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大约于公元前571年(周灵王元年,鲁襄公二年,宋平公五年)出生于楚(原为陈)国苦县。据《史记·老子列传》所说,老子即李耳,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郭兰芳在《论老子哲学思想》中写道:老子姓李名聃,是楚国苦县的厉乡曲仁里人,生于春秋末期,曾任周王朝的图书馆长、管图书,是孔子的前辈,曾向他问礼。
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老子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在被推荐入周室效力之前,老子跟随常枞(商容)学习知识。
公元前535年(周景王十年、鲁昭公七年),老子因受权贵排挤,被甘简公免去守藏室史之职,出游鲁国。在鲁国巷党主持友人葬礼,孔子助葬。时孔丘17岁,问礼于老聃。
公元前530年(周景王十五年、鲁昭公十二年),老子被甘平公召回仍任守藏室史。
公元前526年(周景王十九年,鲁昭公十六年),26岁的孔子适周观光,拜访老子。
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四年、鲁昭公二十六年),老子因所管典籍被王子朝携至楚国,被罢免守藏室史一职,回故里居住。后去往秦国,确切年代不详。
公元前501年(周敬王十九年、鲁定公九年),51岁的孔子南至老子故里向老子问学。
大约公元前485年(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相传老子长寿,大约于公元前471年死于秦国,享年一百零一岁。《庄子·养生主》有:“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胡适认为,老子至多不过活了九十多岁。
公元666年(唐高宗乾封元年)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公元1013年(宋真宗祥符六年)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里。《老子》,又名《道德经》或《德道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分为上下两册,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这本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其思想博大精深,以下分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相反相成、帝王之术和养生思想五个方面论述。
老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道”,“道”字在《老子》书中出现了七十三次。道是一种混沌未分的初始态,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为化生万物的根源;道常无名,无为而无而不为,它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以柔弱胜刚强,是最高的善;道是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持之不得。道既是宇宙的本体,又是万物的规,还是人生的准则。儒家以天、地、人为“三オ”老子则以道、天、地、人为“四大”。“四大”在“三オ”之上增加了道,就给中国文化思想的架构,打开了一个极其高远、极富想像力的思想空间。道是出自形而上,而贯穿形而下的。而且在贯穿中,不给天与帝这类有意志、有目的的造物主,留下任何插足的余地。天道自然无为是《老子》一书的主旨。在二千五百年前,老子之道是在从根本上改造原始道论的基础上的一个伟大的发明。
道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本原与本体,缔造、成就了天地万物。但道成就天地方物,并非有意作为,而完全出于无意作为。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自然者,自得其然也。自然是对道之状态与作为的形容,而非道之外更有一实体的自然。道虽然成就了万物,但道并不是有意要成就万物;道成就万物并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而完全是自然而然,完全是自然无为的。“生而不有,为而不特”,一切因其自然,一切顺其自然,这就是道的本性。道之本性是自然无为,但正是这种无为,成就了有为;正是因为无为,才成就了一切。这种现象,被老子加以哲学的高度概括,就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不仅是道之大德、大用,同时也是支配天地万物之最根本规律,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法则,是所谓“道理”。“不自生,故能长生”,“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是天地万物之理:“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这就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法则。“无为而无不为”,不仅是道之用、道之理,同时亦是“道术”,是侯王治理国家的根本手段和方法,侯王之“王”天下、治天下,亦当以道为法,“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所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表面看来,正相反对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任何事物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反者道之动”,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所谓“物壮则老,“兵强则灭”。同时,事物的发展、事物向反面的转化,并不是一下子实现的,需要经历一个数量上不断积累的过程。“合抱之本,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认为,道之本性即是自然无为,自然无为乃支配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也是人类应当信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从无为的原则出发,老子反对人之有为,因为有为破坏了人的原始的自然淳朴,造成了人格的分裂,带来了虚伪、狡诈、贪欲、罪恶等种种社会丑恶现象。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天下有道,一切都自然而然。不标榜仁义,而自有仁义。等到以仁义相标榜,则意味着仁义已不复存在。