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 年的夏天,电影从德国人的生活中暂时消失了两个月,德国多数大城市成了一片废墟,柏林的建筑倒塌了四分之三,许多人躲到地下掩体过夜,更多的人露宿街头。盟军虽然占领了德国首都,还有更多的事要做,重建秩序,保障治安,捉拿纳粹余党,满足居民日用供给。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文化场所都关门了,但衣食的匮乏也没能阻碍老百姓对娱乐生活的需求,那一年的秋天刚刚来临,歇业不久的电影院纷纷开张,奉献出两个小时的忘情投入和温馨空间,是电影给了风雨飘摇中的德国人最后一点卑微的温暖,即令国破家亡,德国电影人也在努力工作。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诞生的第一年,政府就对资助电影极为热心,他们想到要搞一个大规模的国际电影节,就定在柏林,须知对于联邦德国来说,西柏林是嵌入民主德国的一块飞地,地理位置非常敏感。为什么一定是柏林?
从柏林电影节诞生的第一天起,政治就是压倒性的主题,至少电影艺术交流完全不在考虑之列。这是一个完全的冷战产物。
对柏林电影节的创办起到关键作用的其实是美国驻德的文化官员,他们一心要将电影节塑造成鼓吹西方文明制度,反对共产主义的文化桥头堡。柏林这个曾经的东欧文化枢纽,此刻成为西德民主复兴的象征。
1951年6月,西柏林举办了第一届电影节。因为预算不高,规模也不大,只有20个国家的来宾参加,这个被盟军炮弹摧毁的城市显然不是理想的旅游之地,所有人都对糟糕的天气和接待工作怨声载道。柏林的浓厚政治色彩从一开始就和戛纳、威尼斯等竞争对手注重商业性泾渭分明,其他欧洲电影节都十分依赖明星及围绕明星的狗仔队来获得关注,满街是兜售电影和计划书的片商。但柏林却依靠地缘政治的特殊位置,吸引了包括迈克尔·鲍威尔、罗伯托·罗西里尼和亨利-乔治·克鲁佐在内的一流电影人光临。参加电影节的国家和人数也逐年稳步上升,终于被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FIAPF)接纳为国际A类电影节,加入了老资格的威尼斯和戛纳的行列。
第1届柏林电影节美国人赞助了大部分资金,美驻德官员OscarMartay参加完威尼斯电影节后对在柏林举办一个类似的活动十分支持,他还希望举行的时间不能跟在夏秋之交的威尼斯之后,不然对新生的柏林电影节来说,吸引好电影参加就更困难了。几乎就在柏林电影节创办风声刚传出,东边马上宣布要在每年夏天举办一个国际青年电影节。所以西柏林这边决定把会期放在6月,以示抗衡,而且要吸引东边的人来参加,并不限于青年人。每年6月举办的传统一直到1977年才改到2月。
光有政客,是办不起来电影节的。
所以如果从电影人的角度来看待政治挂帅的柏林电影节,就会发现,真相并非仅仅政治那么简单。
听说要举行国际电影节,德国的电影人开始摩拳擦掌,他们很希望有机会找到海外投资和发行的渠道。这种渴望在百废待兴的德国尤其强烈,所以柏林电影节的本地化特色从创办伊始就十分突出。
各方利益交汇,最后都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阿尔弗雷德·鲍尔(AlfredBauer),他担任了前几届柏林电影节的组织者。二战中鲍尔在UFA工作,也担任了战后英国占领军的电影政策顾问。他想通过努力让柏林重新回到欧洲文化版图的中心位置,再度成为电影制片和发行的枢纽。
柏林的电影业内人士起初也是欢迎电影节的,既是继承了柏林作为德国电影中心的文化遗产,也能让制片厂有利可图。由于当时德国的分裂,西德电影人无法进入苏联控制下的巴贝尔斯堡制片厂(世界上最大、最悠久的电影制片厂之一)和约翰尼斯塔制片厂。他们的饭碗大都不稳固,于是许多柏林的从业者都跑到慕尼黑、汉堡、杜塞尔多夫和威斯巴登去工作了。尤其是慕尼黑,本来在德国国内可以说是柏林文化上最大的竞争对手,成了新的电影发行中心,巴伐利亚人开始宣称慕尼黑成了电影之都,这都让留守的柏林电影人心急如焚。西柏林电影工会向市长施加压力,说柏林的电影工业已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制片厂,有的还想西迁中,已经没什么人把新电影的首映礼放到柏林,长此以往,电影工业将从柏林消失!
