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在杜赛尔多夫长大,他的父亲是杜赛尔多夫的一个成功的商业摄影师。早在中学毕业前,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就掌握了商业摄影的技巧。70年代末,他又在位于埃森附近的福克王学校(Folkwang School)学习两年,这所学校里有一个培养专业摄影师特别是摄影记者的培训班。
在埃森,古尔斯基接触到了摄影的纪实传统——一种严谨的艺术和没有任何装饰的观察方法,它对事物的认真客观的观察与商业摄影中太多的人造因素有着天壤之别。
80年代初,古尔斯基进入国家美术学院继续深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最重要的几位前卫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西格马·伯尔德(Sigmar Polke)和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就来自这里。古尔斯基在这里学到了艺术世界的规则,也从当代著名的观念艺术和极少主义艺术摄影大师贝恩德(Bernd)和希拉·贝歇尔(Hilla Becher)那里学到了严谨的治艺方法。
80年代末,当古尔斯基与贝歇尔的其他几位学生一起获得艺术界的广泛承认时,古尔斯基的作品更被认为是他老师艺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古尔斯基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并将所学到摄影知识全部融入到作品之中。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古尔斯基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个人风格,并成为当今德国摄影界中最耀眼的明星。 古尔斯基的作品以画面大、醒目、色彩丰富和细节丰富而闻名。进入90年代后,古尔斯基将创作中心集中在那些震动人心的并能反映时代特色,代表时代精神的主题性题材的创作之中。
为了追寻他的目标,古尔斯基从杜塞尔多夫的大街小巷走向了更加丰富而广阔的世界,香港、开罗、纽约、巴西利亚、东京、斯德哥尔摩、芝加哥、新加坡、巴黎、洛杉矶、上海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在早期的主题性创作中,古尔斯基表现人们的假日休闲和旅游生活,工厂、居民楼、饭店、办公大楼合货栈都进入了他的镜头;德国议会大厅、国际股票交易市场的交易大厅以及诱人的名牌商品货架也成为他要捕捉的对象。进入90年代后,他的作品日益向着大场面、快节奏、高消费和全球化方向发展,而没有姓名的人则是其中最不重要的。
作品
古尔斯基的作品体现的是高科技、规模化、快节奏、和全球化的世界景观,在这个庞大的景观中,个体完全被淹没。《莱茵河2》是古尔斯基在1999年的作品,描绘了一条完全没有轮廓小路、草地、河流、和灰色的天空,它们形成了几乎完美的水平结构。河对岸原有的一座工厂也被古尔斯基利用数字技术处理掉了。在谈到这一作品时,古尔斯基说:我对莱茵河不平常或者独特的景观没兴趣,而是关注它可能存在的那些最当代的景观。
《莱茵河2》是古尔斯基第2次创出全球最贵拍卖成交价的照片,他的作品《99 美分》曾经以389万美元成交,这也创造了当时世界摄影作品价格的最高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