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西站(Harbinxi Railway Station),简称哈西站、哈西客站,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距道里区中心5千米,距南岗区中心5千米,东北距哈尔滨站8千米,西偏南距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28千米。哈尔滨西站隶属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下辖双城北集控站。哈尔滨西站是黑龙江省境内第一座高铁站,是世界高寒铁路温差最大高铁站,还是集铁路客运专线、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等设施于一体的特大型、立体综合交通枢纽 ,承担着79.5对入关各主要干线旅客运输任务,年发送旅客1000余万人次 。
哈尔滨西站于2009年7月5日开工建设,2011年8月29日正式落成,2012年12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 。2014年10月9日,哈尔滨西站普速场正式开通运营,2017年1月3日,哈尔滨西站北广场正式投入使用。
截止到2014年7月,哈尔滨西站站房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东西横距888米,南北纵距540米。哈尔滨西站设有高速、普速2个站场和1个动车所 ,站房综合楼分上下五层,由18座站台、22条铁路到发线、高架候车室,以及公交枢纽站、地铁车站、出租车站等组成。
2017年11月,哈尔滨西站获得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的荣誉。
按照原铁道部与黑龙江省政府签署的《关于哈尔滨西站建设有关问题会议纪要》,哈尔滨西站按照30年不落后的标准设计,来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的铁路枢纽客站。哈尔滨西站按一站双广场设计,设计团队由原铁道部第三设计院与中国建设总公司组成,哈尔滨西站在外立面装修材料色彩的选用、高架候车厅内屋面吊顶和商服夹层的拱形设计,均结合了欧式建筑设计的风格,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效果。站房外立面的棕红色陶板色彩就参考了索非亚教堂外墙的红色,既有地域文化的因素,同时也能降低人对寒冷的心理感受。
在功能特点上,哈尔滨西站也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建筑施工考虑哈尔滨寒冷的气候特点,候车厅选择拱形结构,在天窗正下方采用模数化三角形开孔铝板拼接,既能较好的抵抗屋面雪荷载,又喻意了雪花冰晶的抽象形式。考虑温差大的特点,创造性的采用了许多技术手法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比如合理的布置站房温度伸缩缝,减少温差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外墙干挂陶板采用3毫米开缝,避免温差变化热胀冷缩造成陶板挤裂。考虑到供暖期长的特点,取暖采用热效率比较高的地热采暖模式,高架站房下部采用岩棉保温,既满足了站房的保温要求也确保了安全美观。
为方便旅客换乘,尽量减少在站内换乘其它交通工具的时间,哈尔滨西站在设计上采用了把铁路站台修在中间层。这样旅客向下走可换乘地铁,向上可换乘公交和出租。同时,为使高峰期乘客能够快速集散,还设计了东西两个站房,分别供旅客进出站,避免人流的交叉拥堵。
哈尔滨西站站房主体由东、西站房、高架候车室组成,站房面积7万平方米。站内拥有高架候车室、贵宾室等现代化候车区。
候车大厅总面积为1.6万平方米,共设置了2500余个座位,供一、二等座乘客候车,特等座旅客则在专门开辟的特等座候车区候车;候车大厅并设有88部扶梯、空调、采暖、照明灯具等设备。
哈尔滨西站共有两个售票大厅,两个售票大厅分别设立14个窗口,可办理购票、互联网及电话订票取票、改签等手续。哈尔滨西站共开放12个检票口,共有10个站台,每个站台都设置了2个出站口,共20个出站口方便下车乘客就近出站到哈尔滨西站的东、西广场。通过扶梯进入到哈尔滨西站东广场地下二层(B2)出站大厅,其右边便是公交汽车站、出租车、公路客运站等换乘工具乘降点的具体方位标示。
哈尔滨西站由站房综合楼负二层出站,所有换乘程序在位于东广场负二层的换乘大厅完成。想要购票乘高铁列车的乘客在东广场下车后可直接步行至哈尔滨西站正门进入站内;想要接站的市民下车后则可以乘坐设立在东广场的自动扶梯直达位于哈尔滨西站地下二层(B2)的列车出站层接站。如果旅客乘坐高铁到达哈尔滨西站,由负二层出站进入换乘大厅,前往出租车候客区即可乘坐出租车;由负二层换乘大厅进入闸机买票,下扶梯即可乘坐地铁;负二层两侧皆设有社会车辆停车场,如旅客需要乘坐社会车辆可直接前往停车场;从负二层的通道直接有输送带通往客运站。由负二层直接上楼梯到达一层地面即可换乘普通公交和快速公交BRT。
哈尔滨西站站前广场总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未包括北广场),建筑面积23.9万平方米,其功能定位为“现代化交通枢纽中心,哈西地区商业旅游商务引擎,哈西地区城市景观中心”。站前广场分为东西北三个广场,因地势高低不平,东广场比西广场高出20米左右。以东广场为主,设置公交停车场、出租停车场、长途客运站和社会停车场。西广场设计了公交、出租和社会停车场点。西广场内,哈尔滨内河何家沟横穿而过。北广场设有公交车乘客换乘阳光大厅、出租车换乘区和社会车辆停车场。