本来官方和电影业内人士一拍即合,你搞你的政治宣传,我推广我的电影,似乎可以在柏林电影节这个平台上相互依存。但很快电影人发现柏林电影节并非想象中那么有利。西柏林当时有200多万人口,七分之一失业,剩下有工作的收入也非常低。所以柏林电影节没法去和戛纳、威尼斯的豪华尊贵相提并论,他们不得已打出亲民、大众的牌,将上座率和普通影迷的参与度放到了重要地位,所以设置了露天电影、明星游行、签名大会的单元,特别是加上政治考虑,把露天放映场所设在东西柏林交界处,想吸引东柏林的人来看(柏林墙1961年才修建)。 电影节放映了HansAlbers主演的[NightsontheRoad],Albers在德国很出名,他对东西柏林的观众都具有极大号召力,最后果然唤起了观众们共同的情感。
柏林电影节与众不同的另一点是把奖项的决定权交给普通影迷,从1952年第二届到到1955年第五届,都没有专业评委会。观众投票来决定把大奖给谁,1956年改成国际评委和观众一起决定奖项归属,那届的主席是马塞尔·卡尔内,1957年后才全部改为评委投票制度,文化品位慢慢显现出来。
但一开始的大众政治路线就遭到了电影人的激烈反对,有人说盲目扩大放映规模在国际上没有先例,不是电影节的正道,因为加映了一些收不回钱的场次,片方更不高兴。发行人说,普通观众对较为艺术化的电影接纳程度并不高,此举毫无益处,我们是在办电影节,不是什么白酒展销会。但这一回合最终是政治赢了。
得不到本地电影人的支持,必然难以持久。德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声明拒绝参加电影节活动,协会发言人表面上将不参与归于德国制片人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弱化的地位,他们无力和美国、法国、意大利竞争。其实从深层次来说,不过是电影人对美国占领政策不满而产生的抵制,他们尤其讨厌美国人把持柏林电影节,制订的政策说到底主要是为美国人的政治宣传服务,然后为觊觎中欧市场已久的好莱坞商人大开方便之门,对德国电影的发展却没什么益处。
制片人协会还认为:因为盟军的电影政策,德国电影现处在一个很悲惨的境地。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美国极力将居于垄断地位的德国电影公司UFI(纳粹时期,由最大的制片厂UFA和其他公司合并而来的卡特尔组织)分解的政策,并限制德国电影公司同时涉足电影业中的多个分支,比如从事制片的不得同时经营发行或放映环节,这样的后果是出现了很多小公司,全都势单力薄。所以德国业内人士频频向有关机构游说,要求更合理的政策,比如允许垂直经营,扩充实力和好莱坞巨头展开竞争。
德国电影人在和电影节官方谈判是否参加的时候,提出为了拯救德国电影,除非政府提供减税优惠或者增加补贴。这个愿望落空了,为了表示安抚,组委会同意在第二届电影节设立一个特别单元,针对外国买片人和国际传媒,宣传30到40部德国战后几年中拍的好电影,帮助德国电影出口。鲍尔说电影节很愿意成为德国电影公司和国外买家之间的桥梁,向外推介国产片,他希望劝服德国电影人,柏林电影节不仅是外国影片的展台,一定也支持德国电影。 但事情并不顺利,鲍尔向德国经济部申请拨款被拒绝,计划中的单元搁浅,一些制片人只好自己出钱做了个小型展会,把最有商业价值的几部德国片推出去。因为缺乏政府的支持,效果好不到哪去,业内人的积极性被挫伤了,他们对电影节的坏印象并没有发生根本改观。所以在最初的四五届电影节上,德国电影的参与率还是很低。这种局面直到好些年后,德国电影恢复了生机和信心,商业电影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大幅上升后才好转。
面对电影界批评政府不扶持国产电影的批评,西德内政部举办了一个类似德国奥斯卡的奖项(bundesfilmpreis),由公众、文化界和知识分子组成的评委会对全年德国电影进行评选,就是Deutscher Filmpreis(德国电影奖)的前身,这个奖代表政府,其实更类似中国的华表奖,1953年这个奖成为电影节的特别单元。而把奖项纳入电影节范畴,是对外推广的一招,有助于提高获奖影片的国际知名度。
