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窑始烧於北宋年间(公元960~1127年),是北宋广东三大民间窑场之一。东平窑址于1976年9月底在惠州市惠城区东平窑头村发现挖掘,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由三处堆满瓷片的废窑而呈“品形”的山岗组成,包含瓷土采挖区、作坊区、晾晒区、堆放区和一座龙窑等,被当地群众惯称"窑头山",是研究北宋惠州陶瓷的宝库。
据相关考古挖掘及史料记载,北宋东平窑烧造以黄釉、青釉、划花、印花为装饰特色的日用陶瓷器皿而闻粤东当地消费需求。从表土挖出的标本看,器形有瓷碗,瓷碟、匣钵;釉色为青釉,青黄釉;花纹装饰采用刻花,划花,并程冰裂纹,碗心及圈足刻有"十一、十二"等阳文印记,这些数字是记符号,表示工匠所完成生产额,这是东平早年工业见证。故有相当数量精美陶瓷外销东南亚各国,成为中世纪以来,素有"海上丝绸之路"之誉的——陶瓷之路的起点,中国商贸制品原产地之一。由此,北宋东平窑与北宋苏轼寓惠一样,成为至今影响惠州的两大文化盛事之一,其与惠州文脉星火相传,在岭南陶瓷史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以东平窑头村为中心,总占地面积约有四平方公里。包括有瓷土采挖区、作坊区、凉晒区、堆放区和龙窑一座。取土区位于龙船湖和新湖仔(因取土后形成的大湖泊)。龙窑、作坊、凉晒场位于外贸仓库那一片,约有六万平方米,从湖边一直延伸到山边龙窑脚下,是一大片非常平坦的地方。现在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用围墙围起的“窑址保护区”,只是原来的窑碴堆田区。
窑头村因烧窑及烧窑人居住地而得名。烧窑人始祖张氏和始祖婆葬于窑头村,其后人有九大房。现居住窑头村的有三大房,迁居马安柏田有一大房。其余几大房于清中期取始祖婆遗骨迁徙到外地谋生。清道光二十五年,九大房重修始祖墓时,还将已经风化了有一米高红砂岩墓碑放入其中,此墓碑仅可辨认“张太公”三字,其余字迹已无法识别。窑头村在明清时期非常兴盛,从外地迁入有曹氏、唐氏族人。六十年代仍可见建筑遗址上有大片一、二米高的夯土墙。这种屋墙非常坚硬,居说是用砂、石灰、糯米、糖水等物,用板夹住夯成。
惠州东平窑始烧于北宋年间(公元960至1127年),是北宋广东三大民间窑场之一。窑址于1976年9月底被发现。东平窑以惠城区东平窑头村为中心,总占地面积约有4平方公里。包括有瓷土采挖区、作坊区、晾晒区、堆放区和龙窑一座。取土区位于龙船湖和新湖仔(因取土后形成的大湖泊)。龙窑、作坊、晾晒区位于外贸仓库一带,约有6万平方米,从湖边一直延伸到山边龙窑脚下,是一大片非常平坦的地方。现在东平窑遗址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用围墙围起的“窑址保护区”,只是原来的窑渣堆填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