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龙塔又名仙沟塔,位于海南省定安县城东南约7公里的龙滚坡上,由砖石砌成,共7层,高25米。塔砖有《千字文》的单字印记,底层正面额上刻有"见龙塔"三字。1956年人民政府拨款修整见龙塔,1986年,定安县人民政府定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着手抢救和保护。1996年,定安县文化馆集资对见龙塔进行修缮,使其保持昔日风姿。
见龙塔共设有28个实门,每层有8个实门和假门,其中第1层实开东、西、北3个门,其它5个门都为假门。第2层则与第1层刚好相对,实开5门,虚开3个假门。这样虚虚实实交错而上,预防塔身纵向开裂。塔的内部是空心的,内壁设有砖梯通向各层。整个塔并无任何现代建筑材料,一块块塔砖在糯米、草木灰等原始建筑材料的粘合下累叠而成。
见龙塔又名仙沟塔,位于定安县城东南约三公里的塔岭之上,现在位于海南热带飞禽世界的景区之内。走进见龙塔,塔边的凤凰树正花团锦簇,瓦蓝瓦蓝的天空,鲜红鲜红的凤凰花和青灰青灰的古塔,互相辉映,绚烂之处,正显出见龙塔的古朴。整座古塔皆用石砖构筑,每块石砖由熟石灰和糯米等原始材料抹缝黏合。每层有砖砌阶梯盘旋而上,直达塔顶。塔高7层,高27米,为八面体,八角形。底层外围面宽3.52米,内围2.9米;内径3.92米,共设有28个实门,每层有8个实门和假门,其中第1层实开东、西、北3个门,其他5个门都为假门。
据海南古塔研究专家阎根齐介绍说,“见龙塔”的首层在东南、西北、西南各开一门,门都呈拱形;到第二层则每面各设一门;第三层又在东北、东南、西南各开一门,其余的面都用缝线刻出假门;第四层是在正东、正南、正西方向各开一门;乍一看,似乎有些零乱。实际上这不仅体现了古代人讲究建造艺术上的视线美,更主要的是贯穿了力学上的原理。因为,古人为了防止失去塔的整体平衡,必须在上下层之间将门错开,而且,因为,海南的台风较多,风向又不固定,所以,无论来自那个方向的风都能从门洞里穿过,而不致将塔摧毁。这正是见龙塔屹立百年的秘密。
见龙塔是典型的风水塔,因它是依易经八卦而设计的,塔为八面体,墙上分别纹印着“日、月、星、辰、天、地、玄、黄”等字,底层正门刻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今仍清晰可辨。据史料记载,见龙塔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知县伍文运、绅士林起鹤等捐资建筑,因资金缺乏,半途停工。乾隆三十二年(1767),知县吴先举邀请绅士捐资续建而成。塔名“见龙”,是据易经“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句而命,其本意是祈求出人才,显而易见是风水塔。令人称奇的是,见龙塔顶上还设计有一个起避雷作用的半米长的铁物。在古塔上设置避雷物在海南古塔甚至国内古塔建筑中也非常少见,而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现代避雷针是1752年,建塔时尚未传入中国。
南有文笔,北有见龙,这一南一北,构成了定安的文脉,在定安民间,有着如此的说法。
文笔峰,又名文豪岭,位于定安县的中部,它平地拔起,山色秀美,为定安八大名景之一。文笔峰从山腰至山顶主要由玄武岩和片理岩组成,山上植被茂盛,山顶常有云雾缭绕。
“文笔”、“文豪”的意思就是:文采、有文采的人。古代这里出了不少的文人、才子,被明神宗誉为“三朝硕士,一代伟人”的礼部尚书王弘诲,就出生在文笔峰脚下雷鸣镇的龙梅村。
就在王宏诲出生的二百多年后,塔岭的见龙塔拔地而起。一个礼部尚书,一个海南在科举时代的探花,所以文笔峰与见龙塔,一南一北构成文脉,定安文人的学识和成就见证着如此说法。
其实,无论是文笔也好,见龙也好,都只是坊间说法,而定安真正人才辈出的原因,还是与定安文风浓郁,尊师重教是分不开的。而据《定安县志》记载,除了见龙塔之外,定安县原有3座古塔:明代王弘诲告老回乡后,建藏经塔来收藏图书,抗日战争期间藏经塔被日寇拆除,将塔砖用于修建碉堡。王弘诲玄孙王展在文笔峰之巅建文笔塔,清代已坍毁。在定安县居丁镇,有一个小塔,解放后被拆除。现仅存见龙塔于风雨中。
1956年,经历了200年风雨的见龙塔西南角坍塌严重,附近农民将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砖拆回家建房,以沾灵气。后来,广东省文化局拨款对塔进行大面积修缮,见龙塔才得以保全。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见龙塔得到重新保护。1986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着手进行抢救和保护。1996年,定安县文化馆集资15万元对见龙塔进行修缮。但见龙塔上仍有人到处涂鸦,塔上自生的杂树根系也逐渐长大,严重威胁着塔体,令人心痛。2000年,定安县人民政府决定改变仅由政府保护文物的局面,实行与社会力量合作,对见龙塔进行全面规划、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2000年8月起,海南塔岭旅业开发有限公司斥资6000多万元对见龙塔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开发,清理坟冢、铺草植树、修缮古塔,历尽沧桑的见龙塔终于重现昔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