但德国影人却指出这个奖的目标才不是为了复兴电影业,其中存在严重的政治倾向,内政部表彰的全是反共或倒向北约的电影。面对质疑,官方人士称这个奖是个礼物,我们想给谁,就给谁。
1956年,柏林电影节被接纳为A类电影节,但其声誉却被良莠不齐的竞赛单元所削弱,影评人抱怨柏林好片子太少,品种太单一。
这个批评实际上是个参赛权的问题,一比较戛纳和柏林的参赛国家名单,很容易发现戛纳的参赛资格面向所有国家,包括苏东阵营,法国外交部会向所有建交的国家发送邀请函,法国电影制片人协会也积极向苏联和中国发出邀请。
1958年,戛纳将金棕榈颁给苏联电影雁南飞,德国记者强烈要求柏林电影节组委会邀请所有国家参赛,不管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有记者认为:电影节作为展示窗口的年代过去了,作为正宗的国际A级电影节,虽然不意味着不问政治,但一定要向所有国家开放。在这点上,奥伯豪森电影节比柏林干得好。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来说,柏林电影节太过壁垒森严,直到 1969年才把金熊奖给了南斯拉夫电影《第一次工作》。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2018年5月,入选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电影节委员会首批成员。
到了21世纪初,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莱那·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罗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
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到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罗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标志物是一只抬起手臂向人们致意的柏林熊。
金熊像雏形是女雕像家雷尼·辛特尼斯于1932年设计而成的,自1951年开始为获奖者颁发的的金银熊像,正是在她的原创基础上制作而成并一直沿用到1959年。从1961年开始,原先柏林熊抬起致意的右臂变为左臂,和其他各处那些欢迎来到柏林的大熊塑像一致起来。电影节的熊像原铸制模型由在弗雷德诺的诺阿克铸制厂所拥有。他们曾与辛特尼斯有过密切的合作,至今仍在为电影节提供熊像。
金熊奖
金熊奖最佳影片-自1951年起开始颁发
终身成就奖/荣誉金熊奖(Honorary Golden Bear)-自1982年起颁发
银熊奖
评审团大奖银熊奖-自1965年起
最佳导演银熊奖-自1956年起
最佳男演员银熊奖-自1956年起
最佳女演员银熊奖-自1956年起
最佳剧本银熊奖-自2008年起
最佳短片银熊奖-自1956年起
杰出艺术成就奖-自1978年起
最佳电影配乐-自2002年起
其他奖项
水晶熊奖(Crystal Bear)
泰迪熊奖-最佳同志电影
流星奖(Shooting Stars Award)-颁给有才华的年轻欧洲演员
阿弗雷鲍尔奖(Alfred Bauer)-纪念创立电影节的阿弗雷·鲍尔
历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回顾
第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1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2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3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2019年(第69届):《同义词》那达夫·拉皮德
2018年(第68届):《不要碰我》阿迪娜·平蒂列
2017年(第67届):《肉与灵》伊尔蒂科·茵叶蒂
2016年(第66届):《海上火焰》吉安弗兰科·罗西
