。综合外国媒体2013年6月3日报道,德国废止了一个长达63个字母的法律词汇。在此之前的6年里,这个单词一直雄踞“德语最长单词”的宝座。Rindfleischetikettierungsüberwachungsaufgabenübertragungsgesetz,通常简写为“RkReÜAÜG”,意为“牛肉标签监管任务委托法”,曾经是德国前波莫瑞州的一项地方性法规。该法规于1999年出台,意在防止消费者感染疯牛病。因为其长度,曾被媒体选为该年度的十大热词。
根据欧盟的建议,肉食牛不再进行疯牛病监测,因此这个超长单词也就失去它原有的意义。取而代之的是一项新法规,叫做“关于牛肉及小牛肉标签监督权的地方性规定”。由于这一法律名词是由多个单词表述的,所以没有出现超长单词。
其实这一防止疯牛病的法律名称是在2007年才成为德语最长单词的。在此之前,最长的单词是Grundstücksverkehrsgenehmigungszuständigkeitsübertragungsverordnung,意为“土地行驶许可授权办法”,共有67个字母,在当年被废止。
德国知名语言学教授安纳托·施特凡诺维奇表示,其实按照德语的特性,理论上可以创造出无限长的单词,德语语言协会就曾在“牛肉标签监管任务委托法”的基础上,带有玩笑意味地发明了一个更长的词汇,以显示德语的这一特性。
那么,63个字母的超长单词被废止之后,现在哪个单词是德语中最长的呢?截至2013年6月3日还不得而知,德国人正在找寻新的“记录保持者”。前波莫瑞州的农业部发言人开玩笑称:“其他州应该努力发明一个新的长单词了!”
Guten Tag! 日安!
Guten Morgen! 早安!
Guten Abend! 晚上好!
Gute Nacht. 晚安.
Wie geht es dir? 你好吗?
Wie geht es Ihnen?您好吗?
Vielen Dank! 非常感谢!
Herzlich willkommen! 欢迎光临!
Zum Geburtstag. 生日快乐。
Auf Wiedersehen! 再见!(较正式)
Tschüss! 再见!(较非正式)
Danke! 谢谢!
Danke schön! 多谢!
Bitte schön! 不客气/请!
Wie heißen Sie? 阁下贵姓大名?
Wie ist Ihr Name? 您叫什么名字?(或您贵姓?)
Entschuldigung! 打扰一下。对不起。
Entschuldigen Sie.对不起。抱歉。
(Es) tut mir leid !抱歉,对不起。
Egal! 随便!
Ich weiß nicht.我不知道。
Ich liebe dich. 我爱你!
Wie ist deine Handynummer/Telefonnummer? 你的电话号码是?
Wie viel Uhr ist es? 几点钟了?
Wie spät ist es? 几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