东广场占地面积15.33万平方米,东西长约267米,南北长约496米,主要规划为绿色景观为主的现代风格城市广场,建筑平面形式呈“T”字形,为地上局部一层,地下二层结构。东广场主要承担高铁站、地铁站、长途客运、快速公交向南岗、香坊区方向人流和车流的疏散功能。包括出站疏散大厅、社会停车场、出租车停车场、地铁换乘大厅、商业配套设施和公路客运站链接通道、下沉广场、音乐喷泉和叠水景观灯。在东广场地面有10余公交停车场,2条BRT车场和39个旅游大巴及临时停车位,在地下一、二层供有1310个停车位和能停放460辆出租车蓄车场,在出站疏散大厅下方有哈尔滨地铁3号线与哈尔滨地铁6号线十字交叉通过。
西广场占地面积14.67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为“水岸丁香主题广场”,同时兼具高铁站、地铁站向道里区方向和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人流、车流的疏散功能。北侧设计为自然、生态主题,中轴线以景观、绿化、硬质铺装为主,地面辅以方向感带状灯光,广场中央设置水景与远处宏大站房相呼应,并在水中形成倒影,同时增大展开面,凸现宽广之势。在广场两侧设置树阵小广场,提供幽静休息区,达到“动”与“静”的和谐。结合原有水系,形成自然绿化景观带,使之成为动感景观的前奏,并结合音乐、小品、雕塑等,形成极具气势的自然景观环境。
北广场占地面积14.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4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地上两层建筑面积2.14万平方米。广场内公交车乘客换乘阳光大厅紧邻公交车停放广场,乘客在冬季实现推大厅门即上公交车的零距离换乘,有效解决了冬季乘车保暖问题。社会车辆停车场共3层,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共800个车位。出租车换乘区在地下一层,按照即停即走设计。
哈尔滨西站周边地区5条道路跨过铁路线,连接哈尔滨西站与群力新区和哈西地区,建设出一条哈尔滨站至哈尔滨西站快速直达的快速公交干道。
哈尔滨西站建设,是黑龙江省“十一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是党中央、国务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原铁道部、黑龙江省与哈尔滨市共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对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交通环境、拉动区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成后的哈尔滨西站,也大大缓解了黑龙江省境内铁路干线能力严重不足、枢纽能力不配套等问题。
乘客进入哈尔滨西站地下二层(B1)出站大厅后,沿标示直行至尽头处左转,乘客便到达位于哈尔滨西站东广场地下二层(B2)的公交候车区。随后,乘客便可搭乘上行电梯直达位于地面一层(1F)的东广场公交车停车场乘坐公交车。
从哈尔滨西站地下二层(B1)出站大厅直行,乘客便进入地铁口检票处,随后乘坐下行电梯进入哈尔滨地铁3号线站台上车。
哈尔滨地铁3号线是哈尔滨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中唯一的环线,全长37公里,一期工程共有5座车站,分别为城乡路站、哈尔滨西站站、哈尔滨大街站、哈西大街站、医大二院站,于2017年1月26日开始运营。
按照哈尔滨西站地下二层(B1)出站大厅的标示,乘客右转便可进入到哈尔滨西站南翼下方的城市通廊,沿标示继续直行,便进入到哈西公路客运站。乘客只能先到达公交车终点站,再步行到达客运站。
主营线路(按所到地区的发车时间排序)
榆树、七台河、同江、三道岗、克山、绥滨农场、松原、海伦、达连河、二九一农场、红色边疆农场、桦川、霍林郭勒、宁安、八五一一农场、通化、逊克、朝阳、北兴农场、二九零、五九七农场、磐石、依安、林甸、宝清、佳木斯、白山、八五二农场、讷河、沈阳、梅河口、嘉荫、绥滨、饶河农场、八面通、八五三农场、鹤岗、东营、查哈阳、先锋、威海、太阳升、兴凯湖农场、光明农场、肇源、肇源农场、上甘岭、双鸭山农场、大庆九厂、舒兰、大坡、护林、乾安、甘南、克东、鸡西、林口、穆棱、愚公、上集、龙江、萝北、通北、汤旺河、汤原、八五九农场、方正、勤得利农场、普阳农场、金山屯、虎林、朗乡、黑宝山、友谊农场、铁力、赤峰、孙吴、通辽。
为方便乘客乘车,哈尔滨西站专门设立了出租车专用通道。乘客乘坐出租车进站时,车辆会经由此通道进入到哈尔滨西站地下一层(1F)的出租车落客区。在此下车并进入到站内后,购票旅客按提示右转便可搭乘电梯直达哈尔滨西站地面一层(2F)售票大厅,接站旅客可经由左手边的下行滚梯直达哈尔滨西站地下二层(B2)的出站层等待接站。乘客在哈尔滨西站地下二层(B2)沿城市通廊右转便可进入出租车上客区,乘客需在此排队搭乘出租车离开哈尔滨西站。
私家车入口紧邻出租车专用通道。想要进站的乘客经由此通道进入东广场地下一层(B1)私家车专用停车场,下车经过通廊,并根据提示右转登上上行电梯后,乘客将直达哈尔滨西站地面一层(2F)售票大厅。在东广场地下一层(B1)停车后,想要接站的市民也需经由左手边的下行滚梯直达东广场地下二层(B2)的出站层接站。私家车由哈尔滨西站地下二层(B1)出站大厅左侧扶梯上行,便进入到东广场地下一层(B1)社会车辆停车场——社会车辆按照停车场设立的出口标示驶出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