2015年(第65届):《出租车》贾法·帕纳西
2014年(第64届):《白日焰火》刁亦男
2013年(第63届):《婴儿式》卡林·皮特·内策尔
2012年(第62届):《凯撒必须死》保罗·塔维安尼、维克托里奥·塔维安尼
2011年(第61届):《一次别离》阿斯哈·法哈蒂
2010年(第60届):《蜂蜜》赛米·卡普拉诺格鲁
2009年(第59届):《伤心的奶水》克劳迪雅·洛萨
2008年(第58届):《精英部队》何塞·帕迪里亚
2007年(第57届):《图雅的婚事》王全安
2006年(第56届):《格巴维察》亚斯米拉·兹巴尼克
2005年(第55届):《卡雅利沙的卡门》马克·唐福特·梅
2004年(第54届):《勇往直前》法提赫·阿金
2003年(第53届):《尘世之间》迈克尔·温特伯顿
2002年(第52届):《血腥星期天》保罗·格林格拉斯、《千与千寻》宫崎骏
2001年(第51届):《亲密》帕特里斯·夏侯
2000年(第50届):《木兰花》保罗·托马斯·安德森
1999年(第49届):《细细的红线》泰伦斯·马力克
1998年(第48届):《中央车站》沃尔特·塞勒斯
1997年(第47届):《性书大亨》米洛斯·福尔曼
1996年(第46届):《理智与情感》李安
1995年(第45届):《毒胭脂》贝特朗·塔维涅
1994年(第44届):《因父之名》吉姆·谢里丹
1993年(第43届):《喜宴》李安、《香魂女》谢飞
1992年(第42届):《大峡谷》劳伦斯·卡斯丹
1991年(第41届):《微笑之家》马尔科·费雷里
1990年(第40届):《八音盒》科斯塔·加夫拉斯、《失翼灵雀》杰里·闵采尔
1989年(第39届):《雨人》巴瑞·莱文森
1988年(第38届):《红高粱》张艺谋
1987年(第37届):《主题》格里布·潘非洛夫
1986年(第36届):《大审判》Reinhard Hauff
1985年(第35届):《韦瑟比》戴维·黑尔、《女人和陌生人》Rainer Simon
1984年(第34届):《爱的激流》约翰·卡索维茨
1983年(第33届):《1920年的法斯特》爱德华·本内特、《蜂巢》马里奥·卡穆斯
1982年(第32届):《维洛妮卡·佛斯的欲望》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1981年(第31届):《快,快》卡洛斯·绍拉
1980年(第30届):《拓荒者》理查德·皮尔斯、《巴勒莫或沃尔夫斯堡》沃纳·施罗德
1979年(第29届):《大卫》Peter Lilienthal
1978年(第28届):《鲑鱼》何塞·路易斯·加西亚·桑切斯
1977年(第27届):《上升》拉莉萨·舍皮琴科
1976年(第26届):《水牛比尔和印第安人》罗伯特·奥特曼
1975年(第25届):《领养》Márta Mészáros
1974年(第24届):《学徒》特德·科特切夫
1973年(第23届):《远方的雷声》萨蒂亚吉特·雷伊
1972年(第22届):《坎特伯雷故事》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1971年(第21届):《费尼兹花园》维托里奥·德·西卡
1970年(第20届):无
1969年(第19届):《开始工作》Zelimir Zilnik
1968年(第18届):《谁见她死去》扬·特洛尔
1967年(第17届):《出发》杰兹·斯科利莫夫斯基
1966年(第16届):《荒岛惊魂》罗曼·波兰斯基
1965年(第15届):《阿尔伐城》让-吕克·戈达尔
1964年(第14届):《干旱的夏天》Metin Erksan
1963年(第13届):《武士道残酷物语》今井正、《恶魔》Gian Luigi Polidoro
1962年(第12届):《一点爱意》约翰·施莱辛格
1961年(第11届):《夜》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1960年(第10届):《托梅斯的导盲犬》塞萨尔·阿达温
1959年(第9届):《表兄弟》克劳德·夏布洛尔
1958年(第8届):《野草莓》英格玛·伯格曼
1957年(第7届):《十二怒汉》西德尼·吕美特
1956年(第6届):《舞会请贴》吉恩·凯利
