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十六岁的小菲是一个纯洁与率真的女孩子,她厌恶城市的欺诈、阴暗和市侩气息,渴望一种更干净更浪漫更有激情的生活,所以她懵懵懂懂地和同学一起参加了革命,成为了文工团员。这种投身革命的偶然却内在地契合了她追求浪漫的个性——革命就是要荡涤一切污秽,革命富有浪漫气质。
当革命的运动一个一个接踵而至时,欧阳萸总是受到冲击和批判,停薪停工资,追随者一轰而散,每当这个时候只有小菲是不离不弃的,一如既往地痴爱他的,小菲这时给他布设的温暖温馨的家庭成了他最后的退守之地。
物质匮乏的时候,小菲宁肯自己不吃也要把营养品送给丈夫,还挖空心思地去弄吃食,甚至半夜三更去郊外钓蛤蟆。她精心算计着每天的生活开支,为了得到演主角那每月六元钱伙食补助和四两红糖给欧阳补补虚弱的身体而去给剧团书记送礼;文革中丈夫被批斗,她坚持天天送饭,并巧妙而勇敢地瓦解施于丈夫身上的暴力;丈夫劳教时,小菲宁可从大主演降至锅炉工也不与丈夫划清界限,坚持隔段时间就去探看。
小菲终于留住了欧阳萸,欧阳萸在经过了漫长的精神漂泊后也终于心甘情愿地与她相濡以沫共度余生。
当红文工团员,小市民出身,性格率真浪漫,花了一辈子时间去留住一个不爱她的男人。
演员 刘烨
出身上海世家的正直干事,清高孤傲,才华横溢,倾慕者众,与妻子田苏菲没有精神交集。
演员 景甜
田苏菲和欧阳萸的女儿,认为妈妈爱爸爸爱得太笨,是严歌苓以自己为原型塑造的角色。
演员 孙海英
解放军旅长,憨厚执着,田苏菲的追求者,虽没得到她的爱,却心甘情愿守护了她一生。
演员 张唏
田苏菲的闺蜜,为人胆大心细,从家里偷了金砖,拉田苏菲跟她一块离家出走投奔革命。
演员 吴冕
伍善贞的妈妈,泼辣能干,嘴巴不饶人,不满女儿带头抄了自己家而与女儿生了嫌隙。
长篇电视连续剧《一个女人的史诗》,其成功之处首先在于描写了小菲这个人物的命运。
从某种意义上讲,电视连续剧《一个女人的史诗》通过主人公小菲的命运,描绘了从战争到胜利、从军队到地方、从乡村到城市的一幅社会生活画卷,其实也写出了共和国从成立前到“文革”后几十年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女人的史诗》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珍惜我们民族今天这段最好的发展时期和历史机遇。
说到这部电视剧的成功之处,还不能不提到剧中质朴的生活气息。首先,剧中人物的表演就具有质朴的气息,包括孙海英饰演的都汉,乃至于小菲妈、小伍妈、小伍等一批人物也都以质朴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次,剧中的场景也非常具有时代特征,甚至有些地方还十分感人。例如剧中小菲妈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虽然她把小菲骂得狗血喷头,也不喜欢欧阳萸,但她却瞒着他们,将被撕毁的欧阳萸第一部长篇一页页地粘贴起来。小菲妈之所以这样做,因为她有一个朴素的真理,这种混乱的年代终会过去,知识总会有用处的。当小菲和丈夫看到母亲用心血贴起来的这一页页稿纸时,不禁流下了热泪,应当说,这样催人泪下的场景还有不少。
《一个女人的史诗》是一部十分成功的电视连续剧,剧中小菲这个过去影视剧中从未出现过的女人形象,相信会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人民日报·彭吉象评价)
改编自严歌苓女士同名小说电视连续剧《一个女人的史诗》是一部制作精良、耐人寻味、艺术感染力强的作品。该剧用精致考究的视听语言,将原著的情节、思想、精神和气质诗意地呈现出来,从这一方面来看,可以说它的成功得益于创作者们在制作过程中对原著的“忠实”;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电视剧这种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文艺形式作为载体,如果没有电视明星强大品牌效应所产生的号召力,小说《一个女人的史诗》恐怕也还只是一部为少数文学爱好者所津津乐道的爱情小说。因此,《一个女人的史诗》是文学艺术与电视剧艺术结缘互补的成功范例。“田苏菲”这个人物形象值得一议。她既是严歌苓笔下那个情绪饱满、情感充沛的田苏菲,同时亦是屏幕上按照导演的理解塑造的。
该剧亦诗亦史,既是对史中之诗的歌唱,亦是对诗中之史的反思,然而一部好的作品,其主题思想在实现了对“诗”与“史”的融合后,还应该具有超越其上的对人性的深度呈现。《一个女人的史诗》的积极意义也是这个道理,它通过对特定时期内风云变幻的社会大历史的检视与反思,以及对个体生命中坚贞不渝的爱情的歌赞,让我们从中看到了再不同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的复归与爱的觉醒。
电视剧对于小菲与欧阳之间的爱情故事较原著略有出入。在小说中,小菲与话剧团的年轻演员陈益群之间有过恋爱关系,并且是小菲主动的,甚至小菲与都汉之间,小菲也有过精神出轨。但电视剧中,小菲只因为想要报复欧阳而利用了陈对自己的好感,二人并没有实质性的恋爱关系,她与都汉之间更是磊落的。电视剧将她对欧阳的爱描述成一尘不染。
尽管电视剧对于田苏菲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原著在个别具体时间上存在差异,但人物总体的性格与原著是保持一致的。(孙百卉、仲呈祥评价)