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由老一辈著名的植物学家胡先骕、秦仁昌、陈封怀(尊称“三老”)于1934年创建,为我国第一座亚热带山地植物园,占地面积5000余亩,分为庐山本部、鄱阳湖分部和南昌科研中心三个园区(一园三区)。经过几代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现已建成杜鹃园、松柏区、蕨苑、树木园、温室区、岩石园、猕猴桃园等17个专类园区,迁地保育植物5500余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180余种,是我国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特别是在杜鹃花属植物、松柏纲植物、蕨类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引种保育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国内植物园中独树一帜的四大特色。
庐山植物园秉承“科学内涵、美丽外貌、文化底蕴”的办园理念,与国际国内众多的植物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是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和中国植物园联盟(CUBG)成员之一,2019年实行江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共建。新的历史时期,庐山植物园将依托名山大湖,围绕国家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聚焦亚热带山地及鄱阳湖湿地植物资源,重点开展物种保护、科学研究、资源利用和环境教育等工作,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提供精品工程。
庐山植物园现有在职职工140人,具专业技术职称114人,其中博士43人,硕士40人。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共建庐山植物园要求,庐山植物园正在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引进与学科建设、科研支撑平台建设、园林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已初步建成4个研究中心20个研究团队。建有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和江西省植物迁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昌大学招收并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庐山植物园每年接待中外游客80余万人次。1999年以来,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全国野生植物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研学旅行基地”、江西省首家“科普教育基地”,也是庐山“世界文化景观”和“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庐山植物园主要从事长江中下游地区亚热带山地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引种驯化,保护保存、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肩负着我国亚热带山地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双重任务,是我国植物多样性保护和重要基地,尤其是松柏类植物和杜鹃花科植物的引种保存,已成为庐山植物园园林景观的两大特色。
经过几代植物学工作者的努力,已引种松柏植物11科41属248种(包括变种),杜鹃花科植物300余种,在中科院的学科布局以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布局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地址:九江市庐山植青路9号。
自驾线路:
1、从九江方向出发,经庐山大道到达庐山北大门。
2、从南昌方向出发:沿昌九快速路或福银高速,庐山出口下,至庐山南大门。
公交线路:九江长途汽车站(1小时可达)。
九江火车站乘公交15路至长途汽车站换乘九江至庐山大巴、庐山火车站乘坐沙河至庐山大巴均可到达。
景区内部游览:为保护庐山自然环境,庐山核心景区实行观光车换乘制度,进入庐山风景区后乘坐景区观光车,到植物园站下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