1955年(第5届):《鼠》罗伯特·西奥德梅克
1954年(第4届):《霍布森的选择》大卫·里恩
1953年(第3届):《恐惧的代价》亨利-乔治·克鲁佐
1952年(第2届):《幸福的夏天》阿恩·马特森
1951年(第1届):《Four in a Jeep》Leopold Lindtberg
2019年(第69届):安姬拉·夏娜莱克《我当时在家,可是……》
2018年(第68届):韦斯·安德森《犬之岛》
2017年(第67届):阿基·考里斯马基《希望的另一面》
2016年(第66届):米娅·汉森-洛夫《将来的事
2015年(第65届):玛高扎塔·施莫夫兹卡《身体》、拉杜·裘德《喝彩》
2014年(第64届):理查德·林克莱特《少年时代》
2013年(第63届):大卫·戈登·格林《雪崩王子》
2012年(第62届):克利斯蒂安·佩措尔德《芭芭拉》
2011年(第61届):乌利胥·柯雷《嗜睡症》
2010年(第60届):罗曼·波兰斯基《影子写手》
2009年(第59届):阿斯哈·法哈蒂《关于伊丽》
2007年(第57届):约瑟夫·斯达《波弗特》
2006年(第56届):马特·怀特克罗斯、迈克尔·温特伯顿《关塔纳摩之路》
2005年(第55届):马克·罗斯曼《希望与反抗》
2004年(第54届):金基德《撒玛利亚女孩》
2003年(第53届):帕特里斯·夏侯《死亡诗篇》
2002年(第52届):奥塔·埃索里亚尼《星期一早晨》
2001年(第51届):林正盛《爱你爱我》
2000年(第50届):米洛斯·福尔曼《月亮上的男人》
1999年(第49届):斯蒂芬·弗雷斯《非恋不可》
1998年(第48届):尼尔·乔丹《悲欢岁月》
1997年(第47届):Eric Heumann《东非暗杀奇案》
1996年(第46届):严浩《太阳有耳》、理查德·隆克瑞恩《理查三世》
1995年(第45届):理查德·林克莱特《爱在黎明破晓前》
1994年(第44届):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蓝白红三部曲之白》
1993年(第43届):安德鲁·伯金《赛门花园》
1992年(第42届):扬·特洛尔《船长》
1991年(第41届):乔纳森·戴米《沉默的羔羊》、Riccardo Tognazzi《Ultrà》
1990年(第40届):迈克尔·维赫文《坏女孩》
1989年(第39届):Dusan Hanák《我爱,你爱》
1988年(第38届):诺曼·杰威森《月色撩人》
1987年(第37届):奥利弗·斯通《野战排》
1986年(第36届):Giorgi Shengelaya《青年作曲家之旅》
1985年(第35届):罗伯特·本顿《我心深处》
1983年(第33届):埃里克·侯麦《沙滩上的宝莲》
1982年(第32届):马里奥·莫尼切利《Marchese del Grillo, Il》
1980年(第30届):伊斯特凡·萨博《信任 Bizalom》
1979年(第29届):Astrid Henning-Jensen《冬天的孩子》
1978年(第28届):Georgi Djulgerov《Avantazh》
1977年(第27届):曼努埃尔·古铁雷斯·阿拉贡《黑帮》
1976年(第26届):马里奥·莫尼切利《Caro Michele》
1975年(第25届):谢尔盖·索洛维约夫《童年过后100天》
1972年(第22届):Jean-Pierre Blanc《老处女》
1968年(第18届):卡洛斯·绍拉《薄荷刨冰》
1967年(第17届):Zivojin Pavlovic《老鼠的觉醒》
1966年(第16届):卡洛斯·绍拉《狩猎》
1965年(第15届):萨蒂亚吉特·雷伊《孤独的女人》
1964年(第14届):萨蒂亚吉特·雷伊《大都会》
1963年(第13届):Nikos Koundouros《春醒》
1962年(第12届):弗朗西斯科·罗西《龙头之死》
1961年(第11届):伯哈特·维奇《The Miracle of Father Malachia》
1960年(第10届):让-吕克·戈达尔《筋疲力尽》
1959年(第9届):黑泽明《暗堡里的三恶人》
1958年(第8届):今井正《纯爱物语》
1957年(第7届):马里奥·莫尼切利《父与子》
1956年(第6届):罗伯特·奥尔德里奇《秋叶》