由此老子提出“绝智弃诈”“绝巧弃利”,主张“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有舟与,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这是一种复古思想。与这一社会理想相适应,老子还主张贵柔处弱,认为“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进而主张“上善若水”,认为最完善的人格应具有水一样的心态和行为,“处众人之所恶”,去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坚忍负重,居卑忍让。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的本性即是自然,出于对自然的推崇,老子也很推崇素朴和稚拙,认为“大巧若拙”,赞美婴儿“含德之厚”,主张大丈夫“处其实,不居其华”。古朴、稚拙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在中国古代一直受到人们普遍的赞颂,与此对立的华艳轻浮,历来为人们所蔑视,这一倾向即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古朴、稚拙之外,老子也很推崇恬淡,认为“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平淡之美,也为很多人所崇尚,在宋代更成为一种审美风尚。老子“有无相生”以及“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思想,对中国传统美学及传统艺术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绘画中国戏曲一贯强调虚实结合,强调“计白当黑”,强调“空灵”,这些理论源头,正是老子“有无相生”的理论。老子还提出“味无味”。“味无味”本来是讲体道的,因为道无形无味,所以对于道,不能靠感知来认识,只能靠体味才可以觉察。中国古代审美理论很早就认为审美非认识而体验,这也是受到了老子思想的影响。老子讲“涤除玄鉴”,这一理论本来是讲观道的,而审美也必须涤除物欲之心,所以这一理论就为后代美学家所继承,成为中国美学审美观照的理论。
老子的文章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不小。首先,《道德经》高度地发挥了文学的特定社会作用,对当时人们认识自然现象与社会生活起了重要作用,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好的文学作品是其实地再现自然和社会现象中的各种场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描写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人们的各种现实关系,使读者获得关于历史和现实、社会与人生的各种正确认识,《老子》在这些方面有很大成就。
其次,老子在文章技巧上的成就。仅有五千多字的《道德经》,包容那么丰富的内容而且首尾贯通全赖作者写文章运用技巧之高超,其成就可归纳为:一、文简意高,文短味长,善于三字四字构成对句绘声绘色地描写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括图景。后人把《道德经》分为八十一章,每一章字数不多,多者八十余字,少者二十余字但它却像一串串的八宝珍珠,一句一理间错而不断,中间还往往押韵,以增加文章的音乐性。二、妙用比喻妙用对句。妙用比喻如第五章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色狗”、第二十六章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妙用对句如第一章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二章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之类。每句话都熔铸着作者的强烈思想感情,这就老子妙用比喻和对句的结果。三、老子文章都很容易理解,并不是“难识微妙’,但要从他的语言运用上找出它的妙处。四、老子文章善于用矛盾说明事物相互转化的自然法则,在造句吋信手拈来反正词,巧妙地结合一起使用它揭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本质,如:有无、同异、美恶、难易、长短、上下、高低、前后、虚实、强弱等等。五、老子文章是以明理的散文为本。自六经以下诸子百家论述,文章皆为寓理的工具,老子也不例外,但老子文章情节结构和表现形式,则别具特色。老子力求文工,一个道理常以数个同义词,反复论证,再因语短而味长,理明而事核,而不觉重复;老子要文章形式从其内容不是“文章必以体制为先”;老子文章不求驾空、纤巧,而是靠实,叙述议论,辞正理备,《道德经》八十一章,从头到尾前后呼应条理清晰没有混淆之处,体现了结构服从主题的表现。
老子的著作、思想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老子思想影响不仅在道家内无人能及,在道家之外也影响深远。其影响不仅包括哲学、宗教、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伦理学、文艺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性、修辞学诸学科,而且涉及医药、养生、气功、军事、管理、建筑、园艺等众多领域。据元朝时的不完全统计,先秦以来,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时就超过三千余种。
早在十八世纪,西方一些国家就有了《老子》的多种文字版本。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老子》一书是当今除《圣经》外,在全世界出版发行数量最多的一本书,单是日本就有三百多种版本。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
老子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三大圣人之一。美国《纽约时报》曾把老子列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伦敦的大英图书馆广场有世界十大思想家塑像,老子为其中之一。老子思想早已突破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孔子评价老子:“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康德评价老子:“老子所称道的上善在于无,这种说教以‘无’为‘上善’,也就是一种通过与神格相融合、从而通过消灭人格而取得自我感觉消融于神格深渊之中的意识。”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和亲近然的思想与中国的老子思想有关。”
胡适评价老子:“老子的最大功劳,在于超出天地之外,别假设一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