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珩在长春的故居是一栋二层小楼,坐落在工农广场附近,他曾经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这里也见证了他非常重要的一段工作、生活经历,具有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王大珩逝世后,长春光机所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对其故居进行修缮。
王大珩在长春的故居,是一座位于工农大路二胡同的二层小楼。1952年王大珩先生来到长春后就在这里居住,共在这栋小楼里居住30余年。1983年王大珩先生调回北京之后,小楼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招待所,并对原有建筑进行过改建。2011年7月21日,王大珩先生逝世后,长春市政府决定将故居修缮,并命名为王大珩楼,作为历史文物长久保存。
2012年9月10日,王大珩故居开放正式对外开放。故居小楼的一层是客厅、书房、厨房、餐厅、卫生间,二楼是两间卧室。一楼客厅的一部分被规划为展厅,里面悬挂着王大珩先生的生平事迹图片。
王大珩先生,1915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考取留英公费生,赴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1948年王大珩先到上海,后辗转由香港经朝鲜回国。1952年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在长春成立,后来于1956年改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王大珩先生被任命为馆长、所长。并且生前一直担任长春理工大学名誉校长。
王大珩(1915~2011),是中国光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52年,他主持筹建的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在吉林省长春市成立,后逐渐发展壮大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该所于上个世纪50年代,在国内研制出八种代表性的精密仪器及一系列新品种光学玻璃,俗称“八大件、一个汤”,开创了我国自行研制光学精密仪器和熔炼光学玻璃的历史。60年代以后,大珩先生领导长春光机所成功研制出多项“全国第一”,填补了我国多项光学空白。王大珩先生领导长春光机所组建或援建上海、西安、安徽、成都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他对这些研究所的发展,精心规划、指导,竭尽全力参与科研工作,历经半个世纪的辛勤耕耘,这些研究所成长为国内外光学科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