2019年(第69届):王景春《地久天长》
2018年(第68届):安东尼·贝耶《祈祷》
2017年(第67届):乔治·弗里德里希《明亮的夜》
2016年(第66届):马吉德·马斯图拉《赫迪》
2015年(第65届):汤姆·康特奈《45周年》
2014年(第64届):廖凡《白日焰火》
2013年(第63届):纳兹夫·穆吉奇《渺生一页》
2012年(第62届):米科尔·弗尔斯加德《皇室风流史》
2011年(第61届):阿里-阿萨哈·萨哈巴齐、巴巴克·卡里米、佩曼·莫阿迪、沙哈布·侯赛尼《内达和西敏:一次别离》
2010年(第60届):吉里格力·多布金、谢尔盖·普斯科帕里斯《我是怎样度过这个夏天》
2009年(第59届):索提古·库亚特《伦敦河》
2008年(第58届):瑞扎·纳基《麻雀之歌》
2007年(第57届):胡立欧·查韦斯《其他》
2006年(第56届):莫里兹·布雷多《基本粒子》
2005年(第55届):卢·泰勒·普奇《吮拇指的人》
2004年(第54届):丹尼尔·亨德尔《失去的拥抱》
2003年(第53届):山姆·洛克威尔《危险思想的自白》
2002年(第52届):雅克·甘布林《安全通行证》
2001年(第51届):本尼西奥·德尔·托罗《毒品网络》
2000年(第50届):丹泽尔·华盛顿《飓风》
1999年(第49届):迈克尔·桂斯德克《夜间幽灵》
1998年(第48届):塞缪尔·杰克逊《危险关系》
1997年(第47届):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罗密欧与朱丽叶》
1996年(第46届):西恩·潘《死囚漫步》
1995年(第45届):保罗·纽曼《谁也不是傻子》
1994年(第44届):汤姆·汉克斯《费城故事》
1993年(第43届):丹泽尔·华盛顿《马尔科姆·艾克斯》
1992年(第42届):阿明·缪勒-斯塔尔《乌兹》
1991年(第41届):梅纳德·埃济亚施《开路先锋》
1989年(第39届):吉恩·哈克曼《密西西比在燃烧》
1988年(第38届):Manfred Möck、尤·波斯《另一种负担》
1987年(第37届):吉昂·马利亚·沃隆特《夺命追杀令》
1986年(第36届):彤吉尔·库图兹《Hiuch HaGdi》
1985年(第35届):费尔南多·费尔南·戈麦斯《史蒂哥》
1984年(第34届):阿尔伯特·芬尼《化装师》
1983年(第33届):布鲁斯·邓恩《冠军季节》
1982年(第32届):米歇尔·皮寇利《怪事》、斯特兰·斯卡斯加德《头脑简单的杀人犯》
1981年(第31届):杰克·莱蒙《奉献》、安纳托里·索洛尼岑《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中的26天》
1980年(第30届):安德烈·瑟韦林《向导》
1979年(第29届):米歇尔·普拉西多《Ernesto》
1978年(第28届):克雷格·拉塞尔《狂暴者》
1977年(第27届):费尔南多·费尔南·戈麦斯《隐士》
1976年(第26届):盖尔哈德·奥尔谢夫斯基《失落的人生》
1975年(第25届):伏拉基米尔·布劳德斯基《撒谎者雅格布》
1972年(第22届):阿尔伯托·索迪《未决囚》
1971年(第21届):让·迦本《猫》
1968年(第18届):让·路易·特兰蒂尼昂《说谎的人》
1967年(第17届):米切尔·西芒《老人与小孩》
1966年(第16届):让-皮埃尔·利奥德《男性女性》
1965年(第15届):李·马文《女贼金丝猫》
1964年(第14届):罗德·斯泰格尔《典当商》
1963年(第13届):西德尼·波蒂埃《原野百合花》
1962年(第12届):詹姆斯·斯图尔特《Mr. Hobbs Takes a Vacation》
1961年(第11届):彼得·芬奇《寂寞的男人》
1960年(第10届):弗雷德里克·马奇《天下父母心》
1959年(第9届):让·迦本《Archimède, le clochard》
1958年(第8届):西德尼·波蒂埃《挣脱锁链》
1957年(第7届):因方特·佩德罗《提左克》
1956年(第6届):伯特·兰卡斯特《空中飞人》
2019年(第69届):咏梅《地久天长》
2018年(第68届):安娜·布伦《女继承人》
