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宋枢观却仍在创业的道路上前进着。宋枢观对自己的创业经历观显得颇为认真,宋枢观在退休前先后做过浦东新区六团湾镇工业大队长、综合厂厂长等职务,因而对乡镇企业的创办都有所了解。
后来,宋枢观到了当时还是中外合资企业的白云三和担任中方代表。然而,因为诸多经营管理的问题,前期投入50万美元的这家小型合资企业不久便陷入了困境,亏损达500多万元人民币。面对难关,董事会决定由宋枢观承担转亏为盈的任务,靠着他多年的经验和认真的态度,不久白云三和便基本走出了困境,完成了扭亏为盈的初期目标。
自此之后,宋枢观便正式踏上了他退休后继续创业之路。从2000年开始,白云三和在宋枢观的悉心运作下逐渐好转,到2007年,宋枢观通过数次股权转让,最后将公司外方的股份完全买了下来。完全接手公司之后,宋枢观慢慢对公司的定位、发展方向作了更深入的思考。
宋枢观认识到,自己的公司缺乏核心技术,公司职工的学历水平相对不高,转产的难度很大。同时,普通胶片的廉价及特性,在未来市场当中仍会占有一定的生存空间,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抓住这片市场。思前想后,宋枢观还是决定继续坚持,把公司的发展目标定为“做夕阳行业中最好的朝阳企业”。
”也许是力求完美的个性再次发挥了作用,在同行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白云三和公司却一枝独秀地发展起来,销售额从3000万元左右发展到今年的1.5亿元以上,俨然已是国内的领头羊。2011年,白云三和还荣获了上海中小企业品牌产品的称号。
宋枢观对于生产线上要遵循的规范一清二楚。胶片的生产要求十分高,温度、湿度、灯光、切割误差等方面都有严格的标准。但宋枢观在这方面更是精益求精,在机器配置、人员技术培训、生产规范上都极为严苛。
对于宋枢观来说,退休后的创业之路虽说不上“白手起家”,但把处于行业衰退、刚刚转亏为盈的一家乡镇小厂带上了全国领先的道路,可以说跟他本人的性格、退休前的经历都是分不开的。同时,多年技术和生产上的经验、圈内的人脉和口碑也都是宋枢观的成功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