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学院和山东省德州地区联合举行“科学技术与生产见面会”,李振声在会上作动员讲话。中国科学院24个研究所和4个职能局在会上介绍了251项技术成果,同13个县(市)领导、乡镇干部和农民专业户600多人交流和对接,对全院和山东省双方起到了发动作用。
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
1995年,为打破中国粮食生产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声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提出了实现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的对策。
1999-2003年,年中国粮食生产出现连续5年减产时,他又及时提出了争取三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03年,他针对中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减产的情况,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05年4月,在博鳌论坛上,李振声对10年前美国人莱斯特·布朗的畅销书《谁来养活中国》进行了回应。
2007年08月15日,李振声做客腾讯网,向网友讲述了他的人生经历。
在55年的科学生涯中,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为了有目的、快速地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麦,他用远缘杂交获得的“小偃蓝粒”育成了以种子蓝色为遗传标记的蓝粒单体小麦和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系统,并建立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开创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开辟了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小麦育种新领域,,提出了以“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育种新方向。通过系统鉴定筛选氮磷高效小麦种质资源,深入研究其生理机制与遗传基础,培育出可高效利用土壤氮磷营养的小麦新品种,并大面积推广。
他育成小麦和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新品种“小偃6号”,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50多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用远缘杂交获得的“小偃蓝粒”育成了以种子蓝色为遗传标记的蓝粒单体小麦和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系统,并建立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通过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开展了提高小麦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以及光合作用产物的优化分配研究。筹划组织“渤海粮仓”项目,分离出耐盐小偃麦新品种和新品系。
李振声指导学生,跳出了单纯的知识传递,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在科研方面,给学生足够的研究空间,鼓励青年人发挥创新精神,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学生有童依平。
所获奖项
▪ 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奖)
▪ 2005 农业部中华农业英才奖 (获奖)
▪ 1995 何粱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获奖)
▪ 1989 陈嘉庚农业科技奖 (获奖)
▪ 1986 陕西科技进步特等荣誉奖 (获奖)
▪ 1985 国家科技发明奖 一等奖 (获奖)
▪ 1983 陕西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获奖)
▪ 1978 全国科学大会奖 (获奖)
荣誉称号
▪ 1991 中国科学院院士(获奖)
▪ 1990 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获奖)
▪ 1982 陕西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获奖)
▪ 1979 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获奖)
李振声院士热爱祖国,品德高尚,毕生奉献于小麦远缘杂交遗传与育种研究,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现活跃在农业科研第一线,继续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科技部评)
感谢他为中国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和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大规模改造和治理做出的杰出贡献。(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张来武评)
您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科学生涯中,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无私奉献,长期致力于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至今活跃在农业科研一线,奠基了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技术;针对国家和社会需求,不断开创小麦育种新领域新方向,积极开展农业战略研究,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发挥了引领作用。(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评)
李振声院士是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以李振声院士为代表的科研团队主持实施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为提高盐碱地粮食作物产量作出了重要贡献。(河北省省长张庆伟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