2017年(第67届):金敏喜《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2016年(第66届):崔娜·蒂虹《公社》
2015年(第65届):夏洛特·兰普林《45周年》
2014年(第64届):黑木华《小小的家》
2013年(第63届):宝琳娜·加西亚《葛洛莉亚》
2012年(第62届):瑞秋·玛瓦赞《战地巫师》
2011年(第61届):萨瑞·巴亚特、蕾拉·哈塔米《一次别离》
2010年(第60届):寺岛忍《芋虫》
2009年(第59届):波奇特·密尼梅雅《完美第二对》
2008年(第58届):莎莉·霍金斯《无忧无虑》
2007年(第57届):尼娜·霍斯《耶拉》
2006年(第56届):桑德拉·惠勒《安魂曲》
2005年(第55届):朱丽娅·耶恩奇《希望与反抗》
2004年(第54届):凯特琳娜·桑迪诺·莫雷诺《万福玛丽亚》、查理兹·塞隆《女魔头》
2003年(第53届):朱丽安·摩尔、妮可·基德曼、梅丽尔·斯特里普《时时刻刻》
2002年(第52届):哈莉·贝瑞《死囚之舞》
2001年(第51届):凯瑞·福克斯《亲密》
2000年(第50届):毕碧安娜·贝格、纳嘉·乌尔《打开心门向蓝天》
1999年(第49届):玛丽亚·丝奇拉德、茱莉安·柯勒《战火中的伊甸园》
1998年(第48届):费尔兰妲·蒙特内格罗《中央车站》
1997年(第47届):朱丽叶·比诺什《英国病人》
1996年(第46届):阿诺克·格林布戈《浪得过火》
1995年(第45届):萧芳芳《女人,四十》
1994年(第44届):Crissy Rock《瓢虫,瓢虫》
1993年(第43届):米歇尔·菲佛《爱之田》
1992年(第42届):张曼玉《阮玲玉》
1991年(第41届):维多利亚·阿布里尔《情人们》
1989年(第39届):伊莎贝尔·阿佳妮《罗丹的情人》
1988年(第38届):霍利·亨特《广播新闻》
1987年(第37届):安娜·贝琪兹·诺奎拉《维拉》
1986年(第36届):Charlotte Valandrey《红唇》、Marcelia Cartaxo《星光时刻》
1985年(第35届):Jo Kennedy《Wrong World》
1984年(第34届):Inna Churikova《战地浪漫曲》
1983年(第33届):Yevgeniya Glushenko《愿意爱谁就能爱上谁》
1982年(第32届):凯萨琳·萨斯《担保一年》
1981年(第31届):Barbara Grabowska《狂热》
1980年(第30届):Renate Krößner《女歌手苏妮》
1979年(第29届):汉娜·许古拉《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
1978年(第28届):吉娜·罗兰兹《首演之夜》
1977年(第27届):莉莉·汤普琳《深夜脱口秀》
1976年(第26届):Jadwiga Baranska《夜与昼》
1975年(第25届):田中绢代《望乡》
1972年(第22届):伊丽莎白·泰勒《Hammersmith Is Out》
1971年(第21届):西蒙·西涅莱《猫》、雪莉·麦克雷恩《Desperate Characters》
1968年(第18届):斯蒂芬妮·奥德安《女鹿》
1967年(第17届):伊迪斯·伊万斯《谣言》
1966年(第16届):洛拉·奥尔布赖特《Lord Love a Duck》
1965年(第15届):Madhur Jaffrey《莎剧演员》
1964年(第14届):左幸子《她和他》《日本昆虫记》
1963年(第13届):毕比·安德森《Älskarinnan》
1962年(第12届):Rita Gam、韦薇卡·琳德佛斯《一去不返》
1961年(第11届):安娜·卡里娜《女人就是女人》
1960年(第10届):朱丽叶特·梅尼尔《The Fair》
1959年(第9届):雪莉·麦克雷恩《凤求凰》
1958年(第8届):安娜·玛格纳妮《孽海狂涛》
1957年(第7届):伊冯娜·米切尔《Woman in a Dressing Gown》
1956年(第6届):爱尔莎·玛蒂妮利《Donat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