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满彻1930年生于东京,一个月后随家人移居中国大连,后又返回日本。年幼时因为被征兵而没有接受完整的教育,他在军中对西方古典音乐开始发生兴趣。日本战败后他为美军工作,这又使他有机会聆听古典音乐。他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而几乎全靠自学作曲。1951年创建“实验工房”。
20世纪50年代末,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访问日本,当时NHK电台选择了一些日本作品播放给他听,工作人员由于失误,把原本不在计划之内的武满彻的弦乐《安魂曲》播了出来,斯特拉文斯基听见后坚持要听完全曲,并认为这是一首杰出的作品,更把武满彻请去一起用餐。自此,武满彻开始成为日本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创作个性鲜明,音乐语言新颖独特,在日本音调基础上运用了西方现代音乐技法,具有时代新鲜感。武满彻的音乐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例如具体音乐和电子音乐,德彪西和梅西安的风格,爵士乐,以及音色音乐等,他也深受日本传统音乐的影响,有部分作品使用了民族乐器。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慢速度的,充满了东方哲学的韵味。他的创作以器乐曲为主,管弦乐作品效果相当独特,也有一些作品涉及到电子音乐的技术,同时他也作有大量的电影配乐,著名的包括黑泽明的《乱》。
入选的东方人
环球唱片在世纪之交策划了一套系列,算是这个唱片界老大头一次成规模地在主力品牌专注20世纪下半叶的新音乐。由于这些作曲家大多跨越了新世纪,所以这个系列就被命名为20至21,大部分录音为重版发行。首批十多张专辑中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音乐大师,譬如卢恰诺·贝里奥、皮埃尔·布列兹、菲利普·格拉斯、阿沃·帕特、梅西安、利盖蒂、诺诺......在这些大师中,直到2005年为止,入选的东方人是日本作曲家武满彻和韩国女作曲家陈银淑。因为这个系列还在继续发行,是否会有更多的东方作曲家入选,就不得而知了。
推出专辑
20/21系列陆续推出五张武满彻专辑,可惜作曲家本人没有能跨越新世纪,1996年去世,但他早已奠定了自己在二十世纪下半叶音乐史上的地位。这五张武满彻专辑分别是:
《秋庭歌一具》(In an autumn garden)
《我听到水的梦幻》(I hear the water dreaming)
《微光的斜纹》(Twill by Twilight)
《雨打庭院》(Garden Rain)
《群鸟飞临五角园》(A Flock Descends into the Pentagonal Garden)。
《秋庭歌一具》是作曲家为日本传统乐器写作的作品,《水的梦幻》则全是西洋乐器和乐队,风格接近印象派,风格更妥协一些,听过人较多,作曲家瞿小松听过《水的梦幻》专辑后,认为武满彻不过是拿日本琵琶、尺八这类民族乐器来包装,核心还是法国的印象派。这个评价似乎有失偏颇,因为他只听到了武满彻印象派的一面。而这张专辑中的作品倒是更接近瞿小松自己在新民乐运动中的实验,用民间乐器和民间音乐技法,来写作现代音乐作品。
并非学院派
武满彻并非是学院派出身。说起来,这位作曲家曾在中国度过八年时光,1930-38,生下来不久就被父亲带到中国。八岁回日本读书。1944年,日本战败前夕,连十四岁的武满彻也被征召入伍,他在军中第一次接触到西方音乐,那是一张老唱片,录的是一首法国歌曲。战后,武满彻在美军基地打杂,通过美军的广播网,听到大量西方音乐。16岁时,武满彻下决心从事作曲,尽管此前,他的专业音乐训练是空白。这位二十世纪东方的音乐大师几乎是自学成才的。
追随德彪西与梅西安
武满彻开始作曲的时候,追随的是德彪西与梅西安,早期作品就显示出贯穿作曲家一生的特点,对音高音色的敏感,旋律模式总是缓缓浮现在半音化的背景上。五十年代,先锋派是最时髦的,武满彻也曾尝试电子音乐和很激进的作曲手法,譬如用两个表演者,反复诵读日语中的“爱情”单词,还去录下水的流动声,可称谭盾的先驱了。六十年代其作品的特色就是分离,听起来支离破碎,有点像点彩画法,大量用到拨奏,这点在七十年代的作品中还留下明显痕迹。
部分归功于斯特拉文斯基
武满彻成名于世界乐坛,部分归功于斯特拉文斯基,后者听了他的《弦乐安魂曲》后,宣称这是一部杰作。六十年代,武满彻开始与凯奇合作。凯奇音乐技法中的那种不确定性是否影响到了武满彻呢?也不尽然。早在五十年代末,武满彻还没有接触到凯奇音乐时,就已经将偶然性引入音乐。想比起音乐技法,更重要的是凯奇那一代美国作曲家们对东方传统音乐的崇拜态度,对武满彻起到关键影响。作曲家于1988年回忆说,在我作曲早期,总挣扎着避免日本音乐的影响,以为那才是音乐现代化的道路。而在和约翰·凯奇交往后,我转而意识到自身传统的价值。
东西方因素冲突对立的结果
武满彻的音乐就是东西方因素冲突对立的结果。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是无法完全融合的,必然有着重重的矛盾冲突。武满彻的音乐价值,正是来源于这种冲突和紧张。
1966年,武满彻第一首为纯粹为日本传统乐器作的音乐会作品《蚀》问世,由日本两位音乐家,一个尺八(横山胜也)、一个琵琶(鹤田锦史),在西方广为演出,大大提高了日本现代音乐在西方的地位,武满彻从此也被视为东方现代音乐家中的代表。
经过多年的挣扎,武满彻一直没有找到令他满意的出路。直到他远离日本,在欧洲定居,有了距离之后,他才清楚意识到他的音乐一辈子也无法摆脱日本文化的影响。作曲家陈其钢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音乐家、特别是作曲家,是无法逃脱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母语的,这既是他的限制,同时也是他的依靠。武满彻也是如此,人们发现,即使在他最激进的作品也没有摆脱东方音乐的特点,没有西方式的逻辑发展,一切都是静态的,缓慢地循环。
《秋苑》
专辑《秋庭歌一具》中最重要的作品,当属标题所示的《秋苑》(In an autumn garden)。它在日文原文中,被称为“秋庭歌一具”。《秋庭歌一具》在武满彻的所有作品中占有一个特殊位置,这是为传统的日本雅乐乐团而作的,日本雅乐最早传自中国唐朝,也是当今保留唐乐最完整的音乐形式。
唐乐特色
一千年来,雅乐一直是日本的宫廷音乐。韩国宫廷也保留了唐朝音乐的一些特色。唐乐在中原失传,今天我们要了解唐乐,只得去韩国和日本。这的确是很值得玩味的文化现象。日本雅乐的乐器包括尺八、笙、箫、十三弦古筝、鼓、锣。武满彻的《秋庭歌一具》力求忠实雅乐的本真风貌,可以说是武满彻最日本化的一首作品。雅乐本真的风貌靠乐器音色的组合来传达,武满彻说:我并不想控制音朝某个固定方向运动,我只是释放它们,让它们自己运动起来。《秋庭歌一具》营造的就是一个静态的画面